公眾號:妞兒媽育兒隨筆
2024年山東高考理科狀元,也是省狀元,總分為712分。具體分數(shù)為:語文138分,數(shù)學141分,英語139分,物理99分,化學98分,生物97分。
2024年山東文科狀元總分為685分,總次位253,然而最終卻無緣清北。盡管清北在山東招錄文科生,理應錄取文科第一名,但山東實行的是“3+3”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綜合排位,這意味著傳統(tǒng)的文科第一名也上不了清北。
文理相差27分,這說明理科學霸比文科學霸更容易得高分。
因為理科的大部答案都是確定的,只要掌握了知識,就能得到正確答案。相比之下,文科的主觀題往往需要考察答題者的深度和廣度,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答案,因此文科考高分相對更為困難。
妞兒媽當然希望她選擇理科,因此早早地開始培養(yǎng)她對理科的興趣。最關鍵的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創(chuàng)造一個對理科知識充滿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的環(huán)境,讓她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享受理科學習的樂趣。
現(xiàn)在的妞兒表示想以后學理科,看來三年的啟蒙教育初見成效。
學習理科的話,生物課程是必不可少的。
她約6歲開始看一些生物類視頻,7歲開始閱讀生物書籍,偶爾看一些紀錄片、觀察自然、參觀科學博物館和展覽等方式培養(yǎng)興趣。
當然,還是以看書和看視頻為主,因為這比較省媽。
看了五六十本生物書籍,也許更多。從小培養(yǎng)閱讀興趣,通過閱讀順便習得生物知識,這也算是“笨鳥先飛”吧。希望將來她能夠在高考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
先整理31套生物書籍給大家一個參考?;旧隙际歉哒拢袔妆局姓碌臉肆艘恍?,當時買它們是想降低一下閱讀難度,給娃培養(yǎng)興趣的,結果,娃直接可以看高章還挺喜歡。
看了一下這次介紹的書基本上都是妞兒一二年級時讀的書。
很多書裝在密封箱里,懶得倒騰出來拍照了,就拿了放在外邊的一些拍照參考內頁。
從小開始加大生物啟蒙力度的必要性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提前培養(yǎng)興趣:通過閱讀生物書籍,可以引導孩子對生物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激發(fā)其對生物學的好奇心和熱愛,為今后學習生物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增強科學素養(yǎng):生物是自然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生物啟蒙教育,可以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科學觀念,培養(yǎng)科學思維和科學素養(yǎng)。
提高綜合能力:生物知識涉及到觀察、實驗、邏輯推理等多方面的能力,通過生物啟蒙教育,可以促進孩子的觀察力、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的發(fā)展,提高孩子的綜合素質。
培養(yǎng)環(huán)保意識:生物啟蒙教育可以幫助孩子了解生物多樣性、生態(tài)平衡等重要概念,引導他們養(yǎng)成保護環(huán)境、熱愛自然的良好習慣和意識。、
很多人的第一想法可能是讀這么多書需要很多時間,而直接讀課本可能更有效率。但妞媽的理念是,通過閱讀英文生物科普書,可以獲得以下幾點收獲:
可以提升英文閱讀理解水平
拓展對生物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了解更多有趣的生物科學知識和故事,提升學科素養(yǎng)。
閱讀課外書籍可以激發(fā)學生對生物的興趣,讓她對生物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和好奇心。閱讀得越多,知識儲備越豐富,學生越容易培養(yǎng)對這門學科的熱情。
通過閱讀掌握的知識,通常是一種輕松、無壓力的學習方式。
短期內,通過反復閱讀教材和刷題,許多孩子也能夠取得不錯的成績,似乎更為高效。這種方法主要側重于對教材知識的掌握和應試能力的提高。
然而,通過閱讀生物科普書籍可以為學生提供更為廣泛的知識視野和更深入的理解,有助于培養(yǎng)對生物學的濃厚興趣和長期的學科素養(yǎng)。
兩種方法各有其優(yōu)勢,前期有時間時閱讀生物科普書,進入初高中學習時,學習教材,結合兩種途徑可能會是更好的學習方式。
學科簡介
生物學——自然科學五大基礎學科之一
自然科學五大基礎學科: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生命科學、天文學/天體物理和地球科學。
自然科學可以分為兩個主要分支:物質科學和生命科學。生命科學也稱為生物學。
學科分支
動物學領域、植物學領域、微生物學/免疫學領域、生物化學領域、演化及生態(tài)學領域、現(xiàn)代生物技術學領域、細胞及分子生物學領域、遺傳學、生物物理學領域、生物醫(yī)學領域、生物信息學領域、環(huán)境生物學領域
加粗部分,是妞兒已經看過一些書,涉及到的分支。
妞兒看的書分類
難度:從低★到高★★★★★
最下方有9本書的電子版,11本書的音頻獲取方式。
妞兒媽覺得很有必要讀的就寫上推薦,只是個人觀點,謹慎參考。
生物綜合類
1-6. 加州科學教材 6本 推薦 ★ - ★★★ 有電子版
妞先看了加州科學教材。拿它先打了個閱讀的底子后,開始看單本生物書。當然了,看書前已經看過一些生物視頻,積累了不少知識。
一年級的內頁是這種難度
六年級的內頁是這種難度
妞兒剛開始閱讀這幾本書是在剛開始英文閱讀兩個月時,那時她讀覺得很簡單,讀G3/G4時,一天就能讀完兩本,而讀到了六年級那本時,她花了兩三天的時間才讀完了整本書。
為什么選擇這系列書呢?因為它圖文并茂,難度逐步增加的特點很好,而且內容也很經典。
妞兒很喜歡看。妞兒媽有一部分是買的原版,每本書都要四百多元,后來購買了電子版,可以分享給大家,文末附有獲取方式。
7. Horrible Science 可怕的科學 其中的11本生物書 推薦 ★★ 部分有音頻
這一套算中章到高章過渡的吧。《可怕的科學》的可貴之處在于,它把對科學的探索以恐怖懸念、喜劇冒險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以幽默搞笑的方式顛覆了說教式科普,在不知不覺間拉近了孩子與科學的距離,這樣就輕易觸發(fā)了孩子們的求知欲望和創(chuàng)新意識。本套書有20本,11本跟生物有關。
妞兒說,很喜歡,看起來好輕松,是她看百科書科普書中間解壓的書,把科學和故事結合,把內容說得很輕松易懂,經??吹每┛┬Α_@類書主要是激發(fā)孩子看科普書的興趣。這是她看玩加州科學后看的第一套生物書。
8.All About Biology 關于生物 ★
作者:Bernard Glemser 頁數(shù):96 適合:6-10歲
教授將帶孩子們回到地球的起源,展示生物體是如何生活和生存的。從宏觀到微觀,與在維持地球生命中發(fā)揮重要作用的動物、植物、真菌和細菌見面。
書中采用了豐富多彩的圖像、事實和統(tǒng)計數(shù)據(jù)。
妞兒一個小時左右看完了,她覺得圖文并茂,簡單易懂,入門級別的書。
9.What's Biology All About?-生物學是關于什么的? ★ 有電子版
作者:Adam Larkum 頁數(shù):96 適合:6-10歲
這套書,還有數(shù)學和物理等,是系列書。妞兒看了四本。
妞兒一個小時左右看完了,她覺得圖文并茂,簡單易懂,入門級別的書。
10.Visual Learning: Biology: An illustrated guide for all ages 圖解生物學 推薦 ★★
作者:Helen Pilcher 頁數(shù):192 出版時間:2020 適合:8-14歲
用清晰迷人的插圖分解復雜的科學概念,使視覺學習者,以簡單和引人入勝的方式學習科學。
主題包括:細胞,遺傳學,代謝,植物和動物結構和功能,人類健康和疾病,21世紀的生態(tài)生物學,等等。
難度不大,易于理解,圖文并茂,適合小孩看,妞兒就看得很歡。
11.The Cartoon Guide to Biology 爆笑科學漫畫生物學 推薦 ★★★ 有電子版
作者: Larry Gonic 頁數(shù):300頁左右 藍思:1200L左右 適合:8+歲
這套書出自美科學家、漫畫家拉里戈尼克所創(chuàng)作的科學漫畫系列,有幾十本。用漫畫來詮釋科學新知,以詼諧的口吻來講解。
被數(shù)十所大學用作參考書,其中就包括:康奈爾、哈佛、麻省、斯坦福、耶魯?shù)鹊取?/p>
妞兒是很喜歡看的,看起來很有趣,講的知識點很多,漫畫書圖片多,小孩子心理對圖片還是有依賴。這套書難度不低。全文用大寫字母寫成,對單詞不是很熟悉的小朋友看起來有難度。
植物學
12.Braiding Sweetgrass: Indigenous Wisdom,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the Teachings of Plants 編織香草 推薦 ★★★ 有音頻
作者 Robin Wall Kimmerer 頁數(shù):408 適合:8+
作者以一位印第安人的身份,通過故事、傳說和生活經驗,探討了人類與自然界之間的關系,以及植物對人類文化和生活的重要性。
介紹了植物的生命周期、生長習性和療愈能力,以及它們在印第安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妞兒很喜歡,聽得音頻,里面有一些神話,她感覺是自傳體的科學書,講了人和植物,她被書中關于植物和自然的故事所吸引,對植物和環(huán)境產生更深的興趣,激發(fā)好奇心。
13.What a Plant Knows 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 ★★★
作者:Daniel Chamovitz 頁數(shù):224 適合:8+
作者通過對植物觸覺、聽覺、嗅覺、視覺以至記憶的考察,促使我們不得不去思考:植物會不會對周圍環(huán)境有意識?
本書難能可貴地對我們踏過的草叢、嗅過的花朵、爬過的樹木給以深入關注,讓人能夠更好地理解科學和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妞兒說書中涉及了一些關于植物的科學知識和植物對于環(huán)境的感知能力,她對這方面的知識感興趣,被書中的內容所吸引。她覺得作者的考察方式比較腦洞大開,還是比較吸引人閱讀。
14.Lab Girl 實驗室女孩 推薦 ★★★
作者:Hope Jahren 頁數(shù):304 音頻時長:11.37 適合:8+
作者一生都在研究樹木、花朵、種子和土壤。本書是她關于植物生命的啟示性論文,但它也是對每一位科學家畢生好奇心、謙遜和激情的慶祝。
她告訴我們,她是如何在科學領域找到避難所的,學會了“用心和動手”進行實驗室工作。
妞兒說特別好看,介紹了作者本人的一些故事,期間穿插著生物學,她就是覺得書字有一些小。
微生物學
微生物是一類生物的統(tǒng)稱,包括細菌、病毒、真菌等,廣泛涉及食品、醫(yī)藥、工農業(yè)、環(huán)保、體育等諸多領域,與人類關系密切。
在中國教科書中,將微生物劃分為以下8大類:細菌、病毒、真菌、放線菌、立克次氏體、支原體、衣原體、螺旋體。
15.DK The Bacteria /DNA Book 細菌/DNA 推薦 ★
作 者:DK 頁數(shù):72頁 藍思:860L-970L 適合年齡:6-9歲
《細菌書》適合孩子們閱讀。這本書利用非凡的攝影、古怪的人物插圖和有趣的事實,通過微生物學的真實例子展示微小的微生物如何對我們產生重大影響。
另一本書中介紹了DNA、遺傳學等,讓孩子們深入了解DNA及其在所有生物中的作用。
妞兒媽入細菌和DNA這2本書,去年看的,想著生物的書準備開始看了,給她看點簡單的入入門,結果一小時一本,就給看完了,對她來說太簡單了。她覺得挺好看的,就是太簡單。
16.Entangled Life: How Fungi Make Our Worlds, Change Our Minds & Shape Our Futures 糾纏的生命 推薦 ★★★
作者:Merlin Sheldrake 頁數(shù):368 音頻時長:9時32分 適合:8+
作者以通俗易懂的語言介紹了真菌的神奇之處,探討了真菌對地球生態(tài)系統(tǒng)和人類社會的深遠影響。
揭示了真菌對于生命、科學和文化的重要性。
妞兒說,講了各種真菌,讓人大開眼界,講的知識很有趣。
動物類
17.Belle's Journey: An Osprey Takes Flight 貝爾的旅程:魚鷹的飛行 推薦 ★★
作者 Rob Bierregaard 頁數(shù):112 藍思:930L 適合:7+
這本書以貝爾這只魚鷹為主角,以生動的插圖和簡潔的文字,講述了她的首次遷徙之旅。讀者將跟隨貝爾一起經歷她的遷徙過程,見證她在旅途中的種種遭遇,并最終找到了自己的伴侶。
讓孩子們了解鳥類的遷徙習性和生活狀態(tài)。
妞兒媽覺得這本書插畫按照內容來畫的,很傳神。
妞兒很喜歡,廢寢忘食的半夜看完的,她還錄了個視頻推薦本書。
18.Fabre's Book of Insects 法布爾昆蟲記 推薦 ★★
作者:Jean Henri Fabre 頁數(shù):210頁 適合:8+歲
這是法國昆蟲學家、文學家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創(chuàng)作的長篇生物學著作,介紹了100多種昆蟲。作者將昆蟲的生活與自己的人生感悟融為一體,用人性去看待昆蟲,透露出對生命的尊敬與熱愛。
這本書特別吸引妞兒,外出吃飯都想帶著看一會的書,像故事書一樣好看。樂呵之余,大大的擴充了有關昆蟲的知識。
妞兒很喜歡的書,說非常的有趣,看了開頭就無法停下了的書,她要二刷此書。
19.How the body Works 身體是如何運轉 系列目前12本 推薦 ★★★
頁數(shù):約255頁 藍思:IG1200L左右 適合:8-14歲
這本書將帶你圍繞自己的身體進行終極解剖冒險,揭示你對自己知之甚少的深度和細節(jié)。
保證你的大腦運轉正常,你將從細胞、皮膚、骨骼和血液等方面了解你的身體自我,并在情緒、記憶和夢境的心理學中掌握你的情緒方面。
圖片緊貼主題,語言文字清晰簡明,圖書整體結構科學嚴謹,更融合實用性與收藏性于一體。這套書,很值得推薦,難度不低,需要有科普基礎才能看懂。相對于其它書,妞兒覺得這類書趣味性低一些。
腦科學類
20.All About Your Brain 關于你的大腦 ★
作者:Robert Winston 頁數(shù):96 適合:6-10
本書揭示了大腦在清醒和睡眠時所做的事情,包括不同部分的功能和在生命周期中的變化。書中還包含了引人入勝的插圖和事實,以及有趣的腦筋急轉彎,測試孩子的認知能力。
圖文相輔相成,簡單易懂,入門級別的書,妞兒一個多小時看完,說基本上都是她知道的內容。
21.Moonwalking with Einstein 與愛因斯坦月球漫步——記憶學 推薦 ★★★ 有音頻
作者:Joshua Foer 頁數(shù):307 適合:8+歲
作者在頂級“智力運動員”指導下長達一年的尋求改善記憶力的過程。最終參加美記憶力錦標賽并奪冠,利用研究、歷史和心理學技巧改變我們對記憶的理解。
妞兒說非常好看,腦洞大開,能吸引讀者不停的閱讀,從中知道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事情,但內容理解有難度(看時她7歲)。
22.The Idiot Brain 是我把你蠢哭了嗎?/ 傻傻的大腦:神經科學家告訴你大腦在做什么 推薦 ★★★★ 有音頻
作者:Burnett, Dean 頁數(shù):336 適合:8+歲
神經科學家迪恩·伯內特在《傻傻的大腦》中探討人類大腦的不完美之處及其對日常生活的影響。這本書適合任何想了解大腦工作原理的人。
妞兒說講的知識夠多,閱讀難度不低(認知方面),她看本書時7歲,有的地方要好好想想才懂,她覺得挺有趣。當然如果現(xiàn)在看,肯定就覺得簡單了。
環(huán)境科學
環(huán)境科學是一門研究環(huán)境的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四個部分的學科。
23.書名:Silent Spring 寂靜的春天 推薦 ★★★★
作者:Rachel Carson 頁數(shù):324 藍思:1340L 適合:9+歲
通過寓言向我們描繪了一個美麗村莊的突變,講述了化學藥劑對自然和人類生活的毒害,警示人類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破壞。
這部作品不僅有嚴謹求實的科學理性精神,而且文字優(yōu)美細膩,充溢著敬畏自然與生命的人文情懷。妞兒說像故事書,挺好看的,希望她也能早培養(yǎng)出熱愛環(huán)境的心。
醫(yī)學類
24.Gifted Hands: The Ben Carson Story 天才之手:本·卡森的故事 ★★ 有音頻
作者:Ben Carson M.D. 頁數(shù):240 藍思:950L 時常:6.54
《天才之手》記錄了本·卡森博士從底特律市中心的童年到成為約翰·霍普金斯醫(yī)療機構兒科神經外科主任的勵志歷程。書中充滿了引人入勝的案例,展現(xiàn)了他謙遜、富同情心和勇氣的一面。1987年,他成功進行了一項極其復雜的手術,獲得了全世界的認可。這本書是對卡森醫(yī)生成就和品格的贊美,是激勵人們嘗試看似不可能的事情的榜樣。
妞兒聽了本書,覺得追求卓越是必備的品質。老母親,覺得醫(yī)生是個有光環(huán)的職業(yè),有責任心,又具備頂級專業(yè)水平的醫(yī)生,更是閃閃發(fā)光,他們遇到病患,如何利用專業(yè)知識做出判斷,很多時候是關乎人生命的,每個決定都需要做到盡可能完美。我覺得這給人格的塑造,是有好處的,所以,老母親買了不少醫(yī)學類的科普書給她閱讀。
25.when breath becomes air 當呼吸化為空氣——天才醫(yī)生與癌癥抗爭的生命感悟 蓋茨推薦 ★★★ 有音頻
作者:Paul Kalanithi 頁數(shù):256頁 適合:9+
回憶錄講述了著名神經外科醫(yī)生保羅·卡拉尼什美面對絕癥時的反思和挑戰(zhàn)。他以醫(yī)生和患者的雙重身份,記錄了自己的余生,對醫(yī)療和人性進行了深刻反思。盡管他在36歲時被診斷出患有第四期肺癌,但他的話語作為對死亡挑戰(zhàn)和醫(yī)患關系的肯定,生命的反思,仍然激勵著人們。
我經常會給妞兒看一些,她現(xiàn)在生活接觸不到的,不太完美的事,讓她明白生活并不總是一帆風順的,一個人,如何面對困境,才決定了她能成為什么樣的人。讓她看一些真實的案例,讓她從小有意識,成長成性格堅韌的女子。
26.Taking the Medicine A Short History of Medicine Druin Burch 藥物簡史 推薦 ★★★
作者:Druin Burch 頁數(shù):336 出版時間:2010 適合:9+
這本書講述了醫(yī)生錯誤藥方對患者造成的傷害。隨著抗生素的發(fā)展,醫(yī)生治療的人數(shù)才開始超過殺死的人數(shù)。本書認為,醫(yī)學的真正英雄是那些證明可控情況下的測試比醫(yī)生的 "直覺 "更重要。
這本書文字量大,陸續(xù)好多天才看完,是妞兒看的全新領域的書,費了一些力氣,但是還是很喜歡的一本,她就是個好奇寶寶,沒看過的類型,對她超級有吸引力。一邊看,一邊感慨她出生在一個醫(yī)學發(fā)達的年代真好。
醫(yī)學遺傳學類
1900年孟德爾的遺傳定律被重新發(fā)現(xiàn),遺傳學開始建立。
20年后,發(fā)現(xiàn)了含磷量極高的物質,后來被定名為核酸。DNA和RNA分別被發(fā)現(xiàn),1953年揭示了DNA分子的結構,遺傳學深入到分子水平。
1995年,系統(tǒng)遺傳學的概念被提出。遺傳學在農業(yè)、工業(yè)和臨床醫(yī)學中發(fā)揮作用,對生物學的許多問題提供了深入理解。
27.The Violinist's Thumb Sam Kean 小提琴家的大拇指 DNA寫成的愛情、戰(zhàn)爭和天才的失落傳奇 推薦 ★★★ 有音頻
作者:Sam Kean 頁數(shù):432 音頻:12.35
本書將科學、歷史與文化巧妙結合,揭開基因的秘密,闡釋遺傳學如何影響我們的過去和決定人類的未來。遺傳學將繼續(xù)塑造我們的身體結構,以及未來世界。
妞兒說非常有趣,講的簡單易懂,又讓人覺得停不下來,前面看過幾本生物相關的書才看的這本,后來覺得寫的有趣,又聽了一遍音頻。這類科普書,主打有趣,吸引孩子。
28.The Code Breaker: Jennifer Doudna, Gene Editing, and the Future of the Human Race 密碼破譯者:珍妮弗·道德納 推薦 ★★★★
作者:Walter Isaacson 頁數(shù):560頁 音頻時長:16.04
講述了2020年諾貝爾獎得主詹妮弗·杜德納和她的同事是如何發(fā)起一場革命的,使我們能夠治愈疾病,抵御病毒,并擁有更健康的嬰兒。
她經常聽的熱血澎湃,自己帶入感,這類帶有創(chuàng)新技術等科學家的傳記,妞兒是很喜歡,說實話,老母親真是不太能理解,她為什么對這類很感興趣,也許是她自己有強烈的想變得很厲害的愿望,就想看看這類的書。
29.The Cartoon Guide to Genetics 爆笑科學漫畫遺傳學 推薦 ★★★ 有電子版
作者: Larry Gonic 頁數(shù):224 藍思:1200L左右 適合:8+歲
是一套用漫畫來詮釋科學新知的系列,書中將學科知識與漫畫無縫對接,以詼諧的口吻來詮釋科學新知。
妞兒是很喜歡看的,看起來很有趣,講的知識點很多,漫畫書圖片多,小孩子心理對圖片還是有依賴。這套書難度不低。全文用大寫字母寫成,對單詞不是很熟悉的小朋友看起來有難度。
30.The Gene: An Intimate History 基因傳:眾生之源 推薦 ★★★★★
作者:Siddhartha Mukherjee 頁數(shù):608頁 音頻時長:19小時22分
《基因傳》完整講述了基因理論的起源、發(fā)展和未來,以時間順序和故事情節(jié)展開。書中還講述了基因理論被政治歪曲利用導致的歷史災難和教訓,以及基因技術與制度、文化、倫理、道德的沖突。這本書有精彩的故事,人性糾葛和歷史進程。
這本書,三年級寒假聽的音頻,基本上都是吃飯時間聽,聽了一周多,她看過一些基因的書,但是還是聽到經?;胤判∑?,說很多新知識,又有趣,是她很推薦的一本。
31.The Selfish Gene: 40th Anniversary Edition (Oxford Landmark Science) 自私的基因 40周年紀念版 推薦 ★★★★★
作者:Richard Dawkins 頁數(shù):544頁 音頻時長:16小時12分聽
1976年首次出版,以清晰的散文生動地再現(xiàn)了基因對生命的影響,對我們理解進化具有深遠的意義。這本書學術嚴謹,但用非技術語言寫成,易于理解。它不僅在基因領域,而且在社會科學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力,展示了進化論的嶄新面貌。
去年寒假聽的,聽完The Gene聽的這本,緊接著聽同一種類型的書,她覺得掌握的比較好,很多內容一聽就懂,內容多而專業(yè),又語言簡單易懂,很適合小孩科普。她覺得的簡單是有一定學科基礎下的簡單。
問了妞兒,她覺得除了一星的幾本太簡單收獲少,其它的每一本她覺得讀了都有價值,有收獲。
如果只推薦6套的話,就推薦下圖這些
音頻獲取方式,關注公眾號,轉發(fā)文章,在公眾號后臺對話框回復關鍵字“生物一”。 有一些音頻在喜馬拉雅聽得,妞媽不知怎么轉換成可分享的音頻,有需要的可以去搜。
公眾號:妞兒媽育兒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