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北京下了場大雪,給大家曬曬這些爆笑的雪人作品吧。北京的花友們,你們和孩子玩雪了嗎?也歡迎在社區(qū)曬雪景、曬雪人哦~
萬萬沒想到,
北京第二場雪
這么快就來了,還是大雪!妥妥的上了熱搜。
初雪時,已經帶大家看過絕美的故宮雪景,這第二場雪來了干嘛呢,來看看“堆雪人大賽”吧!
我們堆的叫雪人,美術生堆的,是藝術品
??
9小時堆的維納斯
▼
@戰(zhàn)哥唱的贊啵贊
這是內蒙古大學創(chuàng)業(yè)學院繪畫班信亞楠的作品,堆到凌晨三點才忙完,手套都磨爛了。曲線、造型甚至神態(tài)都很傳神,網友驚嘆:
我差的是雪嗎?我差的是一雙巧手
??
大衛(wèi)
▼
圖源:網絡
央美操場上,成了雪人的“神仙打架”,這件大衛(wèi)雪人因為細節(jié)處理的好,都能當應試作品了。
蟹老板
▼
圖源:網絡
大衛(wèi)旁邊的蟹老板圈地自萌,這刻畫的太活靈活現(xiàn)了,感覺下一秒他就要對你說:海綿寶寶快去做蟹皇堡!
天使
▼
@風一樣的Red
直接在地面上堆出一個天使,像精靈一樣,這骨骼肌肉,飄逸的翅膀,真是沒點手藝,都不敢堆雪人了……
“撒尿小男孩”
▼
內蒙古大學,有高手堆出了
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的市標——“撒尿小男孩”小于廉
,這造型、這小卷毛,惟妙惟肖。
看完了王者神仙級別的雪人,再來看看雪人“翻車現(xiàn)場”
??立體是挺立體的,就是看著有點“密恐”??同學,你這個雪人是火龍果吃多了么?▼
@Twle_
怒目呲牙的暴走雪人好像要上來咬你一口▼
@見你眉眼如初歲月如故
懷疑人生的難過雪人,滿臉寫著“我太難了”對不起真的越看越好笑,甚至都想換頭像了……▼
圖源:網絡
照這個葫蘆娃的模樣,不用7個,1個就能把蛇精蝎子精各種精嚇到2座山以外▼
@小火雞今天去哪里了:我去年推的
不得不說,這組“翻車雪人”頗有我的風范,
感覺美術生的手被天使吻過,我的手應該是被哈士奇啃過。
還有萌力滿滿的雪人
??這秀氣的小海獅…哦不,小雪獅,紅唇大眼,分外妖嬈▼
@yanmmm
龍貓也太大只了,確定不是宮崎駿爺爺堆的嗎?▼
圖源:網絡
這……這一言難盡的生物就當它是坨章魚吧??▼
@Eiovvei LCu
bia唧,“我走不動了”▼
“我也走不動了”“……”▼
圖源:網絡
有的雪人看起來要命
??“我覺得我還能再搶救一下…”這位兄弟看上去經過一場惡戰(zhàn),正希望你拉他一把▼
@十二笙簫twelve
這群喪尸雪人曾經紅極一時,給晚上下樓的人差點嚇死,這是有多大仇??▼
圖源:網絡
當然,堆雪人大賽里也少不了溫馨美好的作品
??一只壺,幾只花搭配故宮的小格格一個獨特的盆景小雪人,為冬季添了幾分俏皮暖色▼
@漠漠曉禪
戴上眼鏡,添雙手套感覺像個絨寶寶▼
@攝影師毛豆麻麻
頭頂“大廚帽”叉子和勺子是雙手胸前兩顆八角是點睛之筆大概是一個“食神”雪人吧▼
@攝影師毛豆麻麻
為白色的雪人穿上白紗頭頂精致羽毛帽仿佛來自18世紀歐洲的小貴婦▼
@攝影師毛豆麻麻
這個超可愛的小雪人,引來小田鼠咔哧咔哧吃掉它的胡蘿卜鼻子▼
@Vadim Trunov
當然少不了,今日故宮里的小雪人好像兩只小啾在說話??▼
@故宮出版社
雪景,不僅在生活里透過文物,也能留存下來一場千年的雪
??
南宋的一枝梅花,或燦爛綻放,或含苞待放,雪壓枝頭,聽得到“撲簌簌”的聲音▼
雪梅圖頁 南宋 馬麟大都會博物館藏
一場薄雪覆蓋竹葉,一只伯勞棲于棘樹上,也許它抖抖落在羽毛上的雪,下一秒就要飛走。▼
雪樹寒禽圖 南宋 李迪上海博物館藏
當然少不了范寬的《雪景寒林圖》,我就不說水平有多高了,你只需要看看這屋頂上這蓋的一層厚雪。▼
雪景寒林圖 北宋 范寬天津博物館藏
堆雪人的場面是一團和氣打雪仗可就是滿滿殺氣
??內蒙古科技大學的操場上,幾百人掄圓了胳膊往出砸雪球,根本不分是同學還是老師,除了自己都是敵人,激烈的場面讓我都瑟瑟發(fā)抖。▼
@人民日報
看雪景,除了故宮這些地方也會讓你驚艷
??雪中的箭扣長城(正北樓段)銀裝素裹,分外妖嬈▼
@百合如意
雪中的北京植物園變成了“冰雪奇緣”▼
圖源:網絡
雪中的頤和園隨手定格,也是一幅畫
圖源:@頤和園
@涼白開
早上上班走在路上,滿目潔白,樹梢晶瑩,走路也有咯吱咯吱的雪聲,不禁感嘆好久沒見過這樣的大雪了。小時候只要一下雪,就會和小伙伴去院子里或者學校操場上瘋玩。堆雪人時,我家拿根蘿卜,他家拽一條圍巾,還要從家里的煤堆撿兩塊兒圓的當眼睛。再冷的天也不覺得冷,累的頭上冒熱氣依然在雪地里狂奔?,F(xiàn)在,對雪的喜愛成了記憶的一部分,就像一位網友說的:
雖然討厭冬天的寒冷,可唯獨對雪記憶最深。
雪,是我們在冬天里,共同的浪漫。
轉載自:耳朵里的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