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從小缺愛的孩子,后來都怎樣了?

2017-3-1 15:09 轉(zhuǎn)載 · 圖片32

前段時間,一則24歲中國留學生畢習習,被外籍男友馬修斯毆打后猝死的新聞傳遍了朋友圈。

而上個月,這起引發(fā)全球華人關注的案件,經(jīng)過法院長達10天的審理,終于得到大快人心的結(jié)果:兇手馬修斯謀殺罪名成立,被判處終生監(jiān)禁!

然而當我在知乎上看到到整個兇案的詳細細節(jié)后,還是忍不住背脊發(fā)涼:

在尸檢中,法醫(yī)表示畢習習生前遭受的是“長時間持續(xù)性、反復”的惡意毆打——

馬修斯在當晚拖著畢習習的頭發(fā)走到房間,并兩次將她舉起扔向門框和柜子,接著用拳頭和鐵棍對她進行了長時間的毆打,導致她下巴骨折,多處肋骨骨折……全身傷口多達41處!

舊傷無數(shù)!甚至在肋骨上,法醫(yī)還發(fā)現(xiàn)多處幾周前骨折后痊愈的傷口,全身遍體鱗傷……好驚悚!

查了下,網(wǎng)上有關畢習習的信息倒不是很多。

百度顯示她的父親是國內(nèi)百億身家的公司總裁,家境優(yōu)越的她自小通曉4國語言,15歲求學英國,20歲完成本科學業(yè),攻讀碩士。

不過我從畢習習的臉書中看到,她似乎并不是一個光鮮酷炫的富家學霸,反而在言語中常常透露自己的焦慮與自卑:

留學8年間,她一直在努力減肥,手上抱著的是一大堆減肥藥。

男友高大俊朗的外表,給了她人前的自信,也可能令她在男友面前有了更深的自卑。

在日志中她稱自己是“失敗者”!

而“父母”在她的日志中,似乎不是那個能在她遭遇煩惱時求助的親人,而是“給她很大壓力”,令她甚至祈求“把我從這個世界上帶走”的施壓者。

優(yōu)異的成績,優(yōu)越的家境,似乎并沒有給她帶來快樂與自信。

她啥都不缺,卻獨獨缺愛,而為了留住男友給她的這份畸形的愛,畢習習一直忍讓討好:她為他買車,交房租,付各種錢,甚至被打到缺課欠作業(yè),被學校要求重讀,也沒有離開這個男人。

她恐懼男友的暴戾,但似乎更離不開他每次在暴打之后,對她的激烈告白:“我會打你都是因為我實在太愛你,太在乎你了”;

對她的呵護備至:親吻她的傷口,然后發(fā)生關系,甚至在臨死前的那次暴打后也不例外。

馬修斯說,這是他倆常用的和解方式……

如果不是這次意外,我們很難想象,她又會在這樣的虐戀中忍耐多久,麻痹多久……

畢習習的死令我們痛心,更令每一個父母,特別是有女兒的父母深思:

一個家境殷實、成績優(yōu)異、乖巧上進的孩子,面對這樣一個喪心病狂的男人,直到臨死,她都沒有選擇離開,也沒有報警,沒有求助,甚至沒有將自己的遭遇與痛苦透露任何一點給自己的父母親友,

而是選擇這樣一種低到塵埃、喪失尊嚴的姿態(tài),在沉默中忍受,最終,在沉默中死亡……

畢習習的童年經(jīng)歷了什么?我們不得而知,但我想到了很多年前看到的一部日本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女主松子長大后的經(jīng)歷,和畢習習有著驚人的相似。

相信有不少人看過這部電影。在豆瓣上評分很高呢,8.9分。

也許看完這部電影,我們能從更深層的角度了解無數(shù)像畢習習這樣遭遇渣男卻不知止損,深陷暴力卻不會脫身的女孩的心理:

和每個孩子一樣,劇中的松子從小就渴望得到父親的注意,然而父親卻從來只會關心體弱多病的妹妹:

? 永遠只會給妹妹準備禮物

? 永遠只會對妹妹笑

? 而對她就總是吹毛求疵,一臉嚴肅

? 只會給妹妹講故事:

卻忘了自己另一個女兒總在病房外,滿心期待的等著他

父親這樣的表現(xiàn),使得松子從小就在潛意識里認為父親是不愛她的,父親的愛是需要她通過努力討好,甚至通過扭曲自己去爭取的。

有一次從醫(yī)院回來,父親破天荒的第一次和她單獨在外面吃了飯:

第一次帶她看了小丑表演

當全場的觀眾都被小丑的鬼臉逗的哈哈大笑時

父親卻依然板著臉,松子下意識的學起了小丑,沖父親做了個鬼臉:

從未對她笑過的父親竟然憋不住地笑了

那也許是松子這一輩子最開心的一天。

父親的微笑就像寶藏一般,而一直得不到父親喜愛的松子,就好像發(fā)現(xiàn)了什么驚天秘訣一樣。從那以后,她總是做這個鬼臉來討父親的歡心。

每天,她都在努力成為父親心中的女兒,讀父親希望她讀的學校,做父親希望她做的職業(yè),只是為了讓父親喜歡她,多看她一眼,多對她笑一次。

只是成年后,這種從童年就根植于心的“討好型”人格,卻幾乎毀了松子的一生。

松子的第一份工作是老師,學校懷疑她班里的學生偷錢,她找學生對峙,學生卻死不認賬,反而將她推倒在地,她的第一反應竟覺得是自己的錯。

情急之下她偷了同屋老師的錢去替學生還錢,卻被學校認為偷錢的是她,而因此失去了工作。

這么丟臉的事,她當然無顏面對父親,于是她離家出走,從此走上了一條畸形的尋愛之路。

沒有從原生家庭獲得過愛的松子,極度渴望從男人身上得到愛,即使被打、做小三,甚至被逼賣身養(yǎng)家

她都還是像小時候取悅爸爸一樣,以義無反顧、卑躬屈膝的姿態(tài)努力著,只是為了讓她的男人能多陪她一刻,多看她一眼。

然而愛情里,討好往往換不來真愛,犧牲往往遭來嫌棄,松子在愛情中一次次被拋棄。

而每一次,她都像小時候被父親冷落時一樣,一個人孤零零的在心里一次次的問自己,問蒼天:“為什么?”

“是我做得還不夠好嗎?”!

在她最后一次面對男子阿龍伸出的愛情之邀時,她猶豫了,窗外下著雨,她一個人坐在地上苦苦思考:

她深知和這個混混阿龍在一起不是什么好歸宿。

但比起孑然一身,還不如有一個人來愛。

松子再一次走向了所謂“愛”的地獄。

熱戀時,她一次次在纏綿中要求阿龍重復的說:“我會永遠和松子在一起”,這話似乎能給她無窮的安心。

從心理學角度說,這其實可以被看為一種很明顯的“倒退”行為,一種安全感的“找補”行為。

戀愛中的松子就像嬰兒那樣,一次次用啼哭呼喚母親,要求阿龍的擁抱與呵護;

像幼童那樣,一次次討好父親一樣,祈求阿龍的注視與陪伴。

只是這樣的甜蜜沒過多久,阿龍又開始原形畢露,對她拳腳相,她唯一的好友上門來想帶她走:

可她的回答卻是:

抱著這樣的想法生活,松子最后迎來的也只能是一個極度悲慘又荒誕的結(jié)局:

阿龍進了監(jiān)獄,她苦等八年,最終還是慘遭拋棄,徹底絕望的她,獨自在堆滿垃圾的房間里度過了余生,變成了一個又肥又胖的瘸腳婆婆。

最后死在了一群熊孩子的棍棒之下。

整部劇最出名的那句話叫:“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只是我覺得,最該感到抱歉的,不是這些缺愛的孩子,而是那些不會愛孩子的父母。

也許有的人會不明白:難道一個人就不能活了嗎?

當然能,但是如果一個人不曾被愛過,不曾擁有過一個不可替代的親密他人,一段穩(wěn)定的依戀關系,那整個人生,就會陷入死寂一般的孤獨。

說到這,我想起剛戀愛時,也曾飽受失戀折磨,然而在我最自暴自棄的時候,好友的一句話突然喚醒了我:“你這樣子,你爸媽知道會多難過?你對得起你爸媽嗎?”

是啊,那些年獨自在外工作,無論是失戀還是失意……想起爸媽來,內(nèi)心永遠會有一個簡單卻溫暖的信念支撐著我:

至少我還有深愛我的爸媽,大不了我還可以回家。

但我的一個閨蜜,就比較慘。她前年因為男友劈腿尋死覓活,我氣得也像當年朋友罵我一樣罵她:“你不還有我們嗎?你這樣做你爸媽得多難過?!”

閨蜜茫然地抬起頭,一副不懂我在說什么的模樣。

我這才想起閨蜜與我不同,她從小由爺爺奶奶撫養(yǎng),與父母聚少離多,小學之后就一直寄宿,父親威嚴,母親焦慮,她與父母關系一直很生疏緊張。

沒有那份親子間的親密感,她也便失去了那份本該能從父母那獲取到的溫暖信念。

回想過去,從情竇初開的14歲起,她不是在戀愛中,就是在尋死覓活的失戀中度過。

那種沒有被人真正愛過的孤獨感,在這世上毫無依戀關系的孤立感,一直侵襲著她。

無論是電影中的松子,現(xiàn)實中慘死的畢習習,還是我那個至今還在愛情中尋尋覓覓的好友。

她們幾乎都是因為少了那點本該來自父母的愛與陪伴,而在成年后,在戀愛中回歸巨嬰,將男友當成了自己的精神鴉片。

甚至在父母的一次次打罵中,認為遭受暴力,全都是因為自己錯,在虐戀中飛蛾撲火,視死如生。

前段時間我曾分享過《好好愛你的女兒,否則她會一生情路坎坷》,這話絕不是一句雞湯,而是已經(jīng)被千千萬萬個淚與血的故事,所證實的真理。

雖說原生家庭并不能完全決定一個人命運,但真能完全從原生家庭中的陰影與缺陷中徹底重生,得耗費一個人多少的運氣、智慧以及毅力?難以想象。

所以,我們做父母的,一定要好好愛自己的孩子,在她還是寶寶的時候,給她更多擁抱和回應;

在她是幼童時,給她更多陪伴與鼓勵;

在她青春期時,給她更多尊重與理解。

最大的教養(yǎng)重點就是給她關愛,教她獨立,給她自信,教她明白自身的價值是來源于自己的靈魂,而不是來自他人的看法。

這樣當她在矛盾叢生的壞愛情中難以自拔時,她會記得,她的父母是如何的愛她,珍視她,沒有任何一個男人值得她深陷泥潭,作賤自己,她永遠相信自己值得更好的。

你的愛終將成為她主宰自己命運的勇氣,成為她面對渣男時最好的抵抗力。

來源:經(jīng)典圖畫書


回應1 舉報
贊8
收藏6
8年前
看到習的悲劇發(fā)生,很痛心這么一個優(yōu)秀的中國女孩竟然會遭遇如此不幸。但我一直也在思索為什么?為什么女孩這樣的忍受,為什么不求助長輩和朋友?為什么女孩會這樣?其實我也想探尋女孩過去的經(jīng)歷路程,但我知道那會傷害哪些相關的人。看了這篇文章,跟我的猜想一致,女孩不敢也不愿意求助親人是有原因的……我只想說,作為父母,一定要好好愛自己的孩子,讓孩子健康成長。但愿悲劇不要再重演。
發(fā)布

推薦閱讀

小花生小溪
小花生小溪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