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的這組數(shù)據(jù)不是全部。
東東爸父子倆的美國西部大環(huán)線自駕+徒步的40天,個中艱苦、突破和自我實現(xiàn),遠不是數(shù)據(jù)能概括的。
漫漫荒野,很多時候,沒有導航信號,坐標難尋,甚至沒有路……
各種野生動物出沒,離熊不足百米,一個軍團吃人的蚊子,一路對峙的野雞……
五十度高溫下在野餐桌上睡覺,用舌頭嘗冰川的味道……
這些尋常生活中不曾有的狀況,單是成年人,都需要極大的勇氣去面對,況一位10歲的少年乎?
這父子倆,用堅韌、智慧、勇敢,踏上征途,凱旋而歸。
東東在美國和加拿大交界處的冰川公園,嘗嘗融化的冰川是什么味道
東東爸是果凍媽的大學校友,在我們這一級同學中,他一直是個傳奇。他是校友十年聚會的召集人,人脈頗廣的他幫助很多校友對接各種資源;也是每年暑期帶著娃“長征”、跨越整個中國后又去跨越美國的東東爸。
旅程準備&安排
果凍媽:這次出行的大致線路是怎樣的?40天走下來,你們是提前做好攻略的么?
東東爸:我們走的是美西最大的環(huán)線,最北面已經(jīng)到美國和加拿大的交界處了,南至圣地亞哥,東至猶他州拱門國家公園。
具體來說,從洛杉磯出發(fā),一路走過拉斯維加斯—錫安國家公園—佩奇鎮(zhèn)(馬蹄灣、鮑威爾湖、羚羊峽谷)—大峽谷—布萊斯峽谷國家公園—圓頂礁國家公園(圓頂礁、天橋、峽谷徒步)—拱門國家公園—鹽湖城(猶他大學&大鹽湖)—大提頓國家公園—黃石國家公園—冰川國家公園—華盛頓大學—奧林匹克國家公園—瑞尼爾山國家公園—火山湖國家公園—紅杉樹國家公園—洪堡口岸—舊金山(伯克利大學、大黃蜂航母基地、斯坦福大學、硅谷、谷歌總部)—約塞米蒂國家公園—國王峽谷國家公園—美洲杉國家森林公園—死亡谷國家公園—長灘(沖浪、水族館)—圣地亞哥海軍基地(中途島號航母)—迪士尼樂園—環(huán)球影城,回北京。
我們只是行前大概想好了要走哪些地方,但并沒有具體到每天的攻略。在臨行前兩天和去程飛機上,我做了一個總體規(guī)劃,實際上我們是邊走邊計劃,走哪算哪,因為攻略和我們的行程遇到的具體情況還是有出入的。東東每天都會和我一起看地圖,計劃第二天的行程和路線;有時候都聽我的他還有抵觸情緒,我們就按照他的規(guī)劃來安排。
旅程中看地圖找路的東東
路過高爾夫球場,東東興起來一桿,爺倆租桿租球租車,才花了20美元
果凍媽:不提前做具體攻略,住哪怎么安排的?
東東爸:在城市里的話,我們一到就先熟悉地形,然后再決定住在哪。其實我同事也會提前幫我們定好備用酒店,以防酒店爆滿;途中也住過Airbnb的民宿,房主還挺可愛;
在路上或國家公園的話,我們帶著帳篷,遇到露營地就能住帳篷,沒有營地的地方不能隨便扎帳篷,就住車里。這次租了個切諾基,后座一放倒,氣墊一吹,鉆進睡袋直接睡。
全程住宿幾乎就靠這個帳篷和這臺大切
果凍媽:感覺你們?nèi)田L餐露宿的,吃飯怎么解決?夜晚扎營,在野外遇到什么險情沒?
東東爸:吃飯的確挺湊合,到了城市我們才買好各種補給,好在美國半成品食物比較豐富;我還弄了個小電鍋,自己煮點面條什么的;有些營地能生火,東東“有機會就想放把火”。我們從大提頓去黃石的路上,終于有一晚在一個飯館像樣地吃了一餐,東東差點沒撐破肚皮。
扎營倒是挺安全,很多營地都有防熊的箱子,把食物和隨身物品鎖進去就好。在大鹽湖旁邊扎帳篷那一晚記憶猶新,感覺有一個軍團的蚊子襲來,差點沒把我們給吃了,空氣中的咸味聞起來像尸體腐爛的味道,特別難受;
在紅杉樹國家公園扎營那天夜里,一個炸雷把我驚醒,緊接著對面不遠處的山上就著火了,火光沖天,看著感覺挺危險,好在最后無大礙;
還有在死亡谷那晚,將近五十度,哪兒都睡不著,我在野餐桌上躺著,像個等待被屠宰的牲口,被炙烤著勉強瞇了一覺,東東熱的睡不著,像個幽靈一樣,帶著頭燈在我身邊來回穿行,游蕩了一整夜。但那晚的星空實在太美了!??!
在營地支起篝火后,東東在點蚊香
果凍媽:電鍋都帶著,裝備還挺全,行前你們都做了哪些準備?
東東爸:每年都有一場這樣的遠行,其實準備東西我們已經(jīng)是很輕車熟路了,這次是東東為主在安排和準備物品,我做些補充。
露營和自駕相關的物品基本都要帶全,但這次也有失誤的地方,就是我們的睡袋和地墊還是不夠厚,在美加邊境的冰川國際和平公園露營,就凍得夠嗆。
打包行李,東東畫的思維導圖
夠全吧?東爸說,光充電寶就帶了4個
果凍媽:除了裝備,還有哪些支持系統(tǒng)?
東東爸:說來還真有,而且我和東東想要在此特別鳴謝我的這個支持系統(tǒng)——“父子晃悠到美西”群!這個群是我們行前,我把在美國的好友們拉進來幫我們做支援的。
因為這是我第一次去美國,英語不算靈光,有不少生活常識和中國不同,需要學習,比如加油有87#,89#,91#三種型號,我該加哪種。這些看似是小問題,但的確沒經(jīng)歷過;我也沒做特別詳細的攻略,遇到了各種情況,需要同一時區(qū)內(nèi)的及時支持和指導,這個群的存在,幫我們克服了很多生活、文化、習俗的差異,真的是特別感謝他們。
就是這個群,給了父子倆莫大的支持
果凍媽:每年帶娃出去這么久,工作怎么辦?東東媽媽支持嗎?
東東爸:去美西已經(jīng)是我們自駕+徒步的第三年了。我都是提前把工作安排好,我的同事們都知道我每年暑假要遠行,都會非常配合。
媽媽帶孩子單獨出門,和爸爸帶完全不一樣。媽媽更關注孩子是否吃飽穿暖等生活細節(jié),而我單獨帶東東出門,倆爺們兒沒啥講究的。媽媽開始肯定很擔心,但現(xiàn)在已經(jīng)習慣了。
在路上
果凍媽:你們行程中徒步那么多,東東走不動了怎么辦?
東東爸:東東已經(jīng)跟我走了兩個暑假了,比起前兩年來,這次徒步雖然更多,平均每天15公里,經(jīng)常一走就是三四萬步,雄踞微信運動榜首,但是東東真的是長大了,能挑戰(zhàn)更大的極限。累的時候我就鼓勵他,盡量讓他堅持,然后就發(fā)現(xiàn),人的潛力是無窮的。
比如在圓頂礁國家公園,一般游人走到徒步路線的1/3就開始回頭了,我倆一直走到最里面。走進去以后,有一個地方特別像“土著人的清涼床”,我們就以天為蓋地為席,在那休整了很久,再往回返。
到了后幾天,東東確實累了,每天早晨都起不來,我也就索性安排休整一天或半天。
“土著人的清涼床”,烈日當頭,只有這里最舒服
果凍媽:開車都是你自己,這么長的路程中,有沒有特別難、特別艱險的時刻?
東東爸:走國內(nèi)北線遇到過一次半夜荒郊野嶺車沒油,想想挺后怕的,幸好那次幸運,所以這次就特別注意了;美國路況總體來說很不錯,即使在國家公園里,多數(shù)情況下都有路。但是我一個人開夜車,找不到路,東東又在后面睡覺的時候,其實自己也很焦慮,只能硬著頭皮根據(jù)經(jīng)驗來吧,這對我們成人來說,也是很好的生存教育。
還有一次很驚險,是發(fā)生在圣地亞哥海軍基地。當時我也沒注意,不知怎么莫名其妙的就開進去了,接著就被警車、軍車跟著,美國大兵下來開始喊話。我們有點懵,美軍一看是倆中國人,于是掏出google翻譯,告訴我們這里是軍事禁地,不得擅自闖入。我們趕快解釋,才免去了一場麻煩,后來還跟美國大兵們愉快地合了影。
圣地亞哥海軍基地的大兵,叫來州警對東爸的身份及其車輛進行查驗
果凍媽:這趟你們走了19個美國國家公園,各個公園區(qū)別大嗎?
東東爸:這些國家公園還是各有特色的,有些雖然相距不遠,但每個公園都有自己獨特的地形地貌或植物特征,所以被分隔和命名為不同的公園。
比如美洲杉國家公園里,有全世界最大的樹——3200年樹齡、高達83米的樹王“雪曼將軍樹”,這個公園里都是這樣巨樹,極為壯觀;
東東爸專門用黑白濾鏡,體現(xiàn)樹王滄桑感
比如火山湖國家公園,就是火山噴發(fā)后形成的火山口深水湖,類似于長白山“天池”;布萊斯峽谷國家公園里,因為水與冰侵蝕和湖床的沉積巖而形成的“天然石俑”,就像一個巨大的自然露天劇場;
還有冰川國家公園的冰川景觀,東東不是第一次看到冰川了,但這么近距離還是頭一回,特別激動,還伸出舌頭去嘗嘗融化的冰川是什么味道;死亡谷國家公園主要是鹽堿地、沙丘等典型地貌特征,以至于我們在死亡谷行走,必須全程戴面罩,防止熱空氣對呼吸道造成灼傷。
遠處白色冰體即為冰川
果凍媽:東東旅途中是怎么跟你交流互動的?怎么打發(fā)旅途中無聊的時光?
東東爸:我們會就旅途的見聞交換看法,也會在枯燥的時候找點樂子,東東還會當我的老師,講的東西我之前都不知道。
比如在馬蹄灣,我們會一起分析為什么會形成這樣的奇特地貌,他給我講腳下的這叫板巖路,我們會交流這種頁巖石中頁巖氣的經(jīng)濟價值;
出大峽谷,走美西最美的12號公路,沿途風景讓我想起西游記的故事,孫悟空,豬悟能,沙悟凈,都在一個“悟”字。我會在東東面前自我剖析,因為別人眼中我是無所不能的孫悟空,但我覺得自己應該是火大脾氣大的沙悟凈,需要悟“凈”;
在黃石,東東給我普及間歇噴泉的原理,為了等老忠實噴泉噴發(fā)的一瞬間,在等待的兩小時中,我倆打賭什么時間噴,每次賭輸了就要做10個俯臥撐,感覺漫長的等待一會兒就過去了;
在伯克利公共圖書館,我們采取“聽天由命選書大法”,按照我倆生日對應的書架編號,東東選到了一本農(nóng)耕工具書,我的是神經(jīng)系統(tǒng)學;
看著斯坦福大學的地標鐘樓,我跟東東感慨時間的寶貴是用這種方式呈現(xiàn),他說好像有點理解生命誠可貴的意思了……
總之就是這一路上,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和場景,可以充分地交流想法,互相學習,這種時光平時太難得了,所以尤為珍貴。
歸來思考
果凍媽:這么多特別的經(jīng)歷,真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太長見識了。對美國國家公園最大的感觸是什么?
東東爸:行走了這么多國家公園,幾個感觸,一是他們對自然的保護,太值得我們借鑒。比如他們對原始生態(tài)的尊重,隨處可見的各種野生動物,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我和東東都有隨手一揮,就抓住一只蜻蜓/蛾子/昆蟲的經(jīng)歷……其實中國也有那么多美好的風景,能夠設計成國家公園;
不怕人的松鼠,凝視你的鹿,過馬路的狐貍
二是他們對個人選擇的充分信任。比如國家公園里很多危險的路段、峽谷的邊緣等,都會有相應的告知和提示,但并不會有欄桿之類的限制,也沒人監(jiān)督,確實也是沒有那么多人力,但更重要的是他們相信個人選擇,一旦選擇,就要自己承擔后果;
比如我們在錫安國家公園里,有一段Riverside walking(沿著水路走)的設計,公園在水路沿線的各個地點都有說明牌告知風險。我們沿河走到齊腰深的時候,感覺水流變湍急了,果然有警告說這個路段高風險,于是我們就上來了。
坐在峽谷邊的東東,東爸還是拿安全繩摟著的
東東在走水路
三是他們對食物鏈的尊重。各個公園都有不要投喂野生動物的頻繁提示,這樣才不會讓野生動物認為,他們和人類&人類的食物之間產(chǎn)生食物鏈關系。這個我們的感觸特別深,因為遇!到!熊!了!在大提頓國家公園,還有位美國大叔問我們有沒有帶防熊噴霧劑/防熊棒,因為這里常有熊出沒,但我們什么都沒準備??!結(jié)果大叔話音剛落沒多久,我們前方不到一百米的地方,就閃過一頭熊!當時真的是嚇得大氣不敢出,一動不動地等熊走過。后來想想,我們自以為是地認為熊這種肉食動物會吃人,但是只要不投喂熊,不和熊產(chǎn)生食物鏈聯(lián)系,其實在熊眼里,一般情況下不會認為人類是它們的食物,它們嚴格遵循自己的食物鏈,而人類恰恰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生物。
果凍媽特意找了張棕熊食物鏈圖,學習下
果凍媽:在美國出游這么長時間,美國社會的規(guī)則和文化較之國內(nèi),有哪些是你感受特別深刻的?
東東爸:小費文化、公平秩序(路權(quán)意識)。
小費,只限服務行業(yè),只賦予那些優(yōu)秀服務的提供者。服務者首先要提供對位的高質(zhì)量和高效率的服務,并且讓被服務者感到自然和親切,才能得到相應的小費。小費能激發(fā)人的主觀能動性,讓服務提供者思考如何讓服務更優(yōu)質(zhì),從而獲得更多激勵。這是一種約定俗成的社會認同機制,小費的存在,讓整個服務行業(yè)形成良性循環(huán)。
8月5日的晚飯,是東東在華盛頓大學南門附近的一家麥當勞給我們倆買到的,我也入鄉(xiāng)隨俗,發(fā)給東東1.22刀小費,表示對他幫忙點餐和端上桌周到服務的認可。
公平秩序的體現(xiàn),我們在旅途中感受最多的是路權(quán)意識。
美國的路上極少能夠聽到喇叭聲,汽車道上畫著自行車的標識,示意此路自行車為王,汽車只能默默地跟隨其后;很多地方路口沒有紅綠燈,行人走到路邊,不論你是自行車還是汽車,統(tǒng)統(tǒng)停下,讓路人先行;岔道上的車上主路,一定會等到主路車輛通行后再并入,因為這時的路權(quán)歸主路車輛所有(這個和在中國開車尤其對比鮮明);其實這種秩序也都聽得多到不能再多了,也曾被分析過多次,為什么還要說,僅僅自認為是可能不一樣的角度,公平。
還有一個重要的公平性,表現(xiàn)在先到先得上。比如很多緊俏的營地或者有游覽人數(shù)限制的保護區(qū),會有部分名額留給預訂者,之后當日抵達的人,都要遵循先到先得原則。在按照公共秩序規(guī)則運行的社會中,以人權(quán)為基礎,以時間為準繩,這種公平即簡單,更容易判斷對錯。
當然,公平是建立在人權(quán)的基礎之上的,也就是說不論你是哪個種族,哪個國家,或是同一片國土的不同地方,更不論貧賤,還是自認為的弱勢群體,你們在社會公共秩序方面的權(quán)益是相同的,且全社會都共同堅守著這份公平。
來源:童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