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在巴爾干之奧地利薩爾茨堡

2019-9-20 16:09 原創(chuàng) · 圖片24

一早,新鮮的面包就著橙汁下肚,吃完早餐,拖著行李箱和孩子再次奔上大巴。 

東歐的夏日陽光充沛,太陽慢慢的曬起來,就像一只大貓覆蓋在身上,又軟又暖。 此刻好想念我家的布丁貓,她在干什么呢~ 

今天要去的目的地是奧地利的薩爾茨堡,音樂天才莫扎特出生的地方。 

奧地利,在我腦海里有著完美的印象。 有阿爾卑斯山下童話般的山水美景。 

孕育了輝煌的音樂之都維也納。 

還有象征著純潔和至誠的水晶。 

這次行程沒有去到風(fēng)景如畫的哈爾施塔特,也是小有遺憾,且待日后慢慢走吧。

薩爾茨堡位于奧地利的西部,是阿爾卑斯山脈的門庭,城市的建筑風(fēng)格以巴洛克為主。 據(jù)史料記載,薩爾茨堡是現(xiàn)今奧地利管轄地域內(nèi)歷史最悠久的城市。 我們跟著走的飛快的導(dǎo)游來到薩爾茨堡大廣場的大金球雕塑下,這里是薩爾茨堡的地標(biāo)。 

緊挨著大金球的是薩爾茨堡要塞,這座古老的要塞坐落在要塞山上,是薩爾茨堡城市的標(biāo)志,要塞長250米,最寬處150米,是中歐現(xiàn)存最大的一座要塞。 我們沿著要塞山的下路步行向上,走不了多遠(yuǎn)就可以俯瞰薩爾茨堡全城,很多綠色圓頂?shù)某潜拥姆孔舆€有教堂在山下。 

要塞山下有個(gè)墓園,墓地布置的非常精致,鮮花盛開,各式鐵藝雕花,點(diǎn)燃的蠟燭,完全讓人感受不到陰森恐怖,倒像是個(gè)藝術(shù)展廊,而且還是在熱鬧的街區(qū)邊。 

西方人祭奠亡者的心態(tài)和我們可能相差還是挺大,但是活著與死都希望不被人遺忘,死即是生,這個(gè)心態(tài)滿好。 
隨處可見的莫扎特logo的巧克力,這是最簡單的把他帶走的方式了。 

街邊一家老舊的照相館,樣子很像國內(nèi)80年代的照相館的樣子。 

薩爾茨堡大教堂依然是繁復(fù)的巴洛克風(fēng)格。 

糧食胡同是薩爾茨堡老城最著名的步行街。 

它之所以出名,是因?yàn)槟?756年1月27日就出生在這條街上的9號(hào),莫扎特的父親雷歐波得·莫扎特在1747年租下了這棟樓的第3層,莫扎特一家在這里一直生活到1773年離開薩爾茨堡去了維也納,莫扎特不到36年的短暫生命中超過一半的歲月是在薩爾茨堡度過的。 

薩爾茨堡中央有一座總主教沃爾夫·迪特里希為他的情人所建造的宮殿和花園,當(dāng)時(shí)以這位情人的名字命名為“阿爾滕奧宮”,沃爾夫·迪特里希的繼任者馬爾庫斯·西蒂庫斯為了抹去這段不光彩的故事,將其改名為“米拉貝爾宮”,就是現(xiàn)在的米拉貝拉花園。 
 

這里也是電影《音樂之聲》的取景地之一。 

1965年,《音樂之聲》在薩爾茨堡與其附近的山區(qū)拍攝,故事是根據(jù)一個(gè)薩爾茨堡修女的真實(shí)經(jīng)歷改編。 

我們徘徊在這座大花園里,尋找著昔日音樂之聲的影子。 

仿佛那些音樂的靈魂依舊飄蕩在這座城里。 
 

孩子們?cè)谂臄zDo Re Mi的臺(tái)階上蹦來跳去。 

在花園的藤蔓下追逐打鬧。 
 

她們才是最開心的,管你什么莫扎特。 

寬闊的薩爾察赫河在薩爾茨堡悄聲流過。

我們的光陰,她們的光陰,不分國度、時(shí)代、年齡隨著河水緩緩逝去。

不能一世擁有,但也曾經(jīng)擁有。


回應(yīng)1 舉報(bào)
贊4
收藏3

推薦閱讀

樊樊1164170428
樊樊1164170428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