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賭這9.8分頂級新片,馬上要刷爆你的朋友圈

2019-4-10 21:30 轉(zhuǎn)載 · 圖片37

文 / Douban編輯部 

要說拍自然紀(jì)錄片的行家,BBC認(rèn)第二,大概沒人敢稱第一。

從早期的《冰凍星球》、《地球脈動》系列,到2017年火爆全網(wǎng)的《藍色星球2》

無一例外,都是名副其實的真·神作。

前兩天,又有一部每一幀都美得震顫靈魂的自然紀(jì)錄片來了。

我敢打賭,它即將刷爆你的朋友圈——

《我們的星球》 Our Planet

主演: 戴維·阿滕伯勒

首播: 2019-04-05(美國)

集數(shù): 8

單集片長: 60分鐘

嚴(yán)格來說,《我們的星球》(下文簡稱《星球》)的出品方并非BBC,而是大家熟悉的另一個流媒體巨頭Netflix

但是,它的制作方仍是BBC的金牌團隊Silverback films.

你可能對這個名字不熟悉,但你一定聽過它家的赫赫戰(zhàn)績——

《冰凍星球》豆瓣9.7分,《藍色星球2》豆瓣9.8分,《地球脈動2》更是達到了驚人的9.9分。

除了制作公司牛逼之外,《星球》的解說也大有來頭。

戴維·阿滕伯勒,是著名的自然博物學(xué)家,也被稱為“世界自然紀(jì)錄片之父”。

此前,戴維·阿滕伯勒和BBC合作了60余年,承包了幾十部史詩級自然紀(jì)錄片的解說。

在英國一項民意調(diào)查中,戴維·阿滕伯勒更是打敗貝克漢姆,獲得“地球最酷男人”的稱號。


時光荏苒,戴維對自然世界的熱愛依舊

頂級團隊+頂級解說,《星球》一開播就口碑炸裂。

豆瓣和IMDb上,其評分都高達9.8。


在《星球》的首映禮上,甚至還吸引了貝克漢姆一家,以及英國王室查爾斯王子父子三人等名人出席亮相。


為何《星球》的口碑和關(guān)注度都如此高?

一組數(shù)據(jù)給大家感受一下:

主創(chuàng)團隊歷時4年,走遍全球50多個國家各地區(qū),動用600多名工作人員,累計超過3500個拍攝日。

最終,才拍出了這部8集紀(jì)錄片。

從偏遠的北極荒野到神秘深海;從廣袤的非洲平原到南美熱帶雨林。

可以說,《星球》為我們呈現(xiàn)了一部自然界的“神奇動物在哪里”。

一個物種想要得以延續(xù),繁衍問題至關(guān)重要。

而動物間為交配而展開的求偶行為,也有五花八門的方式。

比如孔雀開屏,座頭鯨唱歌等等。

對于生活在熱帶叢林里的嬌鹟(音同“翁”)來說,它們的求偶方式則是跳舞。

并且,不同顏色和類別的嬌鹟,其舞姿也不盡相同。

金領(lǐng)嬌鹟,求偶時的舞步是跳躍和旋轉(zhuǎn)

金領(lǐng)·舞娘·嬌鹟

紅頂嬌鹟,求偶舞步是在樹枝上滑行。

紅頂·龐麥郎·嬌鹟

藍嬌鹟的舞蹈編排最復(fù)雜,需要有三名舞伴陪同。

在反復(fù)練習(xí)多次后,它們才能在雌鳥面前表演,做出如旋轉(zhuǎn)木馬般輪流交替的花式動作。

藍·旋轉(zhuǎn)木馬·嬌鹟

你可能想不到,嬌鹟的品種共有五十余種,每一種的求偶方式都不盡相同。

為了繁衍后代,可以說是費勁了心思。

當(dāng)然,對于一個物種來說,光知道繁衍后代是遠遠不夠的。

在自然世界里,有一套弱肉強食的食物鏈和生存法則。

而每個物種適應(yīng)自然法則的第一個標(biāo)志,就是學(xué)會捕食。

比如,小甲殼類的磷蝦,以海洋中漂浮的微小植物為食。

而磷蝦本身,又是(音同“青”)的食物。

再往食物鏈的上端走,鯖魚也會成為其他物種的盤中餐。

而且這樣的捕獵者還不止一種——

海洋中的海豚,喜歡成群結(jié)隊來捕食鯖魚。

空中的水薙(音同“剃”),也能沖進海里捕食鯖魚。

得益于身體的特殊構(gòu)造,水薙鳥用于飛行的翅膀,也能在水中自在暢游。

在捕食磷蝦時,鯖魚可以橫行霸道。

但在海豚和水薙鳥面前,鯖魚卻腹背受敵。

一出海底世界的“叢林法則”,被這幾種動物生動地詮釋了出來。

說起來,叢林法則的殘酷,絕不僅僅在于“弱肉強食”。

還有更加殘酷的“物競天擇”。

為了找到適應(yīng)生存的環(huán)境,自然世界就經(jīng)常出現(xiàn)動物遷徙行為。

非洲的火烈鳥,通常會選擇在遠離海岸的小島上筑巢產(chǎn)卵。

這樣的小島有鹽湖圍繞,是天然的保護屏障,捕食者不敢涉足。

但是,這也面臨著一個問題——沒有飲用的淡水。

于是等小火烈鳥破殼之后,火烈鳥群就要舉族遷徙,進行一次尋找新居住地的漫長跋涉。

一次這樣的遷徙通常超過50公里,歷時數(shù)日。

在此期間,一些體弱的火烈鳥幼崽或許會跟不上隊伍。

還有的雙腳被凝固的鹽漬禁錮,舉步維艱。

等待它們的,就是死亡的考驗。

幸運的是,哪怕遷徙的過程困難重重。

但大部分幼鳥在經(jīng)過長途跋涉后,都能抵達有淡水的地方,開啟新的生活。

從捕食到繁衍,再到遷徙。

《星球》的第一集就為我們介紹了動物族群為了繁衍生息,與大自然做出的抗?fàn)帲韶洕M滿。

在后面的幾集里,《星球》將逐一探索地球上最重要的生物棲息地,以及那方水土所供養(yǎng)的生物。

除了知識量相當(dāng)豐富之外,《星球》的拍攝也值得一提。
 

看過《藍色星球2》的人就知道,BBC拍攝團隊的敬業(yè)程度,絕對堪稱業(yè)界良心。

為了拍攝海豚沖浪,攝影師一只手扛著高速攝像機,另一只手駕駛噴氣式海撬在海面狂奔。

在他身后,是如同猛獸般襲來的海浪。

身側(cè)是冰冷的海水,像扇巴掌似地拍打在臉上。

《藍色星球2》

著名攝影師羅伯特·卡帕曾說:

“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夠好,那是因為你靠得不夠近。”

BBC這群“亡命之徒”,可以說是把這句話做到了極致。

在《星球》中同樣如此,拍攝團隊運用了最先進的4K攝像機,上天下海,無所不至。

最終,為我們呈現(xiàn)出了自然界一幅幅波瀾壯麗的圖景——

潔白無瑕的冰雪天地。

色彩絢麗的淡水湖。

宛如仙境的綠色森林。

神秘瑰麗的海底世界等等。

不夸張的說,每一幀都可以截下來當(dāng)壁紙。

當(dāng)然,除了美景之外,《星球》中也少不了各種蠢萌的動物。

“目不轉(zhuǎn)睛”小海豹。

“突然出現(xiàn)”小企鵝。

“蹦迪鬼才”天堂鳥等等。

在《星球》每一集的開頭,都有同一段旁白:

就在50年前,我們終于冒險抵達月球。

人類歷史上首次,我們回望自己的星球。

自此之后,人類人口數(shù)量已增長超過一倍。

這個系列節(jié)目,將歡慶那些仍然存在的自然奇跡,揭示我們必須保護的東西,確保人與自然能得以繁榮。

發(fā)現(xiàn)了么,《星球》的野心,并不僅僅在于記錄下那些自然界的奇觀。

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意圖,就是讓觀眾在觀看的過程中改變“旁觀者”的身份,轉(zhuǎn)而意識到自己是地球存亡的“參與者”。

而導(dǎo)演通過鏡頭傳達的,也不僅僅是自然界的美景。

它用直白的事實告訴觀眾,我們所目睹的地球奇觀,正受到人類行為的威脅。

這并不是危言聳聽,一組簡單的數(shù)字就能窺見一二。

由于工業(yè)化帶來的全球變暖,冰川融化的速度幾乎是十年前的兩倍。

這進而帶來的惡劣影響,是提高海平面、改變海水鹽度、擾亂洋流,甚至直接威脅極地動物的生死存亡。

另外,由于對野生動物的過度捕殺,在過去的20年里,鹿的數(shù)量已經(jīng)減少70%.

在過去的50年里,野生動物數(shù)量平均下降60%.

這一個個觸目驚心的數(shù)字,都是刻在這顆藍色星球上的瘡疤。

為這部紀(jì)錄片擔(dān)任解說的戴維·阿滕伯勒,今年已經(jīng)93歲了。

經(jīng)常有人問他,為什么年紀(jì)這么大還不退休?

阿滕伯勒是這么回答——

“我們對自然界了解得還是太少,而它值得更好的理解和尊重?!?/strong>

希望這部良心紀(jì)錄片,能夠喚起更多人對自然界、以及我們所處這顆藍色星球的理解和尊重。

本文轉(zhuǎn)載自公眾號:每日豆瓣


回應(yīng)14 舉報
贊34
收藏344
6年前
收藏先,有空了找資源看。
6年前
謝謝辛苦整理分享
6年前
??????????????
6年前
請問哪里能看
6年前
良心制作,必須要看的
6年前
這萌化了人心的封面??
6年前
在哪里可以看呢?
6年前
這個可以看~????????
6年前
電視上看嗎?哪個頻道
更多
發(fā)布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