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于 2025-09-07 · 圖片1
  新版《中國集郵百科知識》續(xù)集前言

    1998年,新版《中國集郵百科知識》歷經(jīng)作者八年修訂、補充后出版了,并有幸參加了“中國1999世界集郵展覽”,榮獲文獻類大鍍金獎;與此同時,人民郵電出版社買斷了電子版權(quán)五年,出版了電子光盤。一部書得到兩家出版社的厚愛,這在集郵著述中,史無前例。
    新版《中國集郵百科知識》出版以后,受到廣大集郵者的厚愛,有許多集郵者在讀后來信,提出對這部書新的希望和要求。作者經(jīng)過認真考慮,為了滿足廣大集郵者的要求,開始著手新版《中國集郵百科知識》續(xù)集的撰寫,又歷經(jīng)十余載艱苦的寫作,今日終于同廣大集郵者見面了。
    這部"續(xù)集"內(nèi)容全部是新版《中國集郵百科知識》中沒有論述過的和根據(jù)讀者需要所補充的新知識,是作者對我國發(fā)行的郵資票品進行認真研究和鑒賞所取得的新成果、新發(fā)現(xiàn)、新進展,是作者采訪相關(guān)專家、學者、郵票設(shè)計家和專業(yè)人員所獲得的第一手資料。
    為了使“續(xù)集”與“新版”在內(nèi)容上更好地進行銜接,全書仍分兩編。第一編“中國集郵百科知識概論”,依然按照“新版”的內(nèi)容和形式編排,但內(nèi)容均是新補充的,對于“新版”中已論述過的內(nèi)容,不再重復論述,只注明見“新版”;沒有新內(nèi)容補充的某些概論,從“續(xù)集”中刪除,不再重述,以減輕讀者負擔。在“續(xù)集”中,根據(jù)廣大集郵者的希望和要求,新增加了紀念郵資封(JF)研究概論和紀念郵資封研究與鑒賞、紀念郵資明信片(JP)研究概論和紀念郵資明信片研究與鑒賞。對于廣大集郵者喜愛的JF、JP系列,自發(fā)行首套開始,至2005年為止,逐枚配圖進行了詳細研究和鑒賞。第二編“中華人民共和國郵票上的百科知識”,主要撰寫了緊接“新版”之后的1996年-2005年中國郵政發(fā)行的郵票上的百科知識。為了便于讀者鑒賞,均配有每枚郵票的縮小圖樣;對郵票圖案藝術(shù)設(shè)計和圖案所反映的內(nèi)容,進行了深入研究和鑒賞。
    “續(xù)集”全書仍保持“新版”原有的既具有辭書內(nèi)容準確全面、文字簡明扼要的特點,又有百科知識內(nèi)容翔實、語言生動的長處,圖文并茂,充分展現(xiàn)了集郵文化的根本所在。這是一部具有開拓性的著述,也是我國第一部系統(tǒng)論述中國集郵百科知識的大型工具書。
    在香港、澳門回歸祖國以后,“續(xù)集”對香港郵政和澳門郵政發(fā)行的郵票,在第一編中做了相關(guān)論述。
    在新版《中國集郵百科知識》續(xù)集出版之際,我們要衷心感謝華夏出版社的領(lǐng)導、編輯和出版發(fā)行人員對這部書的厚愛,從“初版”、到“新版”,再到“續(xù)集”的出版,他們始終堅定不移,終于獲得“三連冠”!
    我們衷心懷念并感謝已故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原中華全國集郵聯(lián)合會名譽會長朱學范先生為本書題寫書名!
    我們衷心感謝曾被我們采訪和請教過的專家、學者、郵票設(shè)計家們,以及所有支持和幫助過我們的朋友們!

                                作者
回應 舉報
收藏

推薦閱讀

6個月
書評
中國片封簡圖鑒1874-1974
陳志深 編著 / 新世紀出版社
自序

從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中葉,整整100年,這個不太長也不太短的歲月里,對一個處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來說,實在是一個可怕的、多災多難的歲月,帝國主義列強、軍閥割據(jù),兵荒馬亂,內(nèi)憂外患折磨著這個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國。
100年來,在這個血腥遍地的舞臺上,上演過多少場戰(zhàn)亂,恐怕一時也難以說清,間中還穿插過多少小丑粉墨登場,扮演著一幕幕插科打諢的鬧劇,一切一切都反映在中國郵品上。
編者以中國近代歷史背景為主線,對上自清...
6個月
書評
2001-2006中國普通郵資信封(白封)資料匯編(第二版)
高傳智
中國普通郵資信封(白封)資料匯編
(2001-2006)

自PF1《芙蓉花》開始,新中國普通郵資信封進入“大封時代”。由PF1的1號封(162MM*103MM)時代,到PF7的2號封(176MM*110MM)時代,至PFI1一早躍升為6號封(230MM*120MM)及PF21為代表的7號封(229MM*162MM)時代,“大封時代”至今業(yè)已二十余年,這一時期普通郵資信封空白封(簡稱普自封)的發(fā)行分以下幾個階段:
2001年6月-...
6個月
書評
僑批檔案圖鑒
張美生 編著 / 中山大學出版社
后記

編著一冊僑批檔案圖鑒的想法,在2011年筆者的第一本僑批拙著出版之前就萌發(fā)了,但因一些客觀原因而擱置。一晃八年過去了,這個念頭并不因歲月的流逝而塵封,反而每當觸及僑批,編著圖鑒的想法就現(xiàn)于頭腦中。一冊圖鑒,不僅僅是僑批收藏者、研究者的工具書,而且可為僑批檔案的征集、整理、鑒定、估價等提供一定的借鑒作用,同時也對宣傳世界記憶遺產(chǎn),弘揚僑批的“海絲”精神,“進一步做好歷史文化的紀錄與傳承,助推廣東文化強省建設(shè)”具有積極而深遠的意義。...
6個月
書評
粵港優(yōu)秀集郵論文集(2002-2005)
廣東省集郵協(xié)會學術(shù)委員會、香港?中國郵史研究會 / 中國郵史出版社
前言

為了更好地落實廣東省委、省政府關(guān)于建設(shè)廣東文化大省的戰(zhàn)略部署,廣東省集郵協(xié)會于2003年開始啟動征集“省級百篇優(yōu)秀集郵論文”的工作,這項舉措得到省內(nèi)22個團體及廣大會友的大力支持,在眾多集郵愛好者的積極參與下,共收到集郵論文 63 篇。經(jīng)廣東省優(yōu)秀集郵論文評審小組的客觀與公正評審,榮獲一等獎的論文有6篇,二等獎11篇,三等獎30篇。這些獲獎論文,有集郵史、郵政史、軍郵、僑批、生肖專題、港澳郵票、新中國郵票等多類別、多題材對學...
6個月
書評
郵政用品研究2007年總第三期
甌越郵政用品研究會
甌越寄語

踏著時間飛速的腳步,懷著金秋收獲的喜悅,2007年卷《郵政用品研究》與大家見面了。
從會刊創(chuàng)辦至今,我們努力耕耘、精心策劃、認真撰寫文章,目的就是為會友和讀者提供一個學習和研究的平臺。從反饋信息來看,本會刊得到了全國眾多集郵名家和郵政用品集郵愛好者的高度評價,這是令我們感到欣慰的。
會刊能取得這樣大的成就是與研究會全體會員的努力,及集郵界師長和同好們的支持分不開的。擬定題目、邀約作者、斟酌文稿、打字上網(wǎng),哪一項都...
6個月
書評
中國郵票全集-郵資片封簡卷
北京燕山出版社
前言

自郵票問世以來,各國(地區(qū))郵政部門為進一步簡化通信手續(xù),發(fā)行印有郵資符志的明信片、信封和郵簡(簡稱郵資片、封、簡),供寄信者使用。這些郵資片、封、簡,統(tǒng)屬郵政用品。因其郵資符志與郵票相仿,有的甚至直接采用郵票圖案,內(nèi)容豐富多采,而引起集郵者的喜愛,成為收集研究的一個門類。1985年,國際集郵聯(lián)合會(FIP)在國際郵展競賽級的類別中又專門設(shè)立了“郵政用品”類。
為便于集郵者收集研究我國郵政部門發(fā)行的郵資片、封、簡等郵政用品...
6個月
書評
郵政用品研究2014年總第十一期
甌越郵政用品研究會
甌越寄語

今年4月份,楊利民會長在甘肅調(diào)研時專題聽取了原副會長王新中同志關(guān)于民間集郵組織的匯報,楊會長對民間集郵組織開展的活動、取得的成果、創(chuàng)造的經(jīng)驗給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5月份,中華全國集郵聯(lián)合會把《社會集郵組織的發(fā)展與管理研究》列為2014年度重點研究課題,并于7月29-30日由徐建洲副會長帶隊到上海調(diào)研“社會集郵組織的發(fā)展與管理",10月份又在北京召開了“社會集郵組織與管理”研討會。這一系列舉措振奮人心,寓示著民間郵會的發(fā)展可能又...
6個月
書評
甌越郵趣總第二期(創(chuàng)刊號)-《牡丹》郵資明信片版式研究
秦逸 著 / 甌越郵政用品研究會


我為郵友寫序,第一要看到書稿,因為是一次學習的機會,第二不要作者先已擬好了底稿,因為不敢掠人之美。不少作者在要求作序時會附帶說上一句"請指正”,我都堅信不疑,為他捉個把錯字或提一些意見。這次秦逸拿來他的書稿,還捎帶著U盤,我初看一通后,建議他修改,他很認真地去做,還沒有完稿,我倒耐不住了,怕耽誤了出版的日期,就在序里多說些書外的話吧!
凡是大量印刷的普票、普資片都有不同的版次,經(jīng)過重新制版的,常會留下版式特征,有人在牡丹...
6個月
書評
郵史研究第二十四期
海峽兩岸郵史研究會
編後語

「郵史研究」第二十四期在俞會長的積極運作下,很順利地在極短的時間之內(nèi)就獲得熟烈迥響,不論是郵文或是助印人數(shù)都有相當好的成績表現(xiàn),還很反映出在目前集郵環(huán)境下,郵壇先進們對華郵的研究熱度依然有增無減,這是相當可喜的現(xiàn)象。
本期共刊出郵文二十篇,涵蓋早、中、近期,種類有票、封、片、簡、戳與郵刊六類。早期郵文11篇中有介紹新發(fā)現(xiàn)1886年小龍封,論述罕見的紅印花墨綠色加蓋票,書信館與海關(guān)互遞信封更近一步闡述海關(guān)郵政末期的精采史實...
6個月
書評
抗日戰(zhàn)爭時期之中國國際郵路
張永浩 著 / 中國郵史出版社
自序

2005年本人曾編著一本郵書,名《中華郵史趣談》,書內(nèi)天南地北般談論本人所藏,包括大清至新中國的趣味郵品,以圓提高集郵人仕對郵史的興趣,但之後又覺得意猶未盡,只因此書是缺乏一個專題,在郵史研究上沒有多大的貢獻,當時已有意再寫第二本書,問題是選取一個適當?shù)念}目.
本人素來喜閱近二百年來的中國歷史,當時正値各國侵華時代,故除中國歷史外,更要閱讀英、美、法、德、日、俄在該時代的歷史,明瞭當時各國採取其行動的理由,才能對每一件發(fā)...
中國集郵百科知識續(xù)集(新版)
作者:耿守忠,楊治梅 編著
出版社:華夏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3-01
打雜兒的圖書館
打雜兒的圖書館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