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會隱身的小鳥嗎?我和大皓都沒有見過。在第一次和大皓讀這本書的時候,我讀完書名,大皓就說:哪有會隱身的小鳥???可是在這本《這只小鳥會隱身》里,我們就看到了一只會隱身的小鳥。封面上,藤蔓之上有一句話“這是一只奇妙的小鳥,你能看出來他藏在哪里嗎?”,兒子聽后就搶著告訴我:媽媽媽媽,我能找到他,我還能把他畫出來。然后小手順著小鳥的鼻子和眼睛一點點的描繪,嘴里還念念有詞“這是它的身體,這是它的小腳,這是它的小尾巴”,一筆筆的勾勒出小鳥的身材。我問這是一只什么樣子的小鳥呢?大皓:胖胖的、肥肥的、還是好吃的。
故事講述了一只小鳥總是不被發(fā)現(xiàn),它受夠了這樣的生活,它也不喜歡這樣的孤獨,所以離開以前的環(huán)境去尋找。尋找什么呢?我想一開始它也不知道自己要尋找什么吧。只是在后來,它發(fā)現(xiàn)了別人身上的靚麗,雖然無法擁有,可以一星半點的堆砌,卻可以改變他自己。他開始收集這些寶貝,當這些紀念品越來越多時,它的虛榮心,它的驕傲也越來越多,它已經沒法去隱藏自己,它只想到展示自己,把自己赤裸裸的暴露在了狐貍的眼前。
這里到了故事的一個小高潮,當狐貍撲向小鳥時,這兩頁沒有文字描述,但是簡單的畫面依然不妨礙孩子的理解??粗⒙淞艘坏氐募o念品,我們也為小鳥狠狠的捏了一把汗??吹叫▲B又回歸到以前的生活,還記得故事開始時小鳥是多么的討厭那樣的生活啊。不過此時,他已經發(fā)現(xiàn)自己以前的生活的優(yōu)點了,還進行了嘗試-那就是幫助朋友逃避危險。這也讓一直感到孤單的小鳥有了朋友,有朋友的日子幸福感蹭蹭的提升。至此,故事畫下了圓滿的結局。
這本書畫面和文字都不難理解,可能每個人在讀這本書的時候,都會有不一樣的感受,但是“自我”這個定義,通過這樣的畫面和文字傳遞給孩子們,讓他們更加的好理解。我們總說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也要理解每個孩子的獨一無二,可是孩子走入社會,走進集體,還是很多人無法去認可那些獨一無二的,所以這些都需要孩子們自己學會把握,能夠了解哪些獨一無二是可取的,哪些是不可取的。而不管什么樣的獨一無二的人,都會有朋友,有朋友,就會有無限強大的力量,讓人堅持下去,堅守下去。
兒子在讀書的過程中,總是喜歡去尋找小鳥,喜歡細細的描繪小鳥,感受它的存在,就像感受到它從最初的孤獨到獲得友誼、感受快樂和溫暖的細膩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