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于 2017-08-05 · 圖片3
我喜歡這故事里暖意十足的年味兒,越讀覺得越有滋味。細一琢磨,所謂年味兒,不外乎是人情味兒。
中國人珍重骨肉親情,把家看得尤為重要,所以春節(jié)總會給我們一年一度分外的人情的溫暖。也正是為了這種非同尋常的“情感時刻”,我們才會“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回家過年時才有歸心似箭的感覺。
總聽有人在說,年味兒越來越淡了。其實,過年的形式雖然在變,但祈福的內涵沒變,全家團圓、維系親情的功能沒變。春節(jié)是一種標志著生命消長的節(jié)日,團圓是春節(jié)最重要的情懷。甭管活兒多忙,路途多遠,大家年三十兒晚上都要趕回家里,和家人團聚,高高興興地吃上一頓團年飯。那年夜的餃子決不同于一般的餃子。它是有“魂兒”的。我們品味的既是它們的味道,更是個中的意味。而這,不正是“年文化”嗎?
我們民族獨特的精神情感的基因,決定了我們是誰,我們從哪里來,我們向哪里去。所以,這一年年的,盡管太多筋疲力盡,有時甚至悲欣交集,可我們還是要好好過一過春節(jié)。
祝所有的朋友每一年都比從前好一點!一年比一年更加幸福!
回應 舉報
收藏

推薦閱讀

12歲
書評
團圓
文/余麗瓊;圖/朱成梁 / 明天出版社
中國繪本的杰出作品,讀來很溫馨、很感動。爸爸一直在外地打工,一年回家一次,但是繪本并不賣苦,反而很美麗,介紹了初一到初四我們都會做什么,爸爸在家里不可或缺的角色。文字精煉,圖畫也很美,父女之情更是讓人笑中帶淚。
9歲
書評
團圓
文/余麗瓊;圖/朱成梁 / 明天出版社
爸爸出差快一個星期了,寶寶最近晚上總是喊爸爸爸爸好久,拿著門口的門禁話筒要給爸爸打電話,晚上和爸爸視頻的時候,聊到一半寶寶突然蹬蹬蹬跑到書架上拿下這本團圓,指著封面上的爸爸對著爸爸說:爸爸,爸爸。然后翻開第一頁指著爸爸拖著行李箱回家的場景給我看。這本繪本從圖書館剛借到家里才給他讀了一遍,不知道他挑出這本書是真懂了團圓的那種其樂融融的溫馨呢還是湊巧了,不過肯定是真的想爸爸了。
14歲
書評
團圓
文/余麗瓊;圖/朱成梁 / 明天出版社
好運硬幣象征了在無常的人生聚散中只要珍惜便不致失落的倫理親情。
人們盼過年,盼的就說團圓。他們早早準備好年貨和一份團圓的心情,日盼夜盼那個離家的人早日歸來。而背井離鄉(xiāng)的游子們更是歸心似箭,他們收拾好行囊,一路車馬勞頓,為的是除夕之夜與故鄉(xiāng)親人的團聚。這種扎根在我們民俗底蘊深處的文化,讓回家過年有了無法割舍的濃濃親情,可以說是一種無法言說的企盼心情。
9歲
書評
團圓
文/余麗瓊;圖/朱成梁 / 明天出版社
一個好感人的關于團圓離別的故事……
看到第二頁,爸爸去剪頭發(fā),我就開始眼睛濕潤……
看到最后兩頁直接淚奔了……
自己的前半輩子沒有過這種經(jīng)歷,可是這本書的文字卻能讓我感同深受,寶貝現(xiàn)在還小,很難有這種感受,希望這本書可以一直讀下去
10歲
書評
團圓
文/余麗瓊;圖/朱成梁 / 明天出版社
適合年齡:2-4歲
資源:湖南省圖書館有借 各大電商有賣
從前在網(wǎng)上看繪本達人說看哪本繪本哭了,我都覺得有點夸張,結果想不到這竟是第一本把我看得鼻子酸了的繪本。
看完繪本就像看了一部小電影一樣,真實、感人,我想也會勾起很多人的回憶。我每次讀完了,蝸牛就會說,還要講一遍。昨天,有一陣子沒看這本書了,她打開書說我現(xiàn)在是媽媽,我給你講吧,竟然第一頁三句話一字不差。
毛毛的爸爸長年在外打工, 只是過年那幾天趕回來和家人團圓,剛剛體會到父愛的溫暖又要面臨著分離,也許唯有這樣,團圓的...
15歲
書評
團圓
文/余麗瓊;圖/朱成梁 / 明天出版社
開始放假,又碰上好些日子不見的太陽公公,心情舒暢。下午和小妞重讀一遍《團圓》,然后磨墨,小妞“畫”她人生第一幅對聯(lián),是自己想的上下聯(lián),我?guī)退隽藗€橫批,估計嫌土怎么都不肯寫,妞爹圓場“就寫萬事如意吧”??????
寒假小妞自己讀了一遍,并選擇此書,完成了她的第一個寒假作業(yè),讀書筆記。
團圓
文/余麗瓊;圖/朱成梁 / 明天出版社
早就關注了這本《團圓》,但是沒有深入去了解內容,直到昨天才收到,昨晚就和孩子一起認真讀了起來,書中對于在外打拼,很少回家的父親的描寫,非常細致形象,爸爸更是一個充滿耐心和童趣的人,和孩子一起做可愛的湯圓,還把硬幣包在湯圓里,女兒之前看過《湯姆的國王餅》,所以聯(lián)系到了一起,更是喜歡這本書,看到最后,父親又要出門,我讀著讀著,喉嚨一陣哽咽,孩子或許沒有經(jīng)歷這樣的分別,所以沒完全理解,就交給時間吧,等她大些,一切都會懂的。很棒的一本繪本,值得大人和孩子都看一看,童年里,如果可以,多...
10歲
書評
團圓
文/余麗瓊;圖/朱成梁 / 明天出版社
我覺得是一本好書,還比較感動,畫風古樸溫馨,講過年講傳統(tǒng)風俗,展現(xiàn)水鄉(xiāng)風情。不過小朋友并不是很喜歡,說不想看了,太長了??赡苁且驗閮热莺退龥]有共鳴,比較中規(guī)中矩的敘事方式,缺乏想象力和趣味性,可能比較適合大一點的小朋友看。
8歲
11歲
想法
第一次知道繪本是在我不到六歲的時候 小時候在農村能接觸到的最多是些連環(huán)畫,有個暑假去城市親戚家,看到一本好看的繪本,因為當時年齡小,繪本的名字根本不記得了,甚至封面、內容也完全不記得,只有模糊的印象,上面畫的人是外國人,關于風的,就是這一本繪本讓我念念不忘了三十多年。
有了孩子后自然而然關注繪本,主動搜索附近的繪本館辦卡,把繪本安利給孩子。
那本雖然印象模糊的繪本就像一束光照亮著我追求美好的路,對,它的影響就是這么大。這些繪本都是心頭好啊??
花婆婆 奇想國當代精選: 親愛的小孩 田鼠阿佛 中國原創(chuàng)圖畫...
10歲
書評
團圓
文/余麗瓊;圖/朱成梁 / 明天出版社
關于過年的主題繪本也不少,這本是里面有些特殊的,因為帶著些離別的哀愁,讀來會鼻頭發(fā)酸

記得看介紹作者好像是南京人,跟北方包餃子不一樣,他們是包湯圓。但一樣的是都會在里面包一個硬幣,看看誰有好運會吃到

給豆讀繪本時,我也想起了我的童年時代,過年時在餃子放硬幣的記憶,硌了一下牙的驚喜,貼對聯(lián)時被我弟嫌棄,以及串門兒時裝一口袋糖的幸福和滿足

在豆的要求下,某次我們在平時吃餃子時也放了硬幣,“不小心”被她吃到了,哇,開心幸運的不得了

斗轉星移,時代變遷
過年的溫暖和記憶就在這...
團圓
作者:文/余麗瓊;圖/朱成梁
出版社:明天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01
紅紅火火恍恍惚惚
紅紅火火恍恍惚惚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