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之《你一定愛讀的極簡歐洲史》】
?之所以讀這本書是因為先前精讀《海底兩萬里》需要了解些小說歷史背景,其次書中出現(xiàn)的歷史事件讓我對歐洲歷史產生了好奇。然后是看《加勒比海盜》,開始進一步產生想要研究下歐洲歷史的想法。
下面說說《極簡歐洲史》這本書。整本書其實都圍繞著“歐洲文明是怎樣崛起,又為什么會對世界產生如此之大的影響力”來寫。作為歷史小白,學校學過的歷史知識基本是考完就忘光了。而看完這本書的我突然覺得,如果當時的歷史課本中有本書這樣的學習內容,我可能不會是現(xiàn)在這樣只能隱約記住些歷史名詞這樣的結果吧。
這就是本書的優(yōu)秀之處,它不是靠“歷史事件”講述歷史,而是靠“邏輯”來推進。并且作者采用關于“歷史文明”諸多宏觀,獨特的視角,更容易讓讀者理解,畢竟文明本來就是歷史中最基本的內涵。這就是本書“簡”之所在吧。
那么我從這本書中都學到了什么呢?
首先,是掌握了歐洲歷史從古典時代到中世紀再到近代及推動其發(fā)展事件的基本脈絡;其次,從希臘羅馬文化中崇尚的理性、民主觀念到基督教的博愛精神再到日耳曼蠻族文化中的好戰(zhàn)、侵略性,這些文化元素無一不影響著現(xiàn)在的歐洲文明; 再者,歐洲文明的發(fā)展除了君主還受教會的影響,而從歐洲進入近代的三大重要事件“地理大發(fā)現(xiàn)、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到近代科學革命及法國的啟蒙運動,德國的浪漫主義運動,這些事件都在削減著教會的權威,最終在英國確立君主立憲制時,現(xiàn)代民主制度誕生了,而繼法國大革命之后拿破侖上臺,建立了新的理性秩序,最終影響了俄國十月革命和中國辛亥革命。
?當然,以上總結只是這本書的皮毛而已。事實是,對于像我這樣的學渣來說要看懂這本書還是有一定難度的。而也許是缺乏相應歷史知識的原因,相對于后面以不同視角“民主”“語言”“平民生活”等講述歷史的幾個章節(jié),我倒覺得作為總結篇的前兩個章節(jié)“從希臘到日耳曼”“神性到理性,科學到浪漫”更為好理解一些。其實,如果想要更好的對這本進行理解,除了看書,還可以聽聽關于其他專業(yè)讀者的講評,我找到的是,喜馬拉雅的“路上讀書”欄目,及“三十天聽懂歐洲”,前者是對這本書的概括總結,后者則根本書無關,是根據(jù)旅行地點引出的相關歷史文明,比較易懂。其次,我還習慣用B站搜索一些課程或知識點。更容易加深理解。
最后,留下一個問題,現(xiàn)在我們身邊的吃穿用全是歐洲的產物,如果說,中華文明遠比歐洲文明古老,而且也有一些不錯的發(fā)明早于歐洲,那么,這是什么原因讓歐洲超越了我們?這是值得思考的,也可以看看本事,在書中找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