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真的,感覺自己真的很落后,要加強學習了。再看下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壓根不知道“內卷”這個詞,更別提知道是啥意思了。于是,我去查百度,看看大家的回復,終于大概了解了它的意思。
我來說說我的理解吧?!皟染怼笔且环N基于外借的壓力而迫使自己或者身邊的人而去做的事情,并不一定代表自己有多喜歡,沒有考慮到做事情本人的真正意愿。它是一種外在的壓力,比如,我們在雞娃孩子的時候,本來覺得自己雞娃的還可以,可以當他進入到另外一個雞娃的天地,人家的孩子英語很棒、奧數(shù)也獲獎、作文被發(fā)表等等,忽然覺得自己的娃太普通了,真的要進一步加強雞娃的內容,于是,英語要加強學習,奧數(shù)要安排上等等,這樣我們就也加入內卷的行列了。
拿我自己舉個例子,發(fā)覺自己也是被內卷的。一直佛系的我,并沒有開啟真正的雞娃,只是偶爾讓孩子背一背詩詞,讀一讀繪本等,但是有一天,同事拉我進到育兒群,發(fā)覺哇,人家的小孩怎么從2歲甚至更早就開始學英語,還有一些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一下子就刺激到我了,我開始給8歲的娃找英語學習資料,一開始真的是看到英語就想買,慢慢的,娃每天的時間被安排的很滿,我看著都累,而且我自己既要工作又要監(jiān)督指導娃的家庭作業(yè)還要雞娃,自己也很累。后來,經過半年的時間,我進行了一些調整,慢慢放緩了雞娃的節(jié)奏,有一些該去掉的課程就去掉了,保持既有的目標慢慢前行,不急躁,不攀比,保平橫,不偏科,保持孩子對學習的興趣。“雞娃”還是要繼續(xù),不停歇,只是適合自己的就可以了,不跟風。
上幾張我們“每日計劃”的表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