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于 2024-01-19

兩年半,會繼續(xù)下去。

孩子喜歡音樂,就入了琴海。不到4歲開始學,已經學了兩年半,還是很愛的,一年360天練琴,也有擺爛的時候,但還是憧憬著以后帶著他老師開音樂會。

1. 目標。學琴前先確定目標,a在音樂中尋找歡樂,b訓練專注力,c鍛煉左右手協(xié)調性。以長期學習為目標。
2. 買琴。3歲想學琴的時候,見了老師的下一周就買了鋼琴。既然學就得好好學,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小氣的爸爸大方的給買了4萬5的琴,答應彈足10年換三角。
3. 選老師。沒去琴行,直接找音樂學院鋼琴專業(yè)的老師。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直接找好老師,學不好就是孩子的問題了。專注于學習,不浪費時間。

實踐證明,學習效果非常好。老師教的非常好,完全避免掉了不專業(yè)老師的錯誤引導。根據孩子節(jié)奏,狀態(tài)好就多彈,狀態(tài)不好就調整。老師只教課,從不提考級,提過可以比賽見見世面,孩子自己非要去比,大大提高練琴熱情。
兩年半的時間,進度不快,現在到小奏鳴曲,每節(jié)課老師講講重難點,自己輕松讀譜輕松彈。去年一個大賽拿到了分賽區(qū)決賽的一等獎。沒考過級,以后考不考也無所謂。目前計劃就是每年參加幾次比賽,以賽促練。
琴在心中,市場變化對于真正學琴的人沒有一絲一毫的影響。如果只是跟風,其實很難靠風跟得長久。
回應 舉報
贊1
收藏2

推薦閱讀

家有琴童 因我本身專業(yè)是中國音樂學院作曲系畢業(yè),所以孩子學習鋼琴自然由我來教。從4歲多開始啟蒙學習鋼琴,自己教自己的孩子其實比教學生更不容易。所以為什么要“易子而教”。古人交換孩子進行教育,因為父子之間不宜用“責善”(以高標準互相要求)的方式相處,否則容易產生隔閡,損害親情。父母對子女往往情感深厚,容易因溺愛或過度嚴厲而失去教育的客觀性,直接的教育沖突(如批評、懲戒)可能傷害親子關系,而由他人教導更能保持分寸。我自認為有足夠的耐心與專業(yè)教育方法勝任教授自己的孩子,所以沒有找其他老師,中...
13歲
想法
小提琴5年半,純粹當愛好來學的,沒有大的想法,考級都沒考,沒所謂后悔啊…
比起鋼琴,小提琴不算貴,投入的時間也不多,有時間就練,沒時間不練,因為我沒要求,娃在練琴這件事上,是比較舒服自在的,沒有壓迫自然不用抵觸,練琴的時候,對于她個人比較陶醉…
她喜歡就學著吧,哪怕只有周末拉一拉琴,等長大了,除了刷手機好歹還能拉首曲子,放松愉悅她自己,也就夠了…
21 1 3
2歲
9歲
想法
家有琴童兩枚 我們家兩個孫女都是自幼兒園中班開始學琴的,小孫女是看姐姐學琴主動學的。幾年的學琴歷程充滿著酸甜苦辣,近乎每天的練琴考驗著堅持的毅力,每天陪她倆練琴的點滴,書寫著斗智斗勇。孩子爸媽幾次的放棄,以我的堅持贏得了勝利。鋼琴市場的興衰,與我們無關,音樂素養(yǎng)必定會為孩子們的人生潤色!
12 6 1
10歲
想法
有倆娃,大娃連哄帶罵逼著學到六年級,為什么逼著,一直舍不得放棄,想著學了那么久放棄就可惜了,二娃學到二年級,說我只喜歡學琴不喜歡練琴,索性停了,要說值不值,后不后悔,大娃學了那么久也熬過來了,不逼了想彈琴自己也會彈,所以不后悔,二娃老早停了,少了雞飛狗跳,好像放棄了也沒多大損失,不會彈鋼琴可以多看看書,所以都不后悔
6 9 2
11歲
想法
鋼琴從大班開始,現在小學四年級,堅持下來不容易,但入了這個坑也不后悔,因為原本也不是希望他能走鋼琴的路子,只是希望他將來在遇事調整情緒的時候能有個發(fā)泄的途徑,音樂治愈人,這是我的想法,孩子能堅持下來,本身也是個好事,所以鋼琴行情好與不好,對于我們家而言,關系不大
5 4 2
鋼琴市場崩潰,并不意外
海鮮市場,搜了下鋼琴價格,著實吃了一驚??

不僅是一般的鋼琴跌了,德國鋼琴也跌了;

不僅是北京市場跌了,上海市場也跌了。

看來這次上熱搜,是符合基本事實的。

原價 2w起的鋼琴,風光過后,賣二手還沒有蘋果手機二手值錢,說明這陣風真的過去了,家長也真的看透了。

音樂就是拼天賦,朗朗只有一個;貝多芬那么牛,還練習了 1w小時。

而且長期坐在那,孩子培養(yǎng)的不是專注力,而是對朋友的羨慕和親子關系的隔閡。

以后AI作曲,作詞更加成熟,音樂可能被剔除世界 7 大藝術形式,...
14歲
想法
想學的可以學 崩了也好,以后學鋼琴終于不被經濟實力和個人能力標志綁架了。我家學了小提琴兩年,當時不選鋼琴,就是因為鋼琴太貴,萬一不學了浪費錢。小提琴開始買的比較便宜,也便于攜帶收藏。鋼琴放在家里占地方,房子更貴,我家實在沒地方放,就放棄了?,F在價格便宜了,讓真正熱愛音樂,想學鋼琴的人不用擔心價格了,試錯成本也降低了,是好事。現在我們要換把小提琴,還是很貴,就想問問小提琴市場啥時候崩?過了開始半年一年那個雞飛狗跳的階段,現在很享受練習和拉琴。希望未來能體驗到老師說的放學回來先拉琴放松放松心情...
3 2 2
8歲
16歲
想法
有后悔,也不悔 加油倆琴童。
#興趣班選擇 我家興趣班的取舍與得失
哥哥14歲,琴齡8年
六年琴童的彎路與反思
哥哥學琴路一路曲折,多少次都在糾結是否該放棄,但當他堅持到一個小勝利的時候,又慶幸幸好沒放棄。直到現在,哥哥很感激我們一路幫助他堅持學琴,因為鋼琴已經是他的朋友,他的熱愛,他的一部分。
我跟娃爹經?;亓钠饋?,如果重來一次,我們絕對不會讓哥哥學鋼琴了,這八年投入在鋼琴上實在太多。
弟弟六歲,琴齡10個月。
其實最初我們并不想讓弟弟學鋼琴的,因為哥哥學琴實在太艱難了,我們也不想...
13歲
15歲
想法
在德國,有多少人彈鋼琴? 既然用了我的圖,我就上來再說兩句。

網上查了一下,在德國這個誕生了巴赫,貝多芬,勃拉姆斯等著多音樂家的國家,樂器的普及率還是很高的。大約有超過20%的人會演奏樂器。其中,彈鋼琴的占11%,吉他排名第二,占11%,管樂第三,占5%,小提琴排名第六,占1%。76%的人不會樂器。

據我觀察,和生活當中看到的情況相當。在孩子們的文理中學,學習樂器的孩子大概占到1/4的樣子。姐姐班上28個人,我知道的彈鋼琴的大概有4/5個,其它還有吉他,號,鼓之類的。

在中國人中,就是另一番景象...
11歲
想法
學小提琴4年半,不后悔,會繼續(xù)學下去。孩子挺喜歡,作為學習之余的消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