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的中文一直欠佳,自己打不起興趣看中文書,始終處在親子閱讀階段,因此我有幸與他共讀了這本大名鼎鼎的童書—1961年紐伯瑞兒童文學獎獲銀獎的《時代廣場的蟋蟀》。
這本書描寫了一只蟋蟀、一只老鼠和一只貓咪超乎尋常、跨越種族的友誼。故事的最終主人公蟋蟀在名利和自由之間做出了選擇,作者用流暢的語言描述了一個動人的故事。
作者對中華文化應(yīng)該也是有感情的,文中有兩章寫到中國老紳士和古董店。用實際行動來證明馮賽對蟋蟀的喜愛,以及對財富的態(tài)度,因為一個公主用過的古董蟋蟀籠子只賣十五美分,簡直白給一樣了。
當文章接近尾聲,描寫三個好朋友依依惜別時,作者更加煽情,兒子也從書中體會到了那種悲傷、難過,不停的問我它們是不是此生沒有辦法再相見,直到最后老鼠說“明年夏天到鄉(xiāng)下去”,才算把懸著的心放下來。
這本書書翻譯的很好,準確的說整套國際大獎小說·愛藏本都翻譯的不錯,至少我們已經(jīng)讀過的幾本是這樣的。個人認為讀過原版也可以再讀一遍中文版,體會一下不同語言描寫的不同意境。
當讀到“隨著火車漸行漸遠,鉆進黑暗的隧道里,一切也就都消失不見了。但它們還是努力往那一片漆黑里凝望著?!边@段話時,我不由得想起了兒子下學期要學到的詩,連忙見縫插針地告訴他這和李白“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是異曲同工之妙的。不由感慨中文真是博大精深,我們唐宋吟詩作對,一句話就能說明無論多么復(fù)雜的情感;而上訴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更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諸子百家言簡意賅、層出不窮,哪像英語在莎士比亞之前沒有什么像樣的能拿出手的東西呢。所以中文是必須要好好學習的,這方面真得努力加油了,二年級還是文盲可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