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smi??菜菜
2017 2011
發(fā)布于 2017-05-24 · 圖片3
醫(yī)學(xué)有很多不確定性,不是說你做了ABCD這些事,你就可以獲得多長的生命,所以我們不愿意無謂的去延長生命。人走到生命盡頭,一樣可以擁有自己的夢想。

《最好的告別》里問:你能夠忍受的最差的狀況到什么程度?答曰:如果我能吃冰淇凌和看球賽,我就愿意手術(shù)繼續(xù)活著。每個人對生命的期待不一樣,而我們總是忽略掉這一課題避而不逃,在親人臨走前,“盡全力”搶救似乎是必須做的一件事,可是這有必要嗎?插管、輸液也許就是我們這些生者施加到親人身上最后的痛苦。也許我們只是忍受不了自己什么都不做吧。

可有時我們也的確害怕做的太少。葛文德的父親在癌癥晚期因為服用過量止痛藥片,處于昏迷狀態(tài),插管、輸液、轉(zhuǎn)到重癥監(jiān)護室?他們拒絕了進一步的行動,可是隨后他的父親居然又清醒過來了,葛文德為此羞愧不已,可是沒有人能預(yù)測未來。

我問自己:如果我身患絕癥,我能夠接受的底線又在哪里?起碼我想要一大半時間是能夠清醒的,能夠閱讀或者聽書也好。能夠控制自己的大小便,否則那太糟糕了。在最后的時間,我肯定不愿意在冷冰冰的病床上度過。所以如果我都陷入昏迷狀態(tài)了,大小便失禁了,真希望到時候有安樂死,讓人早早解脫。
死亡,不知道會什么時候降臨。看到葛文德記錄的父親最后的生涯,閱讀的當(dāng)時感受到的是深深的恐懼,對癌癥、對死亡,但隨之而來的是對當(dāng)下的坦然。明白可進可退才是最佳狀態(tài),進可以奮力拼搏,退可以安守現(xiàn)狀。
回應(yīng) 舉報
收藏

推薦閱讀

8歲
書評
最好的告別:關(guān)于衰老與死亡, 你必須知道的常識
(美) 阿圖·葛文德(Atul Gawande) 著;王一方 編;彭小華 譯 / 浙江人民出版社
第二本哈佛教授的書,上次是商科的,這次是醫(yī)學(xué)的,但都有著簡潔優(yōu)美的文筆,透著一股子看透生死的東方哲學(xué)。很少讀這類西方專業(yè)學(xué)者的書,在理性的判斷之上,有者被論證出來的感性,很感動。對書里兩段格外感慨:“生活中美好的事,就是自己能上廁所”“接受時間給予的一切,不管長短”
7歲
10歲
想法
事兒上練-給10歲的妳的一封信 一轉(zhuǎn)眼你已經(jīng)十歲了,是誕生在這世間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十個春夏秋冬,但于媽媽而言,是第十一年,好像有很多事情在這十年中點點滴滴瑣瑣碎碎,想去總結(jié)陳詞,卻又無從說起,總之,此刻想說些什么,又仿佛一片空白,像極了紅樓夢,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凈,唯有感恩感謝大于一切。
套用我最近剛讀完的陳行甲的一本書,生下來,是父母的恩情;活下去,是自己的責(zé)任;活精彩,既要個人的才能,更需生命的韌性?!秳e離歌》生動地描繪了普通人在苦難面前所展現(xiàn)出的樂觀、勇氣與剛毅,把生活的淚水匯成了生命的詩篇,...
最好的告別:關(guān)于衰老與死亡, 你必須知道的常識
作者:(美) 阿圖·葛文德(Atul Gawande) 著;王一方 編;彭小華 譯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5-07
creasmi??菜菜
creasmi??菜菜
2017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