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于 2025-08-29 · 圖片1
                序言

    張永浩先生是一位澳籍華裔中國歷史類郵品研究家,曾在2005年編著出版《中華郵史談》一書,受到國內外集郵人士歡迎,至今在不足三年時間內又有一部《抗日戰(zhàn)爭時期之中國國際郵路》專論巨著問世,再次奉獻給對此有興趣的讀者,雖然前後兩冊撰作都是以封述史,以戳證史,郵資憶史,但這部新作卻集中論述中國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國際郵路,顯示作者不僅有豐富的郵品收藏,更有熱衷于此的淵博歷史知識。本人應張先生邀請,就此書出版寫一序言,實際上是本人先讀爲快,十分榮幸。
    書中列舉的一件件戰(zhàn)火中餘存的信封,一椿椿郵路上的逸聞趣事,無規(guī)律郵程的曲折危,每封郵件郵資考證,將讀者仿如帶到了當年烽火連天的戰(zhàn)場,身臨其境地勘察戰(zhàn)時郵路,令人興奮,令人難忘。由于考證資料確實,從一個側面印證著中華民族抗爭日本侵略的艱辛史詩。作者憑借幾乎被人遺忘的殘舊信封和相關史料,以嚴謹?shù)闹螌W精神求證著當年中國搶運出口和進口國際郵件的來龍去脈,提出許多精辟獨到見解,爲研究這段歷史提供了很有價值的可靠史料,十分難得,令人敬佩。當然,正如作者在本書“前言”中所說:“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國際郵路千變萬化,絕不可能齊全列出,本書只能通過真實的郵件去描述一個輪廓,把每條郵路做一個簡單的介紹希望以此引起讀者對這個題目興趣者作進一步研究?!?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軍在中國蘆溝橋無端挑起戰(zhàn)爭,引發(fā)了中華民族奮起的全面抗日戰(zhàn)爭,由于日本侵略軍迅速佔領大半個中國,國內郵務嚴重受阻;1941年12月,日本軍機偷襲美軍基地珍珠港,侵略魔掌直伸太平洋,繼後新加坡陷落,香港失守,歐亞國際航空郵遞業(yè)務也大受影響,中華郵政原與英、美、法、澳、荷、蘇等郵聯(lián)國家簽訂的國際聯(lián)運航空郵件的協(xié)定幾乎無法正常經(jīng)營。中華郵政在此極其艱難情況下與友好國家保持聯(lián)系,利用中國僅有的西南國際通道,認真負責的堅持承辦國際航空郵件的進出口交換,將大量寄往歐洲和美洲的郵件通通印度、緬甸繞道非洲、澳洲和拉丁美洲的曲折航綫送出去,又將歐美寄來中國的郵件接手轉遞,時間長達五年之久,創(chuàng)造了戰(zhàn)時國際航空郵運史上的奇跡,特別是著名的“駝峰”和“兩洋”郵運中遺留下來的郵件封皮,至今成爲世人不惜重金追求的絕品,當然也是世界集郵界重點研究的課題之一。張先生在這部巨著中專門著力考證論述了這方面的郵品,其中有不少資料十分難得。
    根據(jù)我的觀察,張先生近幾年從世界各地搜集到手的中國早中期自然實寄封不下千件。他經(jīng)常説:“實寄封中的郵史資料是一座大寶庫,永遠也發(fā)掘不完”。他利用行醫(yī)空開時間,對手中的郵品陸續(xù)做了記録,對一些具有歷史價值的郵品隨手寫成郵文,分別向英國偷敦的中華郵學會和臺灣的《郵史研究》及國內郵刊投稿發(fā)表,引起了國際郵學界關注,甚至出現(xiàn)一些經(jīng)他注釋的不少郵品放入拍賣目録裹和網(wǎng)絡上價格比他注解前上升10倍以上。對此他高興地說:“中國的歷史類郵品日益被人重視,國際地位也不斷升高是好事。我們應該繼續(xù)發(fā)表研究諭文,讓更多的人懂得中國郵品的內涵和其歷史地位,也是宣揚中華文化的一種方式”。他這段話說得很有道理,我覺得,一件好的實寄封就是一件藝術品,都屬于個性化的欣賞收藏品,都有其內在的價值。其實,所謂“價值”的高低并非它本身會自動升值,而是有人在深入的分析研究中揭示出了它的文化內涵,找到了它在某個歷史階段中無可替代的地位根據(jù),爲研究歷史提供了根據(jù)性的物證,從而成爲收藏追逐的對象。我們應該感謝像張先生這樣的諸多研究中國郵品的專家們,由于他們的努力。中國各時期的郵品已成當今世界增值潛力大的投資收藏熱點之一,其實際意義已超過了郵學範圍。
    張先生在此書首頁注明:“敬致澳大利亞華人集郵俱樂部全體同仁”,又附上華人集郵俱樂部成立五周年舉辦郵展時部份會員合影的照片。他很謙虛地對我說:“華人集郵俱樂部是一個團結的小社團,對我研究郵品幫助頗爲有效,應該乘此機會感謝大家”。據(jù)我所知,這本書中一些文章的確是在俱樂部活動聚會上宣講過,目的是充實活動內容和徵求大家意見,也有一些文章曾經(jīng)在俱樂部主辦的報刊《郵林漫話》上發(fā)表過,另有多名會員爲幫助出版本書提供了一些郵文配圖。澳大利亞華人集郵俱樂部成立于2001年9月9日,在澳洲政府多元文化政策環(huán)境中,在張永浩會長領導下已經(jīng)成爲悉尼地區(qū)不可忽視的華人文化社團,會員人數(shù)不斷增加,活動內容多以研討具體郵品爲中心,大家暢所欲言,氣氛活潑輕鬆。兩年前幾位會員喜歡收集中國紀念生肖郵票,經(jīng)俱樂部同意成立了專門興趣小組,使本會活動更具多樣化興趣化,進一步增強了俱樂部會員的凝聚力。
    張先生這部文集爲抗日戰(zhàn)爭時期這段歷史增添了不少資料,也是對中華郵政員工忠守職業(yè)精神的嘉獎,使戰(zhàn)火中的鴻雁家書安抵親人手中,價值賽過千金。本人是航空郵政史料收集愛好者,從書中附圓看到多年追求而不得的稀罕郵品,學習到史書上沒有記載的知識,非常感謝張永浩先生多年以來在此領域研究的成果和貢獻。
                              常增書
                              2008.1.
回應 舉報
收藏

推薦閱讀

6個月
書評
抗日戰(zhàn)爭時期之中國國際郵路
張永浩 著 / 中國郵史出版社
自序

2005年本人曾編著一本郵書,名《中華郵史趣談》,書內天南地北般談論本人所藏,包括大清至新中國的趣味郵品,以圓提高集郵人仕對郵史的興趣,但之後又覺得意猶未盡,只因此書是缺乏一個專題,在郵史研究上沒有多大的貢獻,當時已有意再寫第二本書,問題是選取一個適當?shù)念}目.
本人素來喜閱近二百年來的中國歷史,當時正値各國侵華時代,故除中國歷史外,更要閱讀英、美、法、德、日、俄在該時代的歷史,明瞭當時各國採取其行動的理由,才能對每一件發(fā)...
6個月
書評
抗日戰(zhàn)爭時期之中國國際郵路
張永浩 著 / 中國郵史出版社
前言

中國今天能夠成爲一個強盛的國家,其主要因素是在1937至1945年間的抗戰(zhàn)時期形成。日本的軍事侵略固然是對中國社會做成一個巨大的破壞,但也因此而令到中國人民團結起來,共
同抵抗日軍,結果導致抗戰(zhàn)勝利和隨後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通常國人只注重中國如何英勇地抵抗日軍,或國內戰(zhàn)情演變的情況,而對戰(zhàn)事的起因或各國在該時之反應的理由則缺乏研究。中國并不是世界之中心,衹是世界國家中之一員,某地發(fā)生的大事,對中國也有極大的影響。故...
6個月
書評
渝州郵政沿革鑒略(一八九七——二〇〇七)
王萬其 / 陜西人民出版社
古老而年輕的重慶郵政

郵政是一個古老的行業(yè),重慶官辦郵政始于1897年2月20日(光緒二十三年一月十九日),已走過110年歷程,有著厚重的歷史底蘊。重慶市郵政公司卻是一個年輕的公司,2007年2月6日組建至今,不到一年時間,處在重要的歷史轉型期。
近10年是重慶郵政變革最大、發(fā)展最快的時期。1997年5月9日,借成立重慶直轄市之機,重慶在全國率先實施郵電分營改革,成立了重慶市郵政管理局。2007年則是重慶郵政發(fā)展進程中重要而非同尋常的一年,成...
6個月
書評
首都郵學第十四期-新中國早期黨史主題郵票首日封(1957-1966)
馮清海 著 / 首都郵學沙龍
馮生江海志 封中書清夢


馮清海先生的郵集又一次在郵展上獲獎。這個獎別具意義。
在第2屆粵港澳大灣區(qū)集郵展覽上,他的《新中國早期黨史主題郵票首日封(1957-1966)》郵集捧走大鍍金獎。
值得一提的是,該郵集的參展類別為試驗集郵類(首日封)。這應當是首日封集郵類展品首度亮相國家級集郵展覽,馮清海先生的郵集捧得該類別最高獎,可喜可賀。
馮清海先生的又一部郵書隨之宣告問世,書名即為《新中國早期黨史...
6個月
書評
郵史縱橫創(chuàng)刊號
新光郵票會 / 浙江郵史研究會
創(chuàng)刊詞

東南形勝,錢塘自古繁華。素以“人間天堂”之譽稱的古都杭城,歷來是文人墨客聚集之地,有著濃厚的文化氛圍和歷史悠久的文化遺產(chǎn)。
杭州的集郵活動同樣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底蘊,我國早期著名的三大郵會之一——新光郵票會就誕生于此。那是1925年的冬天,在張包子俊先生的倡議下,本著以“廣集同志,共研郵識,引導初進,籍倡新風,俾收攻錯之益,不涉營利之途”為宗旨,聚同好,創(chuàng)郵會。新光郵票會是我國存在時間最長(至1952年),會員人數(shù)...
6個月
書評
延陵郵刊增刊1-大漠雄獅 戈壁飛鴻 中國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創(chuàng)建與發(fā)展初期的郵政通信與郵品1958-1988
肖宏 / 延陵郵學會


我與本文作者相識于2001年南京中華全國集郵展覽上,后又多次在全國郵展、國際郵展和全國集郵講座研討班上相遇,他的參展郵集和撰寫的航天集郵論文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實,早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我們就同住在“東風航天城”,只不過那時他還是個娃娃,雖近在恩尺,卻互不相認。
肖宏同志是中國第一代航天人的后代,子繼父業(yè),他成為了第二代中國航天人。他在航天基地生活,習、工作長達34年之久,可謂是老子為中國航天事業(yè)...
6個月
書評
中國郵資明信片1912-1931
趙建
推薦序二
陳啟
著名學者,中山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博士

揚手是春,落手是秋,這一揚一落之間,年輪已為我們臉上涂上了淡淡的歲月印跡,增添了流年的風霜。
如果說少年是夢,青年是歌,那么我說中年是用來回憶的。上世紀七十年代,兩個滿懷抱負的少年相識于青島灣畔一所著名學府,從此拉開了兩個家族近半個世紀的百年修好。那兩個懵懂的少年一個是我,一個是如日中天的著名集郵家、收藏家趙建兄。
前些日子趙兄說...
6個月
書評
郵政用品研究2005年總第一期(翻印本)
甌越郵政用品研究會
為滿足廣大郵政用品集郵愛好者對《郵政用品研究》2005年總第一期的需求,2011年9月20日,甌越郵政用品研究會授權第253號會員宮本慶先生影印《郵政用品研究》2005年總第一期,影印數(shù)量為100本,并由宮本慶先生負責編號發(fā)售。

6個月
書評
甌越郵趣總第二期(創(chuàng)刊號)-《牡丹》郵資明信片版式研究
秦逸 著 / 甌越郵政用品研究會


我為郵友寫序,第一要看到書稿,因為是一次學習的機會,第二不要作者先已擬好了底稿,因為不敢掠人之美。不少作者在要求作序時會附帶說上一句"請指正”,我都堅信不疑,為他捉個把錯字或提一些意見。這次秦逸拿來他的書稿,還捎帶著U盤,我初看一通后,建議他修改,他很認真地去做,還沒有完稿,我倒耐不住了,怕耽誤了出版的日期,就在序里多說些書外的話吧!
凡是大量印刷的普票、普資片都有不同的版次,經(jīng)過重新制版的,常會留下版式特征,有人在牡丹...
6個月
書評
郵政用品研究2023年總第二十期
甌越郵政用品研究會
甌越寄語

《郵政用品研究》于2005年創(chuàng)刊,每年一期,迄今前后19年了。因2010年出了一期增刊,也就是出了兩期,今年出的已是20期。20期,對于一個民間郵刊而言,能堅持下來,非常不容易。其原因我覺得,一是廣大會員的支持,如果沒有需方,印給誰看?二是作者的無私奉獻,本著“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精神,花時花神寫出稿子,把集郵的心得體會拿出來和同好分享,還沒有一分錢稿費;三就是要歸功于編輯委員會的成員了,不但出錢(靠會費印出精美的郵刊是不夠的)...
抗日戰(zhàn)爭時期之中國國際郵路
作者:張永浩 著
出版社:中國郵史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06
打雜兒的圖書館
打雜兒的圖書館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