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詩意的廢墟上:論《呼蘭河傳》的雙重敘事
蕭紅在《呼蘭河傳》中以孩童的天真口吻編織出北方小城的血色羅網(wǎng)。粉紅窗紙映著月光,后花園蝴蝶紛飛,這些詩意的意象與浸泡著童養(yǎng)媳尸體的沸水缸形成刺目反差。她以銀針般纖細的筆觸挑破封建禮教溫情脈脈的面紗,讓愚昧的陰翳在詩意描寫中無所遁形。當(dāng)看客們圍觀跳大神的癲狂儀式,當(dāng)小團圓媳婦被"治病"的沸水烹煮,蕭紅用零度敘事將吃人禮教凝固成永恒的生存寓言。這座冰封的呼蘭河城,既是作者魂牽夢縈的故園,也是所有精神故土淪陷者的集體鄉(xiāng)愁。在詩與痛的張力中,一個民族的精神創(chuàng)傷獲得了超越時空的審美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