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花友
發(fā)布于 2022-09-03

我是學渣,但有進步

我自己吧。一年級被老師罰站最后排,因為不寫作業(yè),但是我真的不會寫a,我寫不好,寫了好多遍還是感覺不對。一年級我只會寫豎直的拼音,L這種。二年級抄詞還錯,好在字還行,大概中等吧。三年級不想寫數(shù)學作業(yè),不會算數(shù),作文也不太會寫,中等。四年級數(shù)學經(jīng)常70多,也搞不明白那些題目,還是中等。五年級加了英語就要命了,直接注漢字的音提示自己。六年級好像開竅了,英語和語文都上來了,但是數(shù)學只能90多點,完全搞不明白環(huán)形追擊問題。到了初中,數(shù)學又搞明白了,就一直穩(wěn)定在115左右。全年級大概500多個人,我一般排在30名左右。雖然算不得學霸,但是和我小時候比,好太多了。小學那些比我厲害的學霸們,后來只有兩個人超過我。
不過高中拼智商了,我就很一般了,全年級大概七八百人,我只能排到兩三百名了,我只能說我已經(jīng)盡力了。
綜上所述,有的時候,還沒到花開的時候,家長要等,也許等的花本來就不在春天開,也不在夏天開,而是秋天或者冬天開。
回應1 舉報
贊1
收藏1
3年前
樓主逆襲之路很棒??!
發(fā)布

推薦閱讀

13歲
想法
黑暗中開出一朵花來 我所認識的大多數(shù)學習不好的人,都是后面事業(yè)上成功,學業(yè)上逆襲的不多,頂多是算進步。唯有一個小姑娘,是真正成績從倒一到前列。
她是家里的次女,00后,父母為了追兒子,隱瞞她的出生,把她送到鄉(xiāng)下。因為成為黑戶,她沒有上幼兒園,也沒準時讀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外公外婆才托關系讓她插班。她說到一開始她什么都不懂,幾乎都考0分,到四年級才慢慢跟上平均水平。到了五年級,弟弟終于出生了,政策也放寬了,家長才把她接到城里讀書。
初一的時候她的成績屬于中上。她不是那種特別精...
9 6 39
17歲
想法
生命科學領域的幾個例子(二) 比如年輕的吝易研究員,高考與自己報考的專業(yè)失之交臂,上了江南大學的自動化專業(yè)。然而,她努力用年級第一的成績轉入生物工程學院,然后出國攻讀博士學位,再到美國科學院院士的實驗室做博士后,并于2020年進入清華大學生科院建立了自己的實驗室。
9 3 16
17歲
想法
生命科學領域的很多成功人士 好多“逆襲”的例子呢!
比如饒毅,是江西醫(yī)學院(現(xiàn)南昌大學醫(yī)學院)畢業(yè)的,后來在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獲得博士學位,哈佛大學博士后,在美國西北大學建立自己實驗室。2007年被北京大學聘為生命科學學院院長,然后歷任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理學部主任;他還是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北大麥戈文研究所創(chuàng)始所長、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lián)合中心創(chuàng)始主任、北京腦科學中心創(chuàng)始主任;現(xiàn)為首都醫(yī)科大學校長,西湖大學創(chuàng)校校董事會成員,《知識分子》主編。
5 4 3
13歲
想法
我自己?小學最差38名,六年級才開始覺醒。我那年代是初中開始開英語那門課,但是小學大家會去學英語,有二年級就去學英語的。我那時候被我爸媽放在老師家住,所以到了6年級才回家上課外班。6年級去學英語從26個字母學起,班里小孩都比自己小很多,當時覺得學不好太丟人,于是就花很多時間學英語,自由活動課朋友們出去玩我自己在教室背單詞。英語變好了,成為課外班的TOP,上了初中成為英語課代表,從初中到大學英語都是班里的TOP。因為英語好了原本自卑(小學別人都說我在老師家住學習還不好實在太笨了...
3 1 3
8歲
16歲
想法
說說高中的一位同學吧 我的高中同學,小周。其實他高中入學成績不錯,畢竟從普通初中考入重點高中,都不會是差生。但是也許是以前底子弱,小周在文科方面,尤其英語,越來越差。后來他迷上了網(wǎng)吧,那會幾個男生成天泡在網(wǎng)吧里,到了高二,直接曠課,成績更是一落千丈,即便理科算學得不錯,也不過班級中下游。老師經(jīng)常要去網(wǎng)吧“抓人”。
到了高三,估計很多人都覺得小周已經(jīng)放棄考大學了,反正就是沒啥心思學習。不出所料,小周高考分數(shù)很低,??贫疾粔?,所以他選擇了復讀。一年后高考,他考上了濟南大學(可以百度一下)本科。那些年大...
2 2 2
我自己,初一全學年120+(我們那幾本前五十名能上高中)基本考不上或者家里要拿很多錢自費,最后中考,鎮(zhèn)內(nèi)三個初中+鄉(xiāng)下,我第13名。最后高考211,不過學校很一般。
隔壁班,初一不知道,中等吧,最后中考第一,最后北大
2 5
9歲
想法
我是有點考試天賦在身上的 說我是差生吧,也不是很準確,畢竟從小到大不管在什么班我都是六七名,好了四五名。但是說我是好學生吧,我沒考上高中,初中高一高二各科在及格線徘徊,甚至化學都只考十幾分(是的這樣也能在班里名列前茅,畢竟有的班上課的人都不到三分之一)
高一后第一個子弟高中變職高了,被就近分配到渣渣縣中。成績從二百多提高到四百多。但是我高考想考復旦大學呢,發(fā)現(xiàn)差的有點遠,高二結束后轉到剛成立的私立學校,開始了我多年基礎教育中唯一努力的一年。高考考了六百多,走了個top211,那會沒有985的概念,不然...
事業(yè)上逆襲的有,畢竟學校和社會的游戲規(guī)則和對成功的衡量標準是不一樣的,所以有句老話叫“莫欺少年窮”,比如《三聯(lián)生活周刊》1201期的報道《一個初中文憑的農(nóng)村青年升職記》;學業(yè)上逆襲的只在日劇里見過,比如《龍櫻》和《墊底辣妹》。

12歲
想法
說個英語逆襲的故事,非“差生”逆襲。我同事,考研英語50出頭,我比他高20多分,然后人家工作后因為有段時間想出國,就發(fā)奮學習考雅思,后來,國沒有出成,但是英語學習越來越有心得,最后想都沒想到的在網(wǎng)上成為了英語大咖,并且還出了一本教學書。而我呢,畢業(yè)后再也沒學過英語,僅僅靠美劇還保著點微微熱??。再次說明,學習離不開熱愛努力和堅持。
5歲
想法
關于差生逆襲 太多了,“差生”,比如不愛學習,喜歡頂嘴老師,上課小動作多,話多,經(jīng)常被老師扔粉筆頭。我身邊這種同學很多啊,他們要么情商比較高,要么臉皮比較“厚”,只是成績不大好,老師也經(jīng)常會說,“你如果肯拿多少玩的精力在學習上,一定就……”而相較而言,自己從小就是乖乖女,在家聽話,在學校聽話,學習好,從不惹事,一心一意只管學習,學習前列,然后老師各種厚愛,自己就以為理所當然的,你努力學習就會收獲應得的,那些差生就活該,成績不好,不被老師喜歡。只到進入社會,殘酷的社會現(xiàn)實會將這種習以為常帶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