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剛開始讀,但是覺得翻譯不是太準確。因為故事發(fā)生地在厄瓜多爾的加拉帕戈斯群島,原文應(yīng)該有大量的西班牙語,譯者可能并不明白,于是生硬直譯。
10月3日,讀了有三分之一了。故事的情節(jié)很吸引人,可是里面一些常識性顯而易見的錯誤,讓我開始懷疑,究竟是作者的錯誤還是譯者的失誤。書里寫,小獵犬號已開到圣克魯斯(應(yīng)該是玻利維亞的城市),因為擔心疫情,港口不讓船靠岸,船只好向南駛往佛得角。一下從南美到了非洲。此外,這是19世紀中期的故事,那時候拉美已獨立,怎么還會高掛西班牙國旗呢?
10月5日,小說讀完了。并不如介紹的那樣精彩,很多情節(jié)設(shè)置得莫名其妙。這樣的故事還得讓丹布朗寫才精彩。
12月21日,機緣巧合,讀完這本書兩個月后,帶著孩子再次來到了火地島,用現(xiàn)代話語,就是書中達爾文職業(yè)生涯開始的地方。參觀了世界盡頭博物館、火地島歷史博物館,陳列里處處提及達爾文,包括他們帶回火地島的那三位印第安人。因為讀了這本書,對這段歷史有所了解,再參觀起博物館便覺得更加有意思。把書中的故事講給孩子聽,他也覺得很有趣。
我對這本書的看法改變了,它更應(yīng)該作為一本歷史讀物,而不是一本小說來讀。也許這才是這本書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