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于 2020-01-27
一是孩子還小,二是孩子比較少面對陌生人和陌生場景。不用著急的。

我家孩子2/3歲時也比較害羞,不太敢表達(dá)自己。我就每個周末約親戚朋友、孩子幼兒園的小伙伴等等,盡量每周都可以見到不同的人,慢慢的,孩子熟悉了跟各種人接觸,變得敢于表達(dá)自己了。
回應(yīng) 舉報
贊1
收藏1

推薦閱讀

10歲
14歲
想法
讓孩子自信

分享一個老師講的方法。是和她女兒一起實踐的。她們花一個星期來認(rèn)識害羞,然后又開始分辨何時不害羞。比如,孩子送東西給別人,送完老師偷偷在她耳邊說“你給某某東西的時候不shy”。

比如,孩子自己去獨立完成了一件事,老師就講“你做這件事的時候不shy”

不斷強化孩子認(rèn)知,告訴她,她不害羞,即使害羞,也不是什么壞毛病,首先去接納,然后去往反方向磨礪。

有時候也是遺傳,比如我比較內(nèi)向,不大會社交,帶出來的孩子也不太敢去舞臺表演。找孩子感興趣的事,讓他在事上做功課,沉...
15歲
想法
害羞是一種正常的反應(yīng)
害羞的兒童在面對她不熟悉或者感到不舒服的環(huán)境時就會感到坐立不安、目光游移,想努力逃離這樣的環(huán)境,這就使得他們的朋友比較少,成功的幾率似乎也會隨之降低。但是,事實上,超過30%的人都會有害羞的傾向,害羞其實是一種正常的反應(yīng)。
?
寶寶感覺到安全的時候,才會表現(xiàn)得“一如往?!?,越大的寶寶越是如此。

當(dāng)寶寶處于陌生的環(huán)境,接觸到陌生的人,還被要求進(jìn)行表演時,寶寶怎么能不“怯場”?

家長的逼迫讓寶寶本能抵觸

寶寶愿意當(dāng)眾表演,自信的主要來源于對事情的把握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