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于 2025-01-14 · 圖片3
《未來的禮物》,出版人敖德用散文詩強調(diào)地球上生命的相互依存,呼吁愛護自然,給未來留下好的禮物。

讓這些很多人在說的話發(fā)出光芒的是畫,伊戈爾.歐尼可夫的畫都能拆下來當作藝術(shù)掛畫,我實在喜歡他。

隨書還附有一份宇宙簡史。
回應(yīng) 舉報
收藏

推薦閱讀

書評
奶奶的除夕夜
唐亞明 著; (日)木下晉 繪 / 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
原創(chuàng)繪本。適合祖孫共讀,一個感動中的老人會把故事講得很好。

紅色的字、黑白鉛筆畫多角度刻畫了一位鄉(xiāng)村奶奶在老伴去世后的那年除夕,對家人返鄉(xiāng)的期盼。

唐亞明的文字極為平實,木下晉畫的人讓我去到多年前的年代,嗯,也有點丑。

書中有?二維碼提供楊琴演奏:《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書評
企鵝和北極熊: 前往北極和南極的超酷旅行
了解極地知識,這本57頁《企鵝和北極熊》是屬于知識密度高,還易讀,同時具有藝術(shù)美感的非虛構(gòu)讀物。以后我為8歲以上孩子推薦非虛構(gòu)書單,不會忘掉這一本。

把南極和北極對照著講述,簡直幫了地理盲的大忙。

兩個極地的氣候、地貌、居住者、科學探險、極晝和極夜、動物、植物……

這樣的信息框架下,可搭配閱讀的不少哦。
書評
大作家寫給孩子們: 爵士樂就是為了好玩
(美) 蘭斯頓·休斯 等 著 /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浪貨朵朵大作家寫給孩子們系列里的非虛構(gòu)讀物,作者是把爵士樂和黑人民歌引入詩歌的蘭斯頓.休斯,創(chuàng)作年代是1950年+。

他用有著曲調(diào)般的輕快語言講述了爵士樂緣起、形成及發(fā)展。相關(guān)樂器、創(chuàng)作、影響爵士樂形成的其它音樂形式等等,自然,這都是在講黑人音樂文化。

“爵士樂并不是伴隨著管弦樂隊的出現(xiàn)而產(chǎn)生的,而是伴隨著許多人一成千上萬的、無人記得名字的人一剛果廣場上的鼓手,密西西比河上的船夫,新奧爾良行進樂隊中的樂手,鄉(xiāng)村小教堂的黑人靈歌演唱者,吟游歌手,用搓衣板、錫盆敲打出節(jié)奏的孩...
書評
美麗的地球
(日) 刀根里衣 著 / 北京聯(lián)合出版社
很小開本,似乎是想要彰顯環(huán)保。

刀根里衣筆下的企鵝是粉紅色的,84只,其實象征了率先簽訂《京都議定書》(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約定)的84個國家和地區(qū)。

84只粉紅企鵝去往地球的東西南北,眼見的都是可怕的枯萎和凋零、污染,和他們聽說的畫面形成強烈反差。

當企鵝們逃往其它星球后,對地球的愛讓他們決定返回家園并采取行動,最末的圖暫時沒看懂企鵝們的行動是什么?!麄兠恳粋€都摘下帽子,在一棵樹上,形成閃耀的星星樹。
書評
大樹說
金世實 著 / 江蘇鳳凰美術(shù)出版社
一本豎著看的書,一棵大樹用自己的生命故事說,分享讓人幸福。

“因為大自然?把陽光空氣和水分享給我,
而我的根、枝、葉經(jīng)過大自然的養(yǎng)育,
又重新分享給了它”

四季甚至一生,大樹都在分享,成為鳥、蟲、還有人類的庇護所、陰涼地、避風港以及美食……

隨書的導讀頁里,分享在繼續(xù),選取了作者的局部畫,分享如何畫出這樣的肌理效果,讓人很想試試哦!
書評
十個月亮
維塔利·捷爾列茨基 著,崔舒琪 譯 / 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
#現(xiàn)代童話#

《十個月亮》,薄薄的77頁,做成了精裝。是俄羅斯童話作家和日本插畫師的合作,一個評價也許會兩極化的哲理童話。日風彩色插畫中的10個月亮讓故事的奇幻感濃度加倍。

一個七八歲的小姑娘(作家和讀者們商議說“名字不重要”)離家獨自買洋蔥,正懼怕著過馬路時,一位有著魔法的黑貓伸出援手,小姑娘由此踏上被誘騙的歧途。

她抓著黑貓的尾巴去到幾個有著不同月亮的世界:波浪之月的、黃金之月的、糖果之月的、血紅之月的、方格之月的……

短的篇章里,小姑娘的奇遇帶給她直覺上的驚奇...
書評
小矮人和她的大房子
[比] 克拉斯·馮布蘭克 著;孫遠 譯 / 海燕出版社
獲獎頗多的繪本,有個獎項顯示這本書適合6-9歲,我也很贊同提供給小學中低段段孩子。

文字量不少之外,故事本身很有哲思味道。

小矮人用盡心思建好了一座大房子,卻又在動物朋友們的建議下拆掉一面面墻,重新置身于大自然。成人如我很容易聯(lián)想到自己的一些人生階段。
書評
瑪麗亞·卡拉斯
(意)洛倫扎·托納尼 著;(意)阿馬利亞·莫拉 繪;安雨帆 譯 / 中國中福會出版社
中福會出版社的天使在人間系列中,這本歌劇女王瑪麗亞.卡拉斯的傳記讀物插畫非常棒,彩鉛疊加數(shù)碼繪圖,沉醉歌唱和愛情的瑪麗亞.卡拉斯顯得格外有魅力。

文字量不大,依然能讀出瑪麗亞.卡拉斯的跌宕一生,其中有不少評價之語,我從中讀出,作者對這位藝術(shù)家懷有惋惜和同情。

名人的傳記常常需要不止讀眼前這一本,如果對傳主很好奇,合上這本書,就該動動手指去搜索更多文章與書啦!
書評
我從海島來
朱諾·迪亞斯 著,萊奧·埃斯皮諾薩 繪,何沫潤 譯 /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集團
嬰兒時就移民的女孩洛拉為完成一份作業(yè),開始詢問家人和社區(qū)里的鄰居,去了解自己原本的家鄉(xiāng)。

家人、社區(qū)同輩和長輩們的回憶、畫中的元素拼起來,就是多米尼加的一段獨裁歷史。

文字作者曾獲普利策小說獎,雖是繪本的字量,卻有豐富的敘述線條。

書中的作業(yè)也讓人關(guān)注到,美國教育挺注重促成孩子對多元文化和身份歸屬感的思考與建立。

“別擔心。不記得一個地方,不代表它沒有印刻在你的身體里。”
書評
格倫?古爾德 不合拍的一生
桑德妮娜?雷韋爾 / 四川文藝出版社
我想要經(jīng)常重讀的傳記圖像小說。

去年是在一家書店匆匆翻讀的。今年讀得從容,一格格畫細細看,畫中的詩意雖有濃淡,卻總是在,如同音樂本身。也在總是很短的文字中有了新的發(fā)現(xiàn),作家用了好幾種視角來展現(xiàn)格倫.古爾德這位加拿大鋼琴怪杰,他自己、他的家人、經(jīng)紀人、愛過的人、合作者。

讀格倫.古爾德,有些時候會讓我想起王昱珩,他們都是天才,對孤獨和寂寞有不同常人的理解,他們都不向往和人的關(guān)系。
未來的禮物
作者:敖德 著; [俄]伊戈爾·歐尼可夫 繪
出版社:天津楊柳青畫社
出版時間:2022-01
小乙丁
小乙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