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245
2023 2008
發(fā)布于 2019-03-30 · 圖片1
家里最新添置了一個電子教學白板,再搭配普通白板,感覺一整面墻已經(jīng)滿滿的了。白板之前已經(jīng)介紹過了,給娃寫寫畫畫,有時候靈感來了,隨手在白板上寫首小詩,畫點涂鴉。電子白板相當于一個可觸屏的電腦,家里的電視里雖然能播放移動硬盤的視頻,但是由于要先下載,再轉(zhuǎn)存,總歸是不太方便。有了電子白板,可以直接播放百度網(wǎng)盤里的內(nèi)容,也可以不用投屏直接打開播放器播放想看的電影。電子書也大了好幾個尺寸,而且最最贊的是觸屏希沃教學軟件,很多練習可以自己設計了放到電子白板里,用觸屏來操作,相較于ipad等電子設備里那些app已經(jīng)設置好的練習,自己設計的練習更具有實用性和針對性。這就是我給娃打造的知識墻,另外幾千本書也在墻上,只是分散放置,這應該也算是知識墻的一個重點組成部分吧。不過,不管是知識墻,還是知識柜,最重要的還是父母的陪伴,只有高質(zhì)量的陪伴,才是培養(yǎng)博學孩子的前提和必要條件。
回應 舉報
贊7
收藏27

推薦閱讀

14歲
想法
前幾天也看到這個消息了但是沒有進去看。

在沒有看的情況下,先說說我家的情況吧!

之前在老房子里確實有一面黑板墻,用來給孩子留要背誦的古詩,論語,不會寫的字,要拼音的句子等等。

現(xiàn)在是租的房子,把作業(yè)任務監(jiān)控表打印貼到了冰箱上。古詩也打印了貼在墻上。但是如果家長不強調(diào)是不會看的。

我現(xiàn)在去看看別人的日志學習一下經(jīng)驗。
16歲
想法
我家小的時候有一個小白板,會在小白報上面出些題目呀,小朋友玩游戲做積分榜啊之類的。

曾經(jīng)也買過墻書,結(jié)果貼不穩(wěn),又覺得很小,還不如自己拿著看安逸,所以就拎下來了。

目前大了,更多的人自己看書為主,沒有打算打造知識墻呢
15歲
想法
我我貼了個藝術(shù)500年,小孩子會扒著看??

房子小,最缺的就是墻 哈哈??
12歲
想法
知識是無窮無盡的,知識光靠打造在墻上怎么能夠??我是個重視過程與結(jié)果的人,往往不太在意形式,我覺得,即使把家里所有墻面都貼滿知識也比不上把知識鑲進孩子的腦子里心里來得強,更比不上把熱愛知識尊重知識當作一種習慣來得強?!爸R墻”固然能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對小孩子來說可能比較實用,那等到初中高中呢??貼都沒處貼了吧?所以,形式千千萬,我比較懶,選簡單點的搞,估計就不怎么會打造這樣的“知識墻”了。
9歲
想法
在家里給孩子打造一面“知識墻”,我的理解是“立體式的知識墻”。

在孩子可利用的時間內(nèi),通過聽說看玩(動手,觀察,體驗等) 來慢慢砌這面知識墻。

具體的內(nèi)容還沒有想到,孩子小,目前還沒有考慮這方面,只是有這么個想法,但現(xiàn)在基本上也是圍繞著聽看說玩。
15歲
想法
我家的知識墻是一個兩面的小黑板,小的時候用來背古詩用的,別說還真起了很大的作用,大概是每隔幾天換一首詩,通過這個方法,孩子積累下了不少的詩詞。這個小黑板另外還用來解題用,數(shù)學題中有些需要畫圖,就又有用處了。還有語文中的生字也可以通過它來加深記憶,總之我們的小黑板曾經(jīng)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隨著年齡的增長,這塊小黑板也閑置了。低齡的孩子有一面知識墻還是很好的。希望有用吧!
15歲
想法
我家小的時候,是在玩具區(qū)域的墻壁,貼上

1.地圖~他去過什么地方,就標記一下

2.任務表~每天完成一項任務就畫對勾,將來可以兌換禮物

3.畫畫作品~自我欣賞

隨著年齡增大,學習環(huán)境變成自己書房,玩具區(qū)就是玩具區(qū),加上爸爸輕微潔癖,墻面恢復本色

目前只保留任務欄在他自己的書房
8歲
想法
能理解是布置出一份有感覺的學習角嗎??催^好多花里胡哨的布置,可能那些爸爸媽媽都特別注重細節(jié)吧。我覺得家里隨便哪里都可以讓它有氛圍,我們家隨手就能拿起一本書,卻也不是亂放。孩子繪畫游戲的東西都放在固定的地方,每天玩的不亦樂乎。
17歲
想法
可以專門弄一面墻,然后貼上海報,英語卡片什么的

我曾經(jīng)嘗試過,效果可以說是:

Very good!

curious george dinosaur tracks
琥珀245
琥珀245
2023
2008
作者熱門分享
《神奇樹屋》之后讀什么  贊63 · 收藏585 · 評論22
我家有女初長成  贊179 · 收藏245 · 評論93
可以和孩子在家玩的英語單詞游戲  贊56 · 收藏325 · 評論20
書墻  贊138 · 收藏226 · 評論33
孩子英語學習二三事  贊60 · 收藏280 · 評論40
帶娃學地理,我們這樣做  贊45 · 收藏323 · 評論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