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的孩子這點好,每天干什么,大多是媽媽來安排。
我給小孩的日程表是按任務(wù)來的。
1.先是寒假總規(guī)劃,就是給自己一個清單,提示我可以做哪些事。
這張規(guī)劃表我不打印,只在做每周計劃的時候打開看看。
2.然后以周為單位,本周得完成些什么。
任務(wù)量只算5天,給一點空間,保證任務(wù)計劃能全部完成。
3.接著就是每天的打卡。
周計劃,會打印出來,陪小孩的時候,我就拿著表格,看孩子的狀態(tài)來安排接下來做什么事情。
有每天必須完成的,有可做亦可拖明天再做的,反正我安排的計劃比較寬松。
一般完成了什么,有什么需要注意的,我會拿筆記在打印出來的周計劃上。
等晚上孩子睡了,或者是第二天,我再來復(fù)盤,單獨去打卡各個表,檢查進度。
忘記說了,我們早晨起床時間不穩(wěn)定,起床后吃早餐,然后爺爺帶孩子出去玩,基本上出去就是大半天,中午不回家吃飯,爺倆在外面解決。等天快黑了,他們自己看情況回家。傍晚回家后,就不再出去玩了。
所以,按時間來排的計劃表不適合我們。
又因為小孩一直在外面玩,沒有午睡,他晚上的狀態(tài)也不穩(wěn)定,有時候非常困,吃了晚飯自己躺沙發(fā)上就睡著了。有時候電力依舊充足,跟著我們玩……
所以每天晚上,先解決的是每天必須完成部分,比如牛津樹,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