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jīng)》流傳至今,世間存有多種版本,其注解、解讀更是無數(shù)??催^不少類似解讀的書籍,要么是照本宣科,直譯解讀,要么是融入作者大量的個人觀點,“曲意”解讀,各種觀點亦有不認同之二三。本書讀下來,作者要言不繁地通過自身體驗,結(jié)合道德經(jīng)不同章節(jié)給出了具體的體味和實踐。開卷有益,值得讀一讀?!兜赖陆?jīng)》太經(jīng)典了,正如作者的親身體驗,需要時刻誦讀(背誦)、琢磨、體味、實踐、反觀、自查,形成正向促進閉環(huán)??吹赖陆?jīng)的原文直譯,正如其開篇所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有時候感覺文字的描述首位不接,云里霧里。作者提出通過背誦,可從整篇道德經(jīng)的角度貫穿,分析各個章節(jié)之間描述“道”的思維邏輯關(guān)系以及“德”的應(yīng)用體驗。正如作者書中所言,“道”為本體,“德”為體用,行無為之事,呈有為之德,猶如佛教中的“真空妙有”,可長思之、行之,而后得之。“道”為無為之為成因,“德”為妙用之行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