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花友
發(fā)布于 2025-03-06
娃寒假回母校,和物理老師聊天時提到自己的交友理念:“隨著長大,對朋友的定義也在改變。小時候,我覺得朋友就應該是那種特別契合的知己級別;上了高中之后,我覺得只要這個人跟我性格合得來,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能促進我的身心成長,可以給我靈感,就可能成為我的好朋友?!辈v數出十四位至今仍常聯系的好朋友及諸多趣事。
物理老師驚嘆之余,毛遂自薦:“那我也當你的好朋友好不好?”
娃欣然同意。
回應2 舉報
贊5
收藏2
6月前
娃的思考好深刻????
6月前
這多好啊,看人看長處
發(fā)布

推薦閱讀

16歲
想法
我兒子讀高一,有很多好朋友。初中同學的感情深厚真摯。讀初中時,兒子都不愿意放假,放假了一個人在家,他喜歡天天在學校和同學在一起。很多初中同學高中繼續(xù)同校不同班,保持了友誼。有個同學每天晚自習后等娃坐他家便車回家。
高一上學期同學一個學期,娃交到了很好的朋友。下學期選科分班了,娃和他的好朋友依依不舍,不能一起踢球了。下學期剛過一個月,結識了新同學。娃性格外向,喜歡結交朋友。
8歲
10歲
想法
沒有“發(fā)小”的一代
以前還跟隊友聊過類似的話題,感嘆RAY這一代是沒有“發(fā)小”的一代!

我和隊友都是在單位大院里長大的。和大院里同齡的孩子們(發(fā)小們)一塊長大,一塊上學(從幼兒園一直同學到初中,有的高中還是同學,同校不同班),父母之間又是同事,友誼長期穩(wěn)定且牢固,就像異姓兄弟姐妹,有事是真幫忙。

RAY這一代為上個學,孟母三遷,現在朋友就分成了幼兒園前、幼兒園和小學三撥,哪一撥時間都不長。我們和跟RAY幼兒園前,幼兒園的那兩撥朋友的家長相處得不錯,但分開了之后,也只剩朋友圈點贊的交情。小學...
6歲
10歲
想法
剛看到這個文章感覺事不關己
因為我娃既不上中學,也沒有學習壓力
直到看到朋友轉發(fā)
他說在美國這個問題更嚴重
美國中學是選課走班制,短暫的課間都在趕路
在校全無社交時間
放學后又飛鳥各投林,不復相見
低密度居住的結果

想一想現在在小學,其實已經有苗頭了
雖然小學還可以在課間一起玩
但課后一起玩的機會真的很少
往往需要家長付出很多協調作業(yè)
沒有可持續(xù)性

現在倆姐妹一起玩,吵吵鬧鬧倒是不寂寞
但是,同齡人的好朋友,也應該是童年和少年的重要回憶啊
難道我們的孩子,只能缺掉這一塊?...
10歲
14歲
想法
三聯關于教育的問題說了好多,最震驚的有兩次,一次是說大學生還有家長群,另一次就是說這個初中生交不到朋友。

身處四線以下的小城市,小學生的媽媽。我的觀察來看,小學高年級孩子們交朋友就開始是那種小團體,不像一到三年級,表面跟誰都還不錯,但沒有特別要好的。

四年級是交朋友的關鍵期,考驗孩子的社交能力。
有了這樣的朋友基礎。到了初中,還同在一個城市,孩子們還可以通過微信互相聯系。

初中新的環(huán)境,初中生大多都是在微信群里互相交流作業(yè),以及學校其他的任務,即使周末也在忙學習,主要是...
6歲
14歲
想法
沒覺得哎,我家我還在嘀咕,之前在小學的時候都是稱呼我同學,現在說起班里同學會說我朋友,還是有幾個蠻好的朋友。不過跟小學不同的是,小學的好朋友都是家長也比較熟悉的,現在還能組團出去玩的那種,初中后,老母親都是在家長里沒有熟悉的人了。#初中生#
11歲
想法
真正的好朋友,哪個年代都不多 最近正在思考這個問題,那我也回答一下。
孩子小的時候,校園里的好朋友,應該說就是玩伴,讓孩子不至于孤獨的玩伴。孩子一年級的時候,因為淘氣的原因,在學校里沒有好朋友,因為一淘氣,老師就會說他,導致同學不愿意和他玩。但是在小區(qū)里,還是在輔導班里還是有幾個能玩的挺好的朋友。因此,為了保存孩子得來不易的善意,我也是和家長們關系處的很好,這樣可以約出來玩。
等孩子大一點了,他也慢慢的在學校里,有了珍貴的小伙伴,臭味相投的兩個小家伙,在學校就玩的很好,但是也會時不時有所沖突,稍微一調節(jié)也...
13歲
想法
朋友很多啊。目前她們都很幼稚,未來能否成為“知己”“摯友”,還是相忘于江湖,這就看緣分了,拭目以待~
上課聊天,下課鬧騰,在校一起吃午飯,放學一起走,一路嘰嘰喳喳。回家會用電話手表聊天,建群,集卡,換卡,搞活動。但是和我們以前全方位交友認識的情況不太一樣,現在孩子們很少到別人家里玩,一般就約著逛街購物看電影吃飯,結束后就拜拜,各回各家,對朋友的家庭情況比較陌生。不像以前,會互相串門,家家父母都認識,估計以前也是沒有太多地方讓孩子去娛樂?,F在除非家長們有意去主動接近結識,但是我...
16歲
17歲
想法
要是定義成兩肋插刀的朋友估計沒有,
要是無論你說什么都贊同吹捧的朋友,估計也么有哦。

但是下課一起聊他八卦的朋友有,一起分享零食,小說,游戲的朋友有,一起打球的朋友有,一起寫作業(yè)的朋友有。。。。。一起討論(吵架)的朋友有。。

小朋友現在的盆友圈主要還是在學校。大家天天呆在一起,想不親親密密都不可能哦??。
9歲
想法
說個題外話。按理說這類文章是非常需要嚴謹精神的,比如大面積、長時間的跟蹤調查,數據比對,綜合考慮青春期心理變化、行為特點等各方面變量。但是絕大多數文章都是先射箭再畫靶子,一點點風吹草動就開始無限拔高,是瞅準了不會有人花時間去調查比對嗎?這類文章看多了真的很疲憊。宛如社科屆的咯噔文學。
15歲
16歲
想法
啊,怎么可能呢!這不是普遍現象吧,三聯的文章沒看,那它調查的是城市的?我們這里的孩子,如果沒朋友的,那可能是有自閉癥啦,抑郁的啦,特別內向的啦,這個是少數的。另外不懂這個好朋友的概念是什么,如果是知己,那范圍太窄了,一輩子可能都碰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