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米de月光書房的書評:20
8歲
9歲
書評
朱慧穎 文·圖 / 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主題:年獸、春節(jié)、新年、#原創(chuàng)繪本#、中國文化、傳統(tǒng)習俗、民間故事 這是一本由中國傳統(tǒng)民間故事改編的關于“年”獸的故事。故事結合了鉛筆畫、剪紙和立體工藝等多種藝術手法。 很久很久以前,在深海里睡著一只巨大的怪獸,叫作“年”。每每冬季來臨,它便醒來上岸覓食。年所到之處,禍及無數(shù),人們四處逃竄。 村中有個男孩,由于年吃了他所有的親人,所以在年又快到來時,他決心獨自除掉它。就在此時,他好心幫助收留了一個乞討的老人。第二天老人臨走時,便教給他趕走年的方法。說完看到老人變成云彩向天邊飛去,男孩醒來才發(fā)現(xiàn)是一個夢。 男孩照著老人所說,做起了火紅的燈籠、一串串鞭炮和火紅的披風。當年獸再來之時,男孩用它們把年獸嚇跑回了深海。從此,人們每年除夕便穿紅衣,掛燈籠放鞭炮地過年啦。 值得一提的是,書中的那些人物、景色、任何細小的部分都是作者親手剪制而成,連年獸背上無數(shù)根毛都是用心一根根剪出來的,讓孩子在讀故事時還能領略到傳統(tǒng)的剪紙藝術。 這在如何對付年獸的辦法里,讓孩子了解到我們過年時的傳統(tǒng)習俗,比如穿得紅紅火火,還有大紅燈籠高高掛以及熱熱鬧鬧地放鞭炮。
8歲
9歲
書評
小年獸
熊亮 著繪 / 天津人民出版社
主題:年獸、過年、新年、原創(chuàng)繪本、中國文化、傳統(tǒng)習俗 @米米de月光書房 整本書講述了年獸的故事。從前,在高高的山上,住著一個孤獨的怪獸,叫作“年”,從沒有人和他一起玩。在冬季最冷的一天,因為孤獨而生氣,他會從山上沖下來嚇唬那些落單的人。 于是,人們在那一天相聚,噼啪作響的鞭炮、五彩的年畫、火紅的衣服和燈籠、滿桌的菜,熱熱鬧鬧的景象嚇跑了“年”。 一年又一年人們都是這樣熱鬧地過年,大家也幾乎忘了“年”這個小怪獸。但偶爾總有孤獨的人,“年”便會去尋找那些人,跳到他們心里,或籠罩他們,吞噬他們。 如何逃脫“年”呢?首先要有很多紅色,還要忘記不開心,祝愿所有人新年好,甚至連“年”都要對他說“新年快樂”,最后“年”因為不好意思變成了一個可愛的新“年”。 原汁原味的傳統(tǒng)故事,告訴孩子們新年這個重要節(jié)日背后的一些文化。而“年”的怪獸形象,本身就特別能吸引孩子們,由這個充滿年味的故事,可以讓他們了解更多除舊迎新的習俗。
8歲
9歲
書評
Joyeux Noël !
David A. Carter / GALLIMARD JEUNE
主題:圣誕節(jié)、藝術、立體書、想象力 @米米de月光書房 David A. Carter(大衛(wèi)·卡特)是美國著名的童書作家以及插畫家,也是成人以及兒童立體書大師。他的立體書作品賞心悅目,極具藝術性,充滿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其中蟲蟲系列全球狂銷600多萬本,另外《一個紅點》、《600黑斑》也是世界著名的獲獎殿堂級作品。 這本圣誕主題的3D立體書每一頁都包涵圣誕元素:有期待中白色圣誕里的漂亮雪花、掛滿閃爍裝飾的圣誕樹、在愛情和友情里滿滿是愛的分享、親人及友人和平寧靜的相聚、歡愉慶賀的璀璨煙花... ... 家中這本是法語版本,而原版為英文,《Merry Christmas》,是朋友從法國里昂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捎來的禮物,語句雖然簡單,但點明了圣誕的宗旨,有關愛和分享、有關與愛的人在一起、有關寧靜愉快的時光。 這樣一本高顏值的書當然是第一時間會吸引到家里的兩位小讀者,大米剛翻開就說“好漂亮呀”,小米在一邊隨即尾詞模仿“漂亮”,只是小米的年齡還太易于撕扯壞立體頁面,媽媽還真是不太舍得,不過對于藝術感和藝術欣賞力的培養(yǎng),這類書實在是太好不過了!
8歲
9歲
書評
Books Always Everywhere
Jane Blatt,Sarah Massini 著 / Random House
主題:書、動物、寶寶、基礎認知、英語啟蒙 這本書對愛書和愛閱讀的家庭而言,書名就已經是真實寫照。而“到處都是書”這一夸張狀態(tài)也默默地在告訴孩子,閱讀是一件極其自然而又幸福的事。 繪本里列舉了各種不同的書籍,以動物本身的特點類比書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寬、有的高... ...書籍也有被寶寶們以各種各樣形式利用起來,有的拿來當墊子,有的壘起被當作椅子,有的翻開即是帽子... ... 雖然是一本很簡單的極低幼繪本,但在細節(jié)部分,作者還是用心花了功夫,也同樣值得去發(fā)現(xiàn),比如那些寶寶拿著的書本名或書中的段落。還有書店內展示著好幾個經典童話故事,《灰姑娘》、《小紅帽》、《三只小豬》,在一邊的就是那些故事主角們,在潛移默化里成了寶寶們最早接觸童話的機會。 這本書一歲內小寶寶也可以看起來,尤其是里面涵蓋的基礎認知部分。小米在一歲半閱讀時看到書中那些寶寶們,總是會很激動地喊“Baby!”看到首頁的大象鋪滿整頁,很遠就跑來指著說“大象??!大象??!”
8歲
9歲
書評
小粽子, 小粽子
卷兒 / 蒲蒲蘭繪本館 | 連環(huán)畫出版社
主題:粽子、美食、原創(chuàng)、傳統(tǒng)、節(jié)日 作者的兩本關于中華美食的原創(chuàng)繪本都充滿童真童趣,一本《餃子和湯圓》,一本《小粽子,小粽子》,在了解一下傳統(tǒng)美食之外,也可以和孩子們介紹下相對應的節(jié)日。 本書描述在端午那天,淮河碼頭那兒從北方來了一個粽子,緊接著南方也跑來一個,它們坐下后互相詢問介紹,了解一個是甜的、一個是咸的。然后各方“陣營”又陸陸續(xù)續(xù)迎來同伴們,北方甜隊集合了大棗粽、豆沙粽、八寶粽,而南方咸隊有蛋黃粽、火腿粽、小川粽。與此同時,聚集而來的魚兒們開始議論哪個口味好時,兩隊開始為了自己榮譽爭執(zhí)不休。這時河面漂來了竹筒爺爺,一番勸說,知道大家其實是同一隊后才一起歡樂地跳上了龍舟。 書內畫風清新自然,把粽子脫去粽葉后的擬人化處理得可愛無比,故事以南北粽的甜咸之爭為焦點,描繪得生動有趣。孩子們不僅可以了解到南北粽子的口味不同,也能初步體會到南北文化上的差異。 第一次讀完后,問大米“你喜歡甜的還是咸的粽子呀?”她說:“咸的,蛋黃肉粽”,心想還是和外婆還有媽媽一個口味嘛 ??。
8歲
9歲
書評
餃子和湯圓
卷兒 文,任晶晶 圖 / 連環(huán)畫出版社
原創(chuàng)里很少有一見鐘情,但這本一聽名字一看介紹就很喜歡,讓孩子了解一下傳統(tǒng)美食,還可以借此機會介紹與餃子和湯圓對應的節(jié)日文化。 本書講述餃子和湯圓是一對好朋友,雖然它們擁有很多不同點,比如:一個皮膚黏黏的,一個皮膚滑滑的;一個“衣服”薄薄的,一個“衣服”厚厚的;一個愛吃蔬菜和肉,一個愛吃糖... ...但最后又點明了這對好朋友的相通之處 —— 都愛泡澡。 書內畫風清新自然,美食擬人化處理得可愛無比,又生動有趣,還巧妙地利用餃子和湯圓的不同特點轉化為這倆擬人角色的不同愛好等。 第一次讀的時候,剛聽書名,孩子就立刻聯(lián)想到自己最愛的彩色小丸子(這里的亞洲超市有的彩色糯米小圓子)。其中最愛看的就是湯圓喜歡吃糖那一頁,畫面真的很吸引小朋友們。讀完后,雖然隨手沒有餃子,但立馬可以燒一碗小圓子,給小吃貨解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