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迪克獎(The Caldecott Medal),是由美國圖書館學(xué)會(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簡稱 ALA)所頒發(fā)的兒童繪本大獎。該獎項在西元1938年創(chuàng)立,目的是為了紀念19 世紀英國的繪本畫家倫道夫.凱迪克。
凱迪克獎每年都會在當年度出版的繪本作品里,挑選出一個金牌獎及一到五個榮譽獎。
2017年的凱迪克獎(The Caldecott Medal)剛剛發(fā)布,得金獎的《Radiant Child: The Story of Young Artist Jean-Michel Basquiat》一夕之間完全買不到,英國、美國Amazon上顯示「Temporarily out of stock」,這到底是一本什么樣的繪本呢?何以書中這位海地裔涂鴉畫家Jean-Michel Basquiat可以讓UNIQLO把他的作品印在T恤上?而且出版社還曾將他的畫作跟知名人權(quán)詩人Maya Angelou的詩放在一起出書?他如何在去世多年后,再度成為美學(xué)教育的焦點?這位充滿爭議的藝術(shù)家,為何在這個時間成為話題?
Jean-Michel Basquiat 代表了所有的異數(shù):他父親來自海地、母親來自波多黎各,維基百科上寫著他是雙性戀者,出生于60年代紐約,高中輟學(xué)專于街頭創(chuàng)作,年僅28歲便吸毒過量致死。
作品受到爵士bepop的影響,在極簡與概念藝術(shù)當?shù)赖?0年代,展現(xiàn)出新表現(xiàn)
主義風(fēng)格蔚為一新,卻因身為黑人,一生受到許多誤解與種族歧視。而且在藝術(shù)派系年表上,涂鴉的藝術(shù)性承襲抽象、拼貼、色彩豐富、不拘場所,貧窮的藝術(shù)家不必買紙、游走法律邊緣,帶著「想要犯規(guī)又不危害他人」的叛逆。
凱迪克得獎?wù)叨家詣?chuàng)作為先,以出人意表的創(chuàng)新手法脫穎而出,作品也具時代意義,譬如2016年凱迪克銀獎得主《Last Stop on Market Street》描述美國社會中一對即使貧困也不忘助人的祖孫。
1995年金獎得主 《Smoky Night》以拼貼加上強烈的粗黑線條呈現(xiàn)洛杉磯暴動的夜晚。
今年的銀牌獎是《They All Saw a Cat》這是一本多元多視角的故事,當我們
看到一只貓,那么,在老鼠的眼里、狗的眼里、狐貍、蜜蜂、臭鼬眼里的貓又是什么模樣?本書傳達一種客觀訊息:如果我們習(xí)慣了這樣的理解、同理心、想像力,彼此間的溝通就容易許多。
美國插畫家卡森.艾莉絲(Carson Ellis)繼第一本繪本《Home》成為《紐約時報》暢銷書之后,再度推出第二本圖文全創(chuàng)作《Du Iz Tak?》
在這本繪本中,她呈現(xiàn)了一個特別的「紙上舞臺」,每一頁圖畫都是相同的場景,但仔細一看,就能發(fā)現(xiàn)其中隱藏的變化,昆蟲們圍繞著一株生長中的幼苗,交頭接耳,嘁嘁喳喳,產(chǎn)生有趣的互動,尤其是她在書中自創(chuàng)的「昆蟲語」對話,也為讀者帶來了全新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