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2016年過去了,個人對于兒童閱讀興趣陡然持續(xù)增強,專心讀書,研究兒童讀物和玩具,認真碼字寫書評和讀書筆記,參加、組織成人和兒童線下讀書會,自己和孩子都收獲了很多。我家孩子并不是牛娃,我也不是牛媽大咖,拿孩子的話說“媽媽是買書大王,我是看書大王”,我就是看到題材好和圖畫漂亮的原版書就忍不住買買買, 就變成了家里到處都是書的“豚鼠(囤書)媽媽”咯。
其實我囤書的大概框架都是圍繞生命教育的話題進行延伸。繪本生命教育,主要是“人與己”、“人與人”、“人與環(huán)境”、“人與生命”四個方面。說起繪本生命教育,我個人比較推薦臺灣劉清彥的《閱讀里的生命教育》一書,很多想法都是從這本書開始改變的,平常生活中會特別留意生命教育四個方面的有關書籍及生活運用。
另外結合家庭制定的育兒基調,對孩子教育及早醒悟,既然父母不是牛爸牛媽的料,也自然少了牛娃培養(yǎng)的焦慮、雞血。此外個人愛好顏值高的繪本,囤書至今四千余本。基本上一路買出來的經(jīng)驗,拿不出手的也有很多,唯一的焦慮就是時間不夠還有很多書沒有細細品讀,更想多些時間帶孩子一起領略閱讀的美好。
說到此,就和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如何選購原版書的小心得。
1、囤經(jīng)典名作,如愛麗絲、綠野仙蹤、秘密花園、彼得潘之類的,首推出版社candlewick press,這家其實與walker(小熊標識點燈人)同屬一家,這兩個品牌的書絕對值得信任,只是旗下品牌針對消費群體各不同。
基本上看到walker的書我都停下看看其中內容,看的合適順眼基本都收的。candlewick基本上看到都是收的,因為這個品牌專門是做經(jīng)典名家長篇經(jīng)典閱讀,經(jīng)典且都另有深意。一個澳大利亞的書友每次看到candlewick的書立馬告訴我,她的觀點是:世界上書那么多,我要讓孩子在有限的時間里看經(jīng)典看最值得看的。
2、此類名著挑選還有個我的小規(guī)則,就是看是否是名家,例如羅伯特.英潘的名繪經(jīng)典,看到就可以收的。羅伯特·英潘,生于1936年,享譽全球的藝術家及作者,國寶級插畫家,首位獲得安徒生勛章的澳大利亞人。他在墨爾本學習了插畫藝術后,創(chuàng)作、設計并繪制了多達一百多部小說及非小說類文學作品。近年來,經(jīng)他手繪制的經(jīng)典兒童作品有:《金銀島》、《80天環(huán)游世界》、《皮諾曹》、《森林王子》和百年紀念版《彼德.潘和溫迪》。
英潘的作品具有強烈的再現(xiàn)風格,他擅長以細膩寫實的畫風敘述故事,用點線面的組合和色彩的渲染挖掘文字之外的潛藏意義,并以此豐富作者的思想之辨乃至靈魂
顫音,在每個細節(jié)里都融入他對兒童、土地和大自然的細膩情感。
他能看上的書放心選購就是。只不過國內市場英潘的書畢竟有限。
”
特殊工藝的書如立體書、劇場書,雖然價格不菲,但設計精妙絕倫,絕對刷新我們對藝術創(chuàng)作的認知。
第二類繪本就是看名家。名家的經(jīng)典估計很多家庭都是有一些的。我個人挑書有幾個作家比較關注,經(jīng)??囱劬壈桑痪褪菆D畫美,或者故事有趣、有內涵。例如:中國風華裔的楊志成(Ed Young)、林佩思(Grace Lin),會講故事的派翠西亞波拉蔻(Patricia Polacco) 、冬季主題繪本大家簡.布雷特(Jan Brett)、環(huán)保繪本家葛瑞米·貝斯(Graeme Base)、唯美公主風插畫家的沙拉(Sarah Gibb)
3、學樂出版社的書不論低幼或者章節(jié),都特別喜歡。低幼的畫風不是很唯美,但是故事有趣,有時很有內涵,有時又很無厘頭,偶爾來點小另類,學樂的書很符合孩子們的胃口,孩子就算不識字看圖也能自己看的哈哈大笑。例如前段時間分享的《The Dark Song》,還有其他很有意思的書,書幾乎沒有難度,就是各種怪異畫風很容易讓人看走眼。
學樂的各類橋梁、章節(jié)書是眾多媽媽的選擇,尤其是學樂在美國的普及,藍思分級測試更是為孩子們的閱讀進度提供了良好的幫助。《神奇校車》、《老鼠記者》、《貓武士》、《神奇樹屋》等等,我家目前最喜歡的是《Owl Driaies》系列,粉粉貓頭鷹。
買這么多書其實我也是有私心的,主要是媽媽兒時沒有如此多如此美好的讀物,長大了彌補,和孩子一起共讀就是很溫馨,都在做自己喜歡的事。至于我的孩子是否以后學富五車、知識淵博我沒那么敢打包票,起碼我覺得自己給了她最寶貴的財富—從書本里看世界。
我家祖上務農到我父親這代,沒有什么特別傳承下來的。家里不是成績論育兒,而是興趣特長論(把人生有限的精力花在自己想做的事堅持下去)。我很欣慰的是我孩子能說“媽媽,我邏輯思維不行,但我會講故事”(我也不理解她為什么會這樣評價自己),還會說“生活中的驚喜是需要等待,走得太快就發(fā)現(xiàn)不了生活的美”(估計是受我蔣勛迷的影響吧),“媽媽,爸爸都找到他喜歡的事,媽媽你就是喜歡看書嗎?可是我既喜歡看書也喜歡玩”。
故事看多了孩子對于故事胡編亂造聯(lián)想很快,基本上能迅速找出不同點和亮點。我和孩子爸爸都是智商平平的普通人,我的孩子已經(jīng)不可能基因突變天賦異常,所以多讀書不是為了功利,而是為了更好的看世界和思考人生。
英語也只是一門工具,如何通過英語這個工具讓孩子從書里了解這個多元化的世界才是重點,本質就是激發(fā)孩子學習的內在核動力。我買書經(jīng)歷這么多,我還是覺得英文原版書的發(fā)展比國內成熟,我一直嫌棄國內一些粗制濫造的書,不可否認我也買過,我愿意給孩子多視角的去了解這個多方位、多角度的真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