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美國的老師給不同孩子留不同作業(yè),沒有讓我感到不公平

2018-1-3 22:03 轉(zhuǎn)載 · 圖片5

早在開學之前,我就聽說美國的小學教育算得上因材施教,沒有統(tǒng)一教材,老師根據(jù)孩子的水平提供不同的閱讀材料。開學之后,暢暢帶回來的閱讀材料也證實了這一點。 
 

她告訴我,他們一桌四個孩子,每個人的“書”都不一樣。她是最初級的level A,一頁一幅畫,配一個簡單句,每一頁都是重復句式。后來升到了level B,她就很高興,說這回得到的“書”終于有一點點像故事了。而有的孩子,這個時候已經(jīng)在閱讀字多圖少的故事書了。

但我沒有想到,老師給不同的孩子留的作業(yè)也不同。

有一次去幫老師裝周五孩子們要帶回家的文件夾,發(fā)現(xiàn)有的孩子有ReadWork,有的孩子沒有ReadWork。全班26個孩子,大約有一半的孩子有ReadWork,另一半沒有。而有ReadWork的孩子,拿到的作業(yè)也是有區(qū)別的。有一部分孩子拿到的是關(guān)于蘋果的故事,另一部分拿到的則是關(guān)于南瓜的。都是一篇全文字的故事,后面有一些問題需要回答。沒來得及細看,我猜測根據(jù)故事的長短、詞匯量和問題的難易,有一些區(qū)分。

剛發(fā)現(xiàn)不同的孩子有不同作業(yè)的時候,我內(nèi)心非常震驚。不知道為什么,閱讀分級我覺得是理所應(yīng)當?shù)氖虑?,但給不同的孩子留不同的閱讀作業(yè),甚至有的孩子還沒有,我就覺得怪怪的呢。 
 

難道老師就不怕孩子的父母說她偏心不公平嗎?她這樣做,又會不會傷害那些level比較低的孩子呢?

每周五,暢暢都會從學校帶回來一本這樣的“書”。她剛剛升到level B,她說,這回的書總算有點像故事了

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問了幾位在國內(nèi)當老師的同學,會不會給不同的學生留不同的作業(yè),得到的答案都是否定:有的曾經(jīng)留過,現(xiàn)在也不這樣做了。 
 

原因有二:一是國內(nèi)的班都很大,一個班最少四五十人,給不同的學生留不同的作業(yè),管理起來太累了;二就是我心里的疑惑,家長會有意見,覺得老師不公平,另外也要照顧成績差一點的孩子的情緒。 
 

所以,大家都知道應(yīng)該因材施教,但實行起來卻特別困難。有一個同學告訴我,他們曾經(jīng)試過分層教學,結(jié)果大家都想去 A層,最后不了了之,又恢復了原狀。

作為父母,我非常能理解家長們的感受,生怕老師對我的孩子不公平,生怕老師忽略了我的孩子。以前在北京上幼兒園的時候,什么東西要是別的孩子有而暢暢沒有,我也是一定要弄明白是怎么回事,是不是只針對暢暢。本能的反應(yīng)就是這樣的。

可是在美國,老師給不同孩子不一樣的閱讀材料,留不一樣的作業(yè),卻沒有家長質(zhì)疑公平不公平。我們也就罷了,畢竟剛來,暢暢的母語又不是英語,處于最低 level很正常。但對于那些母語本身就是英語的孩子,他們的父母怎么能接受自己的孩子水平比別的孩子低呢?他們難道不擔心老師不公平嗎?

暢暢班的閱讀區(qū)。開學第一天,她在這里找到了艾瑞·卡爾的《小種子》,非常開心,因為她有中文版的

有一次,跟一個在這邊執(zhí)教多年的老師聊起我的疑惑,她說,公平不是相同,美國鼓勵個性,尊重孩子的個人差異,所以美國家長,不會因為老師給孩子不同的作業(yè)而質(zhì)疑老師,反倒是老師給了所有孩子一樣的作業(yè)會遭到質(zhì)疑。 
 

而且,假如家長認為老師給孩子留的作業(yè)不符合孩子的level,可以跟老師理論,在美國,這是非常嚴重的問題,老師不可能因為看哪個孩子不順眼就隨便降低或者抬高這個孩子的level,否則她將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向校長以及監(jiān)管機構(gòu)解釋他的做法,沒有人愿意惹這個麻煩。

我有一點明白了。

上學第一周的時候,老師就教暢暢他們寫,It's okay to be different。這不僅僅是說,孩子們可以有不同的個性,不同的喜好,不同的特長,也包括在學習上有不同的level。這些是一體的。試想一下,假如一個學校在學習上一刀切,它又怎么可能真正尊重孩子不同的個性呢?理解了美國教育的這一點,就知道,不同是正常的,不同不是不公平。 
 

那么,在這里,什么是公平呢?

我想起我們給暢暢報名的時候。鑒于在北京上學一年級新生入學報名各種復雜的手續(xù)和證明材料,我們在簽完租房合同后馬上就去銀行改了賬單地址,第二天就去給暢暢報名。

那時候正是暑假,我們帶了一堆材料,準備了一堆問題,結(jié)果,不到十分鐘,就報完名了。工作人員一個問題也沒問,只看了我們的護照、租房合同、暢暢的出生證明和疫苗本,復印了這些材料,然后給了我們一個號碼,讓我們回去在網(wǎng)上注冊一下就可以了。出門的時候我還覺得不可思議,這么容易就報上名了?

報名需要的材料,寫得清清楚楚

我們來美國的時候,我最擔心的就是孩子上學的問題。 
 

過去在北京的時候,我們所在小區(qū)有對口的幼兒園,暢暢的戶口也落在我們房子里。因為我們晚了半年搬去,春天的時候暢暢想要插班入讀,幼兒園堅決不收,原因是:滿員了。如果是真的滿員也就罷了,可是沒過多久,我們同一小區(qū)的另一個孩子就插班進去讀了。 
 

為什么這個孩子能進去,而暢暢卻被拒之門外,個中原因我想每一個中國人都懂的。所以我覺得孩子上學是一件很鬧心的事情,不知道什么地方就會出幺蛾子。

可是在這里,上學真的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只要你有租房合同、銀行賬單或者水電氣的賬單能證明你住在這里,片區(qū)對應(yīng)的小學就必須接收你的孩子,甚至非法移民也不例外。 
 

在上學這件事情上,美國人與外國人沒有區(qū)別,本地人與外地人沒有區(qū)別,買房與租房沒有別。片區(qū)劃分明明白白,報名要求簡單明了,不會今年是這個政策,明年又是那個政策。

而且,這里的學校常年接受報名,隨時可以插班入讀。開學兩個多月,暢暢班上來了兩個新同學。小區(qū)里的一戶越南人,9月份開學快一個月的時候搬來的,孩子也很容易上了這個小學。

沒有哪個孩子想上學而不能,無論他/她來自哪里,這是一種公平。

一年級門口,孩子們排隊等待進教室 
 

暢暢所在的年級有個女孩,光頭,肚子特別大,看起來還很虛弱。聽說,這個孩子患有白血病,正在接受化療,雖然不在暢暢班上,但暢暢經(jīng)??吹剿?,吃飯,在外面玩的時候都是跟大家一起,沒有區(qū)別,只是每天早接大概十分鐘。

這樣一個身患絕癥的孩子,有機會像正常的孩子一樣上學,跟他們一起玩,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吧。不是在所有的地方,這樣的孩子都有機會上學。

只要孩子有上學的意愿,無論他/她有怎樣的缺陷,學校都盡量滿足,這也是一種公平。

暢暢的教室,每一桌都以顏色命名,暢暢現(xiàn)在在green table 
 

我又想起暢暢的老師。在這兩個多月里,在我們有限的溝通里,她總是在告訴我暢暢一點一滴的進步。 
 

最開始她說,“Please don't apologize for Jessica not knowing English. We will work hard together to help her learn this year(不用為Jessica不會英文而感到抱歉,這一年里我們都會努力幫助她的)”。 
 

暢暢做了手工,她告訴我,“I can see she is a great artist! (我能看出她是個特別棒的藝術(shù)家?。睍硶吃谡n堂上舉手回答了問題,她說,“Today she gave an answer and is participating more! I'm proud of her(今天她主動回答了問題,比之前更能參與到課堂中了!我真為她驕傲)”。在我表達對暢暢寫的能力的擔憂時,她說,“She feels much more comfortable sharing out during math time. Writing will come as she learns more English. She is doing great!!(她在數(shù)學課上更如魚得水一些,不過隨著英文水平提高,以后作文課也不在話下。她做得很好?。?。 
 

雖然暢暢是最低的level,但她的每一點進步,每一個優(yōu)點,老師都看在眼里。這樣的老師,我們又怎么會生出質(zhì)疑的心,覺得她對孩子不公平呢?

尊重孩子的差異,關(guān)注孩子的進步,這也是一種公平。

有朋友問我,不同的孩子留不同的作業(yè),那考試怎樣考?假如一樣的試題,對level低的孩子會不會不公平?

目前孩子還沒有過考試,我也不知道他們考試會怎樣考。等他們有了第一次考試,我們再來聊考試的事兒吧。

但未知的考試并不讓我覺得焦慮,因為有這些公平打底。

來源:果殼童學館
 


回應(yīng)7 舉報
贊9
收藏11
7年前
大家都熟悉的raz。??????
7年前
我也是沖raz的圖片點進來的
7年前
南京的小學已經(jīng)實現(xiàn)分層教學了。
7年前
我希望我孩子能接受分層教學,受到符合他實際程度的教導,踏踏實實地提高自信和成績
7年前
不同的文化氛圍,不同的應(yīng)對。
7年前
喜歡這樣的教育,就是公平
7年前
因材施教呀!這才是好的教育,公平的教育
發(fā)布

推薦閱讀

小花生小溪
小花生小溪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