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3日/100天第17天
童年太短 只讀經(jīng)典
成成男娃兒五歲七個月(成語逸事) 成成媽(恬淡虛無)微信號 15901269261
昨晚到家飛速的洗完澡開始了睡前故事時間,加上每晚必須讀一個章節(jié)的飛天小魔女和兒童象棋,我溜溜的,讀了一個小時。
今天開始兒童歷史故事系列,第一個故事黃帝大戰(zhàn)蚩尤逐鹿大戰(zhàn)
讀完故事后兒子是問我誰是好人誰是壞人?我說黃帝是好人蚩尤是壞人。那我為什么喜歡蚩尤呢?吼吼,故事的最后提到了他的大臣倉頡,于是我們就又把倉頡造字拿出來一起讀了一下。
愛心樹,(美) 謝爾·希爾弗斯坦 著;傅惟慈 譯
這本書是美國的天才繪本作家希爾·謝爾 斯坦福最負盛名的作品,英文名字The giving tree,由一顆有求必應(yīng)的蘋果樹和一個總是在要求大樹給予的孩子共同組成的故事。溫馨又略帶傷感,特別是這個樹和孩子的對話,讓人如梗在喉。大師就是大師,簡單明了的黑白線條,但卻現(xiàn)在了深深沉沉的愛。在孩子成長的任何時間的,無論孩子有什么愿望,這棵大樹就只有一個愿望,他都只是希望這個男孩兒長大以后也能像小時候一樣在他這里蕩秋千,撿樹葉,陪伴在他的身邊……這本書是他在刷牙的時間要求追加一本讀的,刷牙的手停在半空中,怔怔地聽完這個故事,讀完后,我問他你知道大樹是誰嗎?他若有所思的盯著我卻什么也沒說,轉(zhuǎn)身走了。男孩吧,少些敏感,遲于表達。
早上睜開眼,我正在為寫日記拍照,他又跑過來拿起了愛心樹。
今早的表現(xiàn)著實好,看了下書就主動去下棋了
昨天聽了一段兒視頻,提倡的依舊是鼓勵式教育,很受用,標準話術(shù)是
媽媽要經(jīng)常對兒子:有兒子跟沒兒子就是不一樣。
爸爸要經(jīng)常對自己的女兒說:有個女兒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