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來了一次蔦屋書店,還是上海上生新所的這家,和上一次來相距至少一年時間了,這期間上海前灘太古里又新開了一家,但還是喜歡去熟悉的地方哈。
時間不多,扎到進(jìn)門處,恰是美食書,沒動地方就一直在翻翻翻,然后就時間不多了。去找一樓的兒童書展區(qū),幾乎不敢相信,被告知沒有了。好在離美食書不遠(yuǎn)處有一些童書,匆匆翻看了一下。這次一共只逛了一樓一個小角落,二樓沒去。
上次來,所有書的樣書都是沒拆封的,導(dǎo)致我回家后只按照書名和圖片網(wǎng)購了的一批書里夾帶了幾本不喜歡的成人圖畫書。這次,樣書全部可以打開翻看了。
以下美食書中,要買的有《日日物事》、《吃吃喝喝》、《吃主兒》 、《愛就是在一起 吃好多好多頓飯》。
童書全收。
1、新井一二三 用中文創(chuàng)作的日本作家。
2、這是一本美國人寫的美食童書?!队凶逃形?,我的廚藝人生》
3.臺灣作家葉怡蘭三部曲,《日日物事》最入眼。
4、陳佳勇 內(nèi)地作家作品, 標(biāo)簽里最亮的是“首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得主”
5、周作人美食集《吃吃喝喝》
6、《吃主兒》 吃主兒是北京叫法,講的是文物專家王世襄怎么采購、怎么做、怎么吃的故事。家里有一本《吃主兒二編》,講的是庭院里的春華秋實(shí),遠(yuǎn)沒這本精彩。
7、《廚房就是家的味道》 渡邊真紀(jì) 日本著名料理生活家
編輯給起了這么一個惡俗的書名哈,#論書名的重要性#
8、《碗凈福至》
9、《紅樓食經(jīng)》
講紅樓夢飲食的,也是揚(yáng)州的一家飯店。
10、《通往幸福的廚房》 七位日本資深生活家合著
書名起太爛了,封面也設(shè)計得太瞎了。
11、《中饋錄》 隱于市井的一本古代廚娘菜譜。
12、《費(fèi)雪的美食詞典》 歐美飲食文學(xué)女掌門,包裝設(shè)計很出挑。
13、《口?!?/strong>
14、《料理解剖圖鑒》 日 豐滿美峰子
字少圖多
15、《巨匠的技與心》 這本有意思,日本壽司之神、鰻魚名匠、天婦羅名師三位料理之神合著。
16、《吃貨之書》 馮進(jìn) 美國大學(xué)教授,研究比較文學(xué)
17、《愛就是在一起 吃好多好多頓飯》 曾炎冰是《VOGUE》雜志前編輯部主任,這本書在我購物車放了好久,餐桌美學(xué)很讓我向往,但定價太貴,又忌憚她媒體出身功力怕不那么強(qiáng),這次在蔦屋看到了樣書。
—————分割線,下為童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