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牧場》

2016
2017-6-30 22:40 原創(chuàng)

不小心從后頁開始翻開了《冬牧場》,特別有意思的一串照片展現在眼前。照片里都是白茫茫一片,主角是憨憨萌萌的山羊綿羊駱駝,還有看起來懶哈哈的熊貓狗和傲嬌的梅花貓,梭梭草也挺有意思的,像李娟所說的方便面也像沒有燙好的枯頭發(fā)……看著這照片,心突然就被觸動了,——長沙的冬天永遠是灰蒙蒙的布滿霧霾,雪下得很少,雨卻都是冰冷冰冷的,澆得人黯然神傷。不過在這樣的冬天看李娟的《冬牧場》倒是感覺挺快活的。一是覺得哈薩克牧民的生活特別吸引人,雖然艱苦卻充滿著生命的力量,雖然從不講究卻總是快活堅毅。我有些訝異不通哈薩克語言的李娟怎么能與居麻一家交流,可正是這語言的不便讓荒野之中的地窩子充滿了歡快的氣息。二是覺得李娟的筆讓這零下四十度的牧場充滿了靈動的氣息,她喜歡“閑逛”,“閑逛”時所發(fā)掘的天、地、物的性靈填充了這冬牧場的素白。原本“現實中的牧場是荒涼貧瘠寂寞和無助,春天,牧人們追逐著融化的雪線北上,秋天又被大雪驅逐著漸次南下。不停地出發(fā),不停地告別。這綿延千里的家園,這些大地最隱秘微小的褶皺,這每一處最狹小脆弱的棲生之地……”在她的筆下卻屢屢變得生動,也充滿希望起來。“纏綿”“蕩漾”“抒情”“黑暗”這些草的名字就讓人驚喜。三是覺得哈薩克牧民樸實熱情堅毅果敢的性格讓人羨慕。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太多戒備,太多虛偽奸邪的情感,可在這茫茫一片的荒野中,人性的美卻尤其凸顯。鄰居之間會分享美味的食物,牧民們會協(xié)同勞動,遠道而來的陌生人會得到特別熱情的招待……即使是吵架也不過瞬間火花電石,“砰”的一下然后煙消云散。設想,如果在這茫茫冬天的荒野中,人們之間都不能互相取暖,那生命怎可能堅韌的生存?!摘抄喜歡的一段話“傍晚,陌生的馬群在上弦月之下奔騰過曠野。滿目枯草,卻毫無蕭瑟敗相。誰說眼下都是死去的植物?它們明明仍是繼續(xù)生長的姿態(tài),枝枝葉葉,完完整整。在同樣的余暉中,在東北面沙丘的西側,我?過一個精美堅硬的,完完整整的刺猬殼。它的刺根根挺翹,質地如玉石般細膩潤澤,絲毫沒有敵意。你感覺不到這是遺骸,這是溫情脈脈的殼褪。欣賞完畢,再端正地放回沙灘上,讓它繼續(xù)寧靜地在那里曬太陽。”


回應 舉報
收藏

推薦閱讀

果果塵
果果塵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