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讓孩子學音樂的理由,給了我很多啟發(fā)的文章,分享一下。
拉瑞?馬塞爾是美國匹茨堡交響樂團的指揮,在他35年的音樂生涯中,共指揮過4000多場歌劇和音樂會。他有六個孩子,對兒童的音樂教育有深刻的見解。作家威廉?R?喬特就如何培養(yǎng)孩子對音樂的愛好這一問題對他進行了專題采訪?,F(xiàn)將他的談話轉(zhuǎn)載如下。
兒童喜歡聽音樂,我有六個孩子,曾讓每個孩子坐在我的腿上,保持絕對安靜,單聽古典音樂。他們都很明顯地被音樂迷住了。你不一定要是位音樂家才來體驗這珍貴的一刻,你也不需要是為了培養(yǎng)孩子將來從事于音樂事業(yè)而讓他從這一體驗中得益。當人們把我看成是一位職業(yè)音樂家或是一位家長而問我,在喚起和發(fā)展兒童的音樂興趣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問題時,我簡單地回答說,“接觸?!?nbsp;
但是,我并不是說要在一種特殊的情況下,讓兒童接觸音樂,如把孩子帶到小音樂會去,不管孩子的年齡大小,強迫塞給他古典音樂,對他說或用態(tài)度暗示他,“必須好好聽,因為音樂對你有好處”,這樣的做法很可能取得相反的效果。最好的方法是使音樂成為兒童家庭環(huán)境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成為孩子自動地與周圍愉快環(huán)境交往的事。如果一個學步兒還沒有到達參加音樂會的程度,你就把這學步兒帶去了,那么大部分時間,你會因孩子做出的那些不合規(guī)矩的行為而煩躁,坐立不安。這時你所建立的乃是一種消極的與音樂的交往。在家庭環(huán)境中你完全應該在孩子不到一歲的時候,就讓他接觸音樂,彈奏一些能吸引嬰兒的作品試試,大部分情況下,嬰兒會活躍起來。
兒童愛聽什么音樂——
人們常常認為最初兒童對具有強節(jié)奏的音樂能有所反應。在某種意義上來講,這是對的。因為節(jié)奏是音樂中最基本的要素,甚至對不會分辨音調(diào)的音盲來說,也是如此。但是為什么兒童所能聽的音樂要限制在那些只能隨著節(jié)拍拍手的樂曲里呢?我發(fā)現(xiàn)很小的孩子對旋律常常有強烈的反應,幾乎是在動感情的水平上。那些把有力的節(jié)奏和悅耳的旋律結(jié)合在一起的樂曲孩子最愛聽。記住,很小的孩子沒有什么偏見,沒有狹窄的所喜愛的曲目單,也沒有什么社會壓力使他們只能接受某種音樂而不能接受另一種音樂。在我的經(jīng)驗里,可讓孩子試聽一些優(yōu)美的、旋律化的流行音樂及民間音樂,一些有代表性的“涼快的”爵士音樂甚至對嬰兒和學步兒也能有令人吃驚的作用。
一些父母常拿出一本書和孩子坐在一起,幫孩子認出書上的物體、顏色或者不同的動物來,為什么不能用同樣的方法認出黑管、小提琴、鼓及小號呢?我和我的孩子們在一起聽音樂,看有樂器的圖畫,玩找樂器的游戲,讓孩子享受不同樂器發(fā)出的不同聲音和音色,很有樂趣。我的兩歲半的孩子已經(jīng)能認出八種不同的樂器。當然,我的職業(yè)是樂隊指揮,這使我玩這種游戲比較容易。但是許多公立圖書館以及出售錄音機、磁帶的商店也有附有樂器圖畫小書的錄音磁帶,這可使任何人都感到方便。另外,還有一種很好的游戲,就是和你的孩子一道用音樂提出的建議來編故事。
任何人都要學器樂嗎——
當一個孩子對音樂的興趣已超越單純地傾聽音樂而開始表現(xiàn)對彈奏某種樂器有興趣時(如像六歲那么早),務(wù)必加以鼓勵,但方法要對頭。讓孩子學樂器的要素——不論是在家中由私人教師上課還是在訓練小組(如鈴木教學法的班里)學,并不是要產(chǎn)生一個神童,在著名樂隊中增加一個人,應該是讓你的孩子接觸一種新的、豐富的語言。
家長應把學習音樂看作為一種手段,而不應用它來催促孩子以一個公開演奏者為自己的事業(yè)。在過去的二十年中,只有極少數(shù)人能以音樂演奏名手的名義謀生,盡管每年從美國音樂學校中都要涌現(xiàn)出一批訓練有素的演奏奇才。在音樂職業(yè)這莊嚴的山峰之下,都是一片令人心碎的汪洋大海。
事實上,如果你看一看在各行各業(yè)里(包括商業(yè)在內(nèi))大部分有成就的人,你將會發(fā)現(xiàn),其中一度想成為音樂會上的小提琴手或鋼琴演奏者的人數(shù)是令人吃驚的。不管他們當前從事的工作是什么,他們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所獲得的集中注意的能力,已成為他們事業(yè)成功的一重要成份。
幾句警言——
如果你有理由相信你的孩子有特殊的才能,你仍然不要催促他在聽眾面前表演。即使是成人,也沒有什么比在聽眾面前表演更令人害怕了。讓你的孩子在沒有恐懼的愉快的氣氛下進行音樂活動;讓他和朋友們一道,和學校的演出組一起,在游戲或其他學校活動中演奏。
什么年齡開始學音樂最好?大約六歲或七歲,或者在孩子已有所準備的時候。任何比這還早的年齡,孩子可能在體力上還不能掌握樂器。
說句關(guān)于練習的話。我認為最好把練習看作是一個努力的問題,如果一個孩子看見自己有了進步,他最初付出的努力取得了結(jié)果,這樣他很可能會自動去練習,練習就成為他所喜歡的事。
找一位老師,他能給你的孩子一個可以達到的目標——一首樂曲。經(jīng)過一星期的練習就能彈得不錯了。如果可能的話,讓你的孩子自己去選一首樂曲,這樣他真的可以說“我希望能彈這首樂曲”。然后一旦他有了成功的感覺,你就可以回到基本技巧上再重新開始。我認為,一開頭什么也不彈只讓孩子彈音階和練習這是錯誤的,這會把在房間里的每個人都逼到絕境上去了。要從全面的意思上來領(lǐng)會練習這個字的意義并在這一基礎(chǔ)上讓孩子彈奏,一旦他們體驗到樂趣,所有的音階、練習將不再是空洞的不愿做的事了。
記住,音樂訓練對孩子將來最終進入的任何工作領(lǐng)域來說,都是最好的背景,因為演奏樂器的能力還能給孩子們帶來另一種才能,就是把出自我們直覺、感情、靈感的非理性的那部分東西(亦可稱為精神方面的東西),用非口頭語言的方式表達出來。
簡單地說,音樂使我們更為敏感并使我們成為更好的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fb51d90100zm7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