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洲島在莆田,沿海,福州南面,開車好像也要2-3個小時。大多數(shù)游客上島都是不開車的,我們?nèi)硕嘈欣疃?,就開車擺渡過去。每隔50分鐘一班船,等了個把小時才過去。不過看到大海,大人小孩都很興奮。天藍(lán)海闊,心情一下子明朗起來,雖然空氣里都是濃濃的海腥味。
在酒店住下,挺有度假村感覺的。放下行李,大家就換上泳衣去酒店邊上的沙灘,游泳,玩沙子,過了癮后還到游泳池里泡。太陽曬得非常直接,但是呆久了,一點都不覺得熱。兩個小的第一次真正玩海,玩水,還是有點怕怕的,尤其是海浪沖上來的時候,但是后來也喜歡起來了。
應(yīng)該說,福建沿海一路走來,在湄洲島有真正大海和漁村的味道,而且游人并不多。到了廈門海灘,就是城市味道很濃了。
晚上就在酒店吃的晚飯,小貴。到了景點,總是要額外貢獻(xiàn)點GDP的,開酒店、開飯店的人也不容易。
第二天又在湄洲島玩了半天,到更大的黃金海灘去玩了,還去了媽祖廟。媽祖廟據(jù)說在文革時都?xì)Я耍匦陆ǖ?,雖然很宏大,但總少點味道。
記了一通流水賬,其實湄洲島除了陽光、沙灘、媽祖、海鮮,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還是海島上的房子。到處都是島民蓋的新樓房,和正在蓋的房。讓我吃驚的是房子的規(guī)模。一般都至少是四層樓以上的,一棟樓房起碼有幾十個房間,比江浙一帶的農(nóng)民樓房大很多。這島上的人難道真靠打漁能有很好收入?為什么要蓋這么大的房子?我感覺這島上除了自然風(fēng)景,其它各方面其實還是很落后的。
后來在廈門遇到一個人,我問了這個問題。她說,福建這一帶鄉(xiāng)土觀念很重。無論兒女走多遠(yuǎn),在家鄉(xiāng)總要有一個扎實的落腳點。
不管怎么樣,這樣看上去各方面設(shè)施,包括旅游設(shè)施都還不怎么到位的海島,蓋了這么多這么大的房子,總感覺不對。年輕人都去打工了,這些房子遲早、總歸是沒有用的。
玩沙灘“活埋”
傍晚大海很愜意
海灘騎大馬
黃金海灘
媽祖廟
海神媽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