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這個網絡節(jié)目,打算用3年時間讓孩子玩轉50個學科!

2017-4-23 19:55 原創(chuàng) · 圖片26

今天想給爸爸媽媽們推薦的一個來自臺灣的網絡節(jié)目——臺灣吧。

內容涵蓋公民教育、哲學、經濟、臺灣歷史……在YouTube上的點擊量已經超過250萬!

除了給小朋友們用好玩的方式講述各學科知識外,節(jié)目還有一個終極目的,就是讓孩子覺得魚很好吃!

魚很好吃?什么意思?

我們常常說,教育應該授人以漁,而不是授人以魚!

但是臺灣吧的創(chuàng)始人說:

現(xiàn)在授人以漁也已經過時了,我們要做的應該是,讓孩子覺得魚很好吃。

我們很愛孩子,所以總想把我們的老魚竿給孩子??墒鞘澜缫恢痹谧?,誰能保證用一樣的方法,孩子以后還能釣到魚?

可是如果,讓孩子覺得魚很好吃,自己想要去抓魚的話,他就會去找到自己的新魚竿、漁網、漁船……甚至用我們以前沒有想到的方法,解決過去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

關鍵是一個網絡節(jié)目怎么讓孩子覺得魚很好吃呢?

答案是有趣+效率+實用。

比起講一堆艱深的知識,節(jié)目用把專業(yè)和知識說得有趣的人或者方法,讓每一個讓人昏昏欲睡的概念與生活聯(lián)結起來,講得好好笑。

比如,說經濟,那就要談談物價嘛,如果一碗鹵肉飯漲價了,除了抱怨店家還能怎么看?這跟公司員工的薪水有什么關系等等?制作節(jié)目前還要去實地走訪不同群體喲~

說到效率,指的是知識接收的速度,臺灣吧計劃用3年時間制作50個學科的系列節(jié)目,每集7.5分鐘,每個系列8集,做成剛好1個小時的視頻。

這樣就可以花兩個星期時間,讓孩子看每個系列的第一集,再用兩個星期時間把最喜歡的系列完整看一次。他們把這個由小及大的計劃叫做大抓周計劃。


現(xiàn)在進入制作中的就有經濟、數(shù)學、科學、審美、消防……對了,你也可以點進他們的主頁進行投票哦~

臺灣吧創(chuàng)始人說,像這樣花一個月時間,孩子能獲得3樣東西:

興趣,把大塊的知識打散成幾分鐘的內容,讓孩子能快速瀏覽,打開一個興趣的口子。

方向,有了興趣就可以自己上網去搜尋更多資料。

同伴學習,評論區(qū)不是3、50人的教室,而是幾十萬、一百萬人的,大家可以在內容上進行討論、辯論,協(xié)作出更多的內容。

主題選擇也是經過大眾和企業(yè)的投票,反應社會和市場的真實需要。

那下面就來看看臺灣吧制作了哪些激發(fā)孩子興趣的好玩視頻吧~

木擊者:募投人

募投人的諧音是木頭人,所以節(jié)目就用幾個可愛的木頭人來講講什么是公民意識,包括政府在做什么?還有圍繞在身邊各種權利,這部分教育在學校里簡直太缺乏了,強烈建議大家讓孩子看看,每集3分鐘左右~

比如,這集就講到兒童權利啦,兒童是各個年齡層中弱勢再弱勢呀,但他們也是有自己的權利的!


孩子看了節(jié)目會發(fā)現(xiàn)除了聽大人的話,還有自己的權利,有一條很重要也常常被大家忽略的就是社會參與權!

也反向提醒大人們,如果因為覺得孩子什么都不懂就忽視他們的想法,或者不準參加外面的各種活動的話,就忽略了他們是獨立個體的事實,也讓他們沒有了獨立思考和社交能力。

最后節(jié)目會提出一個開放性的倡導,孩子是咱們未來的希望,那孩子的苦難和權利問題,也是需要觀眾一起去努力解決的呀~!收看節(jié)目的孩子會不會也在心中埋下一顆小小的種子呢?

拼經濟吧!

這是大抓周計劃的第一個系列視頻,現(xiàn)在出到第4集,每個主題都很貼近生活,從漲價、顧客心理等等切入,每一集介紹一些專業(yè)的經濟學概念,看不懂的時候就可以馬上暫停去搜搜看哦~

這一集講的是漲價,從一個問題引入——為什么大家一聽到漲價就會抱怨呢?因為在商家和消費之之間的信息不對稱??!


插入的專業(yè)術語,用好玩的圖形輔助案例來講解~

從為什么大家不喜歡漲價,講到漲價的多個原因,最后,引導大家從更多角度思考漲價??傊?,從小因為新聞聯(lián)播覺得經濟、政治啦這些好無聊的我看這個卻超投入。

臺灣歷史動畫

臺灣動畫臺灣動畫剛發(fā)布時,兩天就吸引了20萬人來觀看,讓很多不了解歷史的人喜歡上了聽臺灣的歷史。

動畫形象也很生動,以普通老百姓的視角,一步步講述臺灣近百年的歷史發(fā)展,雖然只講臺灣,但中間也會牽扯到許多國內的事件,對孩子全面理解歷史很有幫助喲~

比如說到很勁爆的話題——臺獨。視角就很客觀,從甲午戰(zhàn)爭說起,講述了從割讓臺灣到現(xiàn)在不明所以的情況下,官方和民眾的看法和行動。


還會時不時地插入一到歷史題,告訴你,記住啦,這要考噢,快記筆記!

每集最后,又回到開放性提問,現(xiàn)在臺灣的民主又該怎樣實現(xiàn)呢?就要教給觀看節(jié)目的各位一起去思考啦。

除此之外,還有臺北故事這樣溫馨的節(jié)目,跟孩子說說臺北鄰里的故事:那些消失了的中華街,還有年貨的風俗……


十八銅人健康教室來給孩子講健康知識;交通事務所這個頻道主要針對臺灣的交通規(guī)則,也許對我們的小朋友不是非常實用。

好的網絡節(jié)目不是讓孩子學到的是固定的知識、技術,而是引發(fā)孩子對于某個領域的興趣和熱情。因為只有這兩樣能不斷鞭策孩子去更新新的知識和技術,也永遠不會退流行啦~

一半網絡,一半實踐的學習故事

說到臺灣吧,就不能不說說它的創(chuàng)始人謝正豪。也因為他一路利用網絡學習的經歷,才會有了今天的網絡節(jié)目。

他是農業(yè)經濟畢業(yè),但畢業(yè)之后從事的是媒體、音樂、影片制作行業(yè),這些專業(yè)技能哪來的?

一半是從網絡上,一半是一邊做一邊學來的!

高中時,他讀的學校升學壓力沒有很大,老師們的講課也都很隨意,這讓他養(yǎng)成了自己上網學的習慣,YouTube和一些網上論壇對他的幫助很大。

18歲考上臺大就是勤工儉學,第一份工作是在夜店當DJ,所有器材都是用從小到大的紅包錢買的,技術也是上網自己學的。

后來他當兵,在海關里面是翻譯官。有一天他查資料的時候,突然意識到,一直以來上網的經歷都是輸入英文更容易找到想要的內容。

他突然覺得這很可怕——明明母語是中文,為什么中文的內容這么貧乏?如果網絡上中文內容夠多的話,那孩子的成長歷程、就業(yè)甚至人生都也許會更加自由。

從有這個想法開始,一點點積累,在2014年成立了臺灣吧。

他說,如果當DJ的時候,父母直接要他去學音樂,他可能因為叛逆反而不愿意學。恰恰是自學到給他很多啟發(fā),有時候,不作為比作為更有效,開放會比訓練來得好。

來源:蜂窩兒童互聯(lián)網實驗室


回應8 舉報
贊15
收藏83
8年前
沒搜到這個節(jié)目??
8年前
美國隊長 沒搜到這個節(jié)目??
我待會也去找找
8年前
美國隊長 沒搜到這個節(jié)目??
我找到了,臺灣吧,Taiwan Bar
8年前
好贊?。∑诖磥沓审w系的視頻。讓孩子們覺得魚好吃,這個理念真的超棒!
8年前
謝謝分享????得翻墻了
8年前
哈哈~這個雜志上很早就介紹過的,但我一直沒爬過去看
8年前
哪里有這個節(jié)目?
8年前
我翻著墻呢,在哪兒搜這個節(jié)目?
發(fā)布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