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上得來終覺淺。育兒這件事,也像吃飯一樣。
不能吃別人嚼過的東西,只能自己吃了才算真正的吃。
有長輩們一起分擔(dān)養(yǎng)娃重擔(dān)的時候,總覺得育兒的經(jīng)驗是隔紗獲取的。
這周長輩們完全不在,開始兩人獨自帶娃。
以上是背景。
洗衣做飯收拾家務(wù)真的很耽誤時間,像一個一直不會消失的大怪龍。
不會因為你今天收拾了,砍了他的頭,明天他就不會出現(xiàn)了。、
第二天還是有一大堆的衣服,一大堆的家務(wù)要收拾,龍頭說不定又一下子長出來仨。
之前默默屠龍不讓我們干涉的英雄們都回家了。剩下我們仨面對著大龍。
如何統(tǒng)籌時間安排帶娃和家務(wù)就很關(guān)鍵。
還好隊友配合默契,甚至比我還有條理性。
我洗衣服,他刷牙。
我收拾家務(wù),他講故事。
我過去繼續(xù)講故事的時候,他就開始收拾牙具穿尿布了。
昨晚獨自帶娃的夜晚,過得還算順利。
今天是我們倆獨自帶娃的第一天。
迷迷糊糊起床,在上班前給隊友和娃做飯,一邊刷牙,一邊洗臉,一邊煮粥。
看了看睡得橫歪橫歪的兩人,覺得很幸福。
煮好了粥,放桌上冷著備著他們起床。
后面娃果然迷迷糊糊爬起來,熊抱了一下下,又軟軟的躺在沙發(fā)上。
我說媽媽要出門啦,再見喲。
他迷迷糊糊說,媽媽再見。
心滿意足的關(guān)門,覺得自己是個超人媽媽。這種直接育兒,全部包攬的成就感還是非常充足的。
自我感覺良好的時候,收到了隊友發(fā)來的語音恥笑。
寶寶給他說,媽媽做的不是粥。是米飯。
還拿出來一顆米飯,說:爸爸看,是白米飯。
中午抽空回家問寶寶,為什么說媽媽做的不是粥。
他很大聲說:是米飯。
我不服氣,和他 “是粥!”“是米飯!”的吵了近十個回合。
寶寶才大笑著說:"粥是黃色的!米飯是白色的!媽媽做的是白米飯!不是粥!”
這句話一說完,我感覺到我終于洗清了冤屈。
聆聽孩子的真實聲音是多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