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太會了!原來家里的墻面,可以還有這么多“神操作”!

2023-3-22 14:34 原創(chuàng) · 圖片50


橘子:今天,咱們的主題是“學習型家庭墻面利用”:怎么利用家里或?qū)捇蛘膲γ妫o孩子的學習、生活助力。

這個話題常談常新,我發(fā)現(xiàn),花友們在“問墻面要空間”這件事上,想象力越來越豐富了,做法可謂“花式繁多”。

以往咱們分享過不少頂天立地的“大書墻”。

圖片

圖片來自花友@吉利布爾

其實,除了打造閱讀空間以外,咱們家里的墻面還有更多的用法。

今天橘子一共盤點了6種“學習型家庭墻面”打造方案,來自18個家庭的真實經(jīng)驗,總有一種適合你家!

No.1 計劃墻

讓孩子學會自我規(guī)劃,建立時間觀念

1. 利用70cm的“窄墻面”,幫孩子做時間規(guī)劃

@微瀾媽媽

隨著娃年齡的增長,時間計劃墻逐漸成為很重要的位置。從家里的姐姐中班開始,我們就讓“時間計劃”上墻了

從2020年,下圖這面寬僅70公分的窄墻就固定成為家庭時間計劃墻。

每季一換,各個月份重要的節(jié)日、家庭成員生日、重要預約、短期課程、活動安排......都列明在日歷內(nèi)。

圖片

因為采用的是塑面材質(zhì)的掛式封套,A3大小的日歷可以方便打印替換,臨時事件也可以用筆在上面直接書寫,擦拭很方便。

大家應(yīng)該注意到紙面上不同顏色的標簽了,這是各月節(jié)日標簽,我買了一個口袋打印機,各色標簽分別有不同含義:粉色是節(jié)日標簽,藍色是重要預約,黃色是短期課程,白色是看展或戶外活動,各類顏色一看即知。

圖片

兩娃也很習慣每天看一看,未來一周、一個月有什么事情需要提前做好準備,時間觀念從小抓起。

由于這面窄墻面處于家庭中心動線位置(客廳廚房之間),在兩娃成長的各階段,都發(fā)揮了不同的功能。

2019年,這面窄墻是任務(wù)墻,這個時期還是以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為主,每天的“TO DO LIST”貼上墻,完成之后會有獎勵,比如看5分鐘IPAD,吃個冰淇淋。

圖片

2020年初的時間計劃墻長這樣,每個時段和對應(yīng)任務(wù)都寫上了,更加具體。

圖片

制定初期并不期望娃能準確掐點執(zhí)行,只是讓兩娃明白,一天當中,哪些事情是必須要完成的,比如晨讀、晚讀、家務(wù),是絕對必須完成的項目。

兩娃經(jīng)過短暫的適應(yīng),也都很順利地形成了晨讀晚讀的習慣。

2. 利用桌前空間,孩子的日程一目了然 
@擰發(fā)條鴕鳥

我家為娃準備的四個墻面做”計劃墻“,面積都不大,其中兩個利用的是桌前的墻面。
 

第一個,是學習桌前的規(guī)劃/展示板。

用來貼課程表,備忘便簽,近期目標,獎狀展示,想安利給娃的東西……

圖片

第二個,是利用的家里的公用桌前墻面,布置了洞洞板和留言板。

手帳和做計劃的材料都收納在這里,旁邊的留言板可以掛上娃和大人計劃表。

圖片

我們家還有張全年計劃表,但鑒于今年夠魔幻,到現(xiàn)在還沒寫什么像樣的日程。

圖片

走廊里還放了塊玻璃白板,這個的使用就比較隨機了,寫個check list或者讓娃講題都很方便。

圖片

3. 自制英文日歷墻,孩子順便把英語也學了 

@暗淡藍點的塵埃

自制了一個日歷墻,娃很為我驕傲,會跟別人說:這是我媽媽給我做的。

通過這個日歷表,娃認識了月份和星期的單詞,知道了年月日的概念,學會了天氣、季節(jié)的表達,知道了人類生活的適宜溫度,知道了每個月都有多少天。

因為我工作是輪班,他還會算我哪天上班,哪天不上班。收獲頗多,這個日歷表真是做得很值。

圖片

No.2 閱讀墻

把圖書館搬進家,讓孩子養(yǎng)成閱讀習慣

1. 巧用沙發(fā)后的墻面和飄窗,打造愜意的閱讀角 

@朵拉和媽媽

為了方便女兒Dora,我們剛剛搬到初中學校對面的老房子,建筑面積76平米的三房兩廳兩衛(wèi)帶陽臺的30多年房齡的磚混房。

常住人口一家三人,空間數(shù)量夠多,每一個空間的大小實在不敢恭維??。從策劃搬家開始,就下定決心把書籍不僅要好好收納,還有方便或有利孩子閱讀作為重中之重!??

各處雖然不盡完美,但我們也算盡力了??

先說說客廳沙發(fā)后面的墻面書架。

圖片

把書架放在沙發(fā)后面,缺點是下面的3層被沙發(fā)擋住、不方便存取。

但優(yōu)點是上面平時夠不到的兩層踩沙發(fā)上拿取方便,對孩子來說也算安全。另外在視線范圍內(nèi)一目了然,隨時可能被提醒翻看。

沙發(fā)后面是2米寬,2.37米高的宜家畢利組合書架。畢利是提供一些書架單元,可以自己組合,整面玻璃門,部分蒙板門,局部玻璃門,甚至全部不要門。

我選的下段1.05米以下的三層是蒙板門,最上面一格玻璃門的配置。下部本來就被沙發(fā)遮住,放一些過刊或暫時不看的書刊,會長時間都不開啟,蒙板門防塵,也比玻璃門安全。

圖片

另外我覺得我家一切都是最適合的搭配,沙發(fā)是老藤椅,非常輕巧,朵拉媽媽一個人在家也可以輕易拉開,取放下層的書本。

沙發(fā)側(cè)面的窗子縮在建筑的夾縫里面,為了多采光,裝修的時候做了飄窗,本來想給朵拉做圖書角,現(xiàn)在加入了兩只小鳥,變成了小鳥的空間,倒是也挺有意思的。

圖片

2. 電視墻變書墻,放下兩個孩子的幾千本書 

@楠小妹

兩小只8歲了,自打她倆10個月起,就開始閱讀啟蒙,那個時候囤了不少都是大圖畫的繪本,五味太郎的居多(個人真是超愛日本的低幼繪本)。

每逢各大電商活動,就清理一次購物車,于是家里的書越添越多,繪本、橋梁書、小說………書柜從一個變成現(xiàn)如今的五個。

電視墻也變成了書墻。

圖片

兩小只的閱讀安排是,周一至周五看文字偏多的書,周六周日就隨意翻看繪本了。

我家還靠墻放著三個宜家收納柜,也是裝的滿滿當當。

這柜子堆放的是文字居多的書,包括橋梁書。最左的書架上,其中有四層收納的是我自己本年度所看的書,剩下的全部都是兩小只的了。

圖片

這些年,不光兩小只愛上了閱讀,我這老母親也在時隔學生時代多年以后再次愛上了閱讀!孩子的幾千本書就在這里了。

3. 不足1平方的開放式書墻,把我家客廳變成圖書館 

@湯圓家

一直很想擁有一面開放式書墻,構(gòu)建 “Home Library”,營造求知的家庭氛圍,這次租房終于把夢想實現(xiàn)了。

我們選擇了鋼制圖書館書架,可根據(jù)書本隨意調(diào)節(jié)層高,而且沒有甲醛無需散味。

圖片

這個書墻,不僅僅可以收納我們和湯圓1000多本書,還是一個展示型繪本架、家庭文件收納區(qū)、電子設(shè)備充電站、孩子教具桌游收納柜……

有娃家庭的書架一般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像上面所說的家庭圖書館式的書柜,書籍均是豎著站立插入擺放,僅露出側(cè)面的書脊,所以選書的時候需要根據(jù)書脊提示。

另一種是展示型繪本架,露出整個封面,對于以讀圖為主的低幼小朋友而言,無疑展示型繪本架更加友好。

圖片

我采用“擋書條+伸縮桿”的組合對書柜進行了改造。

把擋書條底面用無痕納米膠帶粘貼在書架板子上,因為檔書條為U型,可以防止書籍滑落。

圖片

擋書條原本兩側(cè)都有插口,我根據(jù)書架列寬適當掰彎一點點,就正好可以卡進去

最后是安裝一條伸縮桿。

因為僅有擋書條并不能讓書籍呈現(xiàn)一定角度擺放,而且后面的書因為大小不一也可能沒法提供支撐度,所以需要一條上下、長度都可調(diào)節(jié)的伸縮桿。

圖片

就這樣完成了我的改造,超簡單、又便宜,還很實用哦~ 

圖片

No.3 科普益智墻

把自然科學、人文地理“裝”墻上,給孩子長知識

1. 墻面百寶墻,讓孩子把“秋天”搬回了家 

孩子們都有親近自然的天性。我想,善待他們的收藏,是對天性的一種很贊的保護,對吧?

因此,最近給孩子的“百寶格”擴了容。下面是目前階段的全圖:

圖片

很多朋友一開始會問“這個柜子是你家自己做的嗎?”。其實不是的, 先說木格子,真相是這一面墻的“百寶格”,其實是由7個木格子拼的:

圖片

因為之后不打算拿下來了,所以背面用膠粘到墻面上了。不會倒下來。

里面的收藏,分為植物類,石頭類,生物類,日常類。

這里的陳列,起源于某個秋季陽光明媚的周末。散步時,孩子晴天在路邊偶然發(fā)現(xiàn)地上的橡果。

出于天然的好奇心,便在附近仔細尋了起來。很快找到了因為掉在地上而從果實上摔開的橡果的“小帽子”。

圖片

因為看了幾十遍《十四只老鼠》,晴天火速對號入座,驚呼:“媽媽這是不是橡子!”這就是一個始于繪本,萌發(fā)與生活的興趣的開始。

后來,晴天點燃了尋找種子的興趣,周末散步找種子,變成了一個秋日周末固定的項目。

而這面百寶格墻,就成了他與自然接觸的記錄。
 

圖片

2.  利用房屋外墻打造“管道戲水墻”,培養(yǎng)娃的邏輯思維

@虎姜的小花園

之前考察幼兒園的時候,我看到幼兒園有一整面墻都做了可以玩水的水管墻,當時就感覺很好玩的樣子。

后來我們自己安裝時,對管道進行了升級改造,不僅從簡單平面組合擴展到了有進深的立體組合,還在水池里加入了藍色的食用色素,讓水流的過程更加清晰直觀。

圖片

水管墻最棒的地方就是,它是一個可以探索立體空間和邏輯關(guān)系的道具??磮D片就會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摸索,兒子虎姜已經(jīng)能夠在較為復雜的管道組合中判斷出即將出水的位置。

圖片

除了可以橫平豎直地進行立體拼搭,還可以嘗試把管道組合傾斜,搞成M / W型,再來試一試如果從某個端口倒入,水會先從哪個端口流出?

或者問一問,你覺得這杯水倒進去以后,水會從水龍頭里流出來嗎?

除之此外,我把娃玩沙子的小道具也借用了一下,嘗試用流水推動水車轉(zhuǎn)動。反正都是流體嘛!

圖片

漸漸地,我們的玩水裝置也吸引了鄰居小朋友的加入……感覺自己仿佛置身在幼兒園中……

圖片

有了管道戲水墻,老母親完全可以躲在旁邊一臉慈愛地看著小孩兒們隨便霍霍,一會收攤換套衣服就是了!夏天最好用了!

3.  把歷史、地理掛在墻上,幫孩子建立“全局觀” 

@盼星星

我們家墻上貼的多數(shù)是文科類的圖片素材。主要特點是“大”和“全”。
 

比如,“一帶一路”全景地圖:

圖片

做成“歷史年輪”型的中國歷史概要:

圖片

地理方面,還有“凹凸有致”的世界和中國地形圖:

圖片

還有縱向感受自然發(fā)展和文明發(fā)展脈絡(luò)的長圖:
 

圖片

No.4 運動墻

器材上墻,孩子在家就能完成每日運動量

1. 利用3米層高,讓娃在家練攀巖 

@擺擺485

我家這面墻不算高,也就三米多,為了讓娃鍛煉一下膽量,動手安裝了攀爬墻。

本來只想安裝攀爬抓手,擔心不安全,還是買的這種整體板,拼接起來,天花板裝了一個鈴鐺,也安裝了保護裝置。

孩子試了多次終于可以搖到鈴鐺,但自此之后就不是很感興趣了,不過偶爾還是會爬一爬。

圖片

家中沒有那么高墻面的,也可以參考@Coco媽咪的做法。利用走廊空間,找專業(yè)機構(gòu)給孩子安裝一塊“攀巖練習板”:
 

圖片

這是練習板的另一面:

圖片

這是從下往上看的角度:

圖片

安裝時,需要利用承重墻。Coco家發(fā)現(xiàn)墻只有一面是承重的,所以為了安全起見,里面又加固了兩個單杠,利用橫向的力量把它支撐起來。

2. 玩法多樣的墻面拓展板,放電指數(shù)五顆星 

@花友霍姍姍

拓展板可以直接安在墻面上,但地面需要有保護。
 

我家選擇了像貼對聯(lián)一樣的排布方式將三塊板拓展版安裝在了靠床的墻上,這樣床墊就直接做保護了。

如果理想的話,孩子是可以從左側(cè)板上,右側(cè)板下,反過來也可以。

圖片

拓展板上也可以安裝軟梯、麻繩之類的裝備,玩法很多。

圖片

花友自家發(fā)明的玩法:“空中飛梯”

3. 利用承重墻,安裝“萬能”家用引體向上器 

@波兒爸

引體向上是非常好的自重運動,但是對很多小朋友來說并非易事。為什么要推薦呢?

因為一個引體向上的器械,可以有很多擴展方式,比如吊環(huán)、秋千、TRX懸掛訓練都需要有一個掛的地方,引體向上器正好滿足了這個需求。

圖片

盡管可以用于門框,但安裝在承重墻上更為保險

家用引體向上器有打孔和免打孔的兩種選擇,其實免打孔基本可以滿足家庭需求。當然,如果您不介意在墻上打兩個孔,打孔型是更加安全的選擇。

圖片

多用款引體向上器,也是不錯的選擇

如果上面初級設(shè)備,已經(jīng)滿足不了大家的需求了,可以試試木質(zhì)肋排架。

肋排架基本可以滿足壓腿、引體向上、臂屈伸(需要配件)等日常健身的需求。

圖片

    No.5 創(chuàng)意愛好墻
留一面墻讓孩子自由發(fā)揮,說不定會有驚喜

1. 黑板墻互動墻,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主角 

@kikichenelf

孩子兩歲時上了這面黑板墻,有了它,解決了臭小子亂畫墻面的問題,也增加了各種互動的樂趣。

比如,孩子通過畫畫學習關(guān)于天氣的英語單詞:

圖片

這是關(guān)于形狀的:

圖片

最近的一張,我們嘗試用“年輪”梳理歷史脈絡(luò):

圖片

2. 利用墻面隔板,把娃的“寶貝”展示出來 

@Cone
 

哪個小男生家里沒有幾輛多美卡呢?不過像我們這種不僅娃喜歡大人也喜歡,看見合作款就忍不住剁手,幾年下來買了近千輛車的家庭,還真是一度發(fā)愁如何收納。

我的要求是既可以擺出來觀賞又可以讓小朋友輕松拿到,還要不占地方,還不能丑!

歷經(jīng)抽屜、儲物盒、玩具車庫、書架、首飾掛袋、甚至是亞克力展示柜...終于找到了最最最合適的收納方式!

用墻面隔板辦了個車展:

圖片

3. 家中的每面墻,都可以成為孩子的畫板 
@雯~吻心

我家?guī)缀趺棵鎵Χ伎梢允呛⒆拥睦L畫墻。

兒童房貼了一條灰色墻紙充當黑板,哥哥小時候在上面寫畫。現(xiàn)在用來貼照片。黑板墻上面都是兄弟倆的畫作。

客廳的小角落都是弟弟的“大作”。

圖片

    No.6 作品/成就墻

記錄孩子每一分成長,每一個進步

1. 把娃的作品裱起來掛墻上,就是對他們最大的肯定 

@嚕嚕媽Eric
 

孩子創(chuàng)作了那么多藝術(shù)作品,每一件都不舍得丟,尤其一些超大的手工立體作品,家里實在放不下了怎么辦?

推薦一種最簡單的保存孩子作品的方法——鑲鏡框,掛在墻上。

把孩子畫的每一幅畫,鑲上相框,掛在家里既裝飾了墻面,又完好無損地保存了孩子的作品~

人靠衣裝馬靠鞍,畫作全靠相框裱,有了相框,瞬間就是高大上的感覺,如果用相框排列各種形狀,馬上逼格滿滿!

圖片

2. 把背過的詩詞畫在墻上,記錄古文之旅 

@安妮繪本小屋

去年的一二月份,趕上疫情在家,參加詩詞大會,和孩子一起畫的詩詞畫。

每天一幅畫或者手工作品,一共60多天,60多副畫!把它們貼滿了家里的墻上,也不失為一道靚麗的風景!

我們一起畫李白,杜甫,白居易。李清照,杜牧,蘇軾,李商隱等等這些詩人詞人的詩。

圖片

3. 把讀過的書記錄在墻上,隨著孩子慢慢長高

@Emma302

今年開始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把讀過的書脊復印下來貼到墻上。墻越來越高,娃也越長越高啦??

圖片

看完了這些,感覺真實的、積極向上的生活氣息撲面而來。

怎么樣?是不是也想試一試?


收錄到專題
墻面空間利用攻略
11篇精華攻略 · 25.2萬人學習
查看專題
閱讀原文 回應(yīng)6 舉報
贊97
收藏357
2年前
真棒??!感謝分享!
2年前
智慧的媽媽有辦法!最愛時間墻
2年前
家長太用心了!
2年前
家長真的好用心?。↑c贊
2年前
太有心了
1年前
全球通史和自然譜史圖在哪里買的?
發(fā)布

推薦閱讀

小花生小溪
小花生小溪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