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兒子的家長們,要注意了

2011-11-23 21:06 原創(chuàng)

未來的世界真的會陰盛陽衰嗎? 

有幾位老同學在高校任教,見面時不由感嘆:“現在踏上講臺真犯暈,滿眼望去都是鶯鶯燕燕。”大家交流下來發(fā)現,大學里不僅僅是文科,就連一些基礎科學方面,女生絕對數量都在迅速增加。當然這也不是壞事,也有人調侃:“當年我們寢室一窩人都打光棍到大四才解決,放到現在大可以挑挑揀揀了。 ”這也不只是當笑話說,新聞里報道稱,有學校將教學樓內一半男廁改成了女廁,蹲位數量1比2;還有所謂“女優(yōu)班”(女生比例超高)里的苦逼男生,當了團支書結果被叫做“婦女主任”。 

或許我了解的這點信息有點夸張,但陰盛陽衰已經是種普遍趨勢。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就提出 “男性在衰落。”他指出了這么幾個數據:男孩退學率比女孩高30%;在高等教育領域里,從學士到所有研究院學位男性要比女性少10%;在特殊教育項目里,三分之二的學生都是男性。更糟糕的是,越來越多的現代男性患上“社交緊張綜合癥”,特別是跟異性交流時,不知道自己該說什么或做什么。請注意津巴多雖然說的是美國,但是在東亞我們依然可以找到對照。興起于日本社會的“宅男”和“草食男”,恐怕在如今的中國也已經不那么罕見,這里跟津巴多觀點一致的是,造成男性因子衰退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網絡和數字娛樂產業(yè)。男性的好奇心、興奮感已經被高度發(fā)達的數字化娛樂所滿足,這就造成了他們現實中的無力。 

為什么女孩相對受影響不明顯呢?津巴多沒有解釋。不過必須承認,在電子游戲、各種你懂的網絡視頻等方面,女孩確實不像男同學那么熱衷,她們往往更習慣于從傳統的女伴社交圈尋找樂趣,即使用一些社交網絡,也只是這個社交圈的延伸而不是代替。男孩的情況就復雜了一些,越是成績優(yōu)秀的男生似乎就越缺少傳統上有野性的活動,也就越缺少同性情誼的形成條件。反而在充斥魔獸仙俠這樣的網絡游戲中,男孩們會花大量時間跟網友組織“工會”之類的虛擬組織,代替原本應該在足球場、運動場和街頭巷尾凝結的友誼。我不由想起斯賓格勒在上個世紀初的預言,“文明世界里,連一切需求都是生產出來的,所以人們根本不懂得真正的需求了?!蹦行猿闪宋拿鞯牡谝慌鸂奚?。 

如果真有預言,《西游記》就曾預言一個女兒國,劉慈欣在《三體》里也預言了一個男性全面女性化的未來。文學作品里,女兒國和《三體》世界都充滿了母性,人們實現了和平與和諧,要說遺憾就是找不到一個真正的男人,結果是:女兒國的國王愛上了外來的和尚,《三體》世界由于缺乏戰(zhàn)斗勇氣被外星文明摧毀。 

幸好,我們還不必面對那么極端的未來,最多也就是剩女們抱怨找不到男人,國足永遠沖不出世界 (別著急,按照這個趨勢國外男足也會步我們后塵)之類。另外,還好我還沒有兒子,如果我有,我會很頭痛怎么去保護他的男人氣質,怎么跟這個文明的趨勢作斗爭。


回應1 舉報
收藏
14年前
我想知道那些男孩子都到哪里去了?如果學校里都是女生的話,男生去哪兒了?
發(fā)布

推薦閱讀

leka25
leka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