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的價值在哪里?

2016-3-9 14:56 轉載

這個題目在腦子里已經盤旋數(shù)日,一直想寫,起因是經??吹接屑议L把繪本等同于故事書,買了一本好繪本卻只當看了一個故事就從此束之高閣,然后會抱怨:這書怎么這么貴啊,才那么幾頁紙,那么幾句話。。。。這讓我很替繪本打抱不平,也為那些掏了出去卻沒能實現(xiàn)價值的鈔票扼腕嘆息。

與很多孩子相比,逗逗接觸繪本的時間不算太早,約2歲左右才開始,記得她當初的最愛就是《轱轆轱轆轉》,那一本書,至少愛了半年吧,每天都抱著書找金蟲子,找完金蟲子又找全能鼠小妹,翻來覆去,樂此不疲,逗逗對繪本的熱愛從此一發(fā)不可收拾。我這個當媽的也跟著受益,打著逗逗的旗號,一堆一堆的往家里搬繪本,和逗逗一起看一起樂。3歲那會兒,逗逗就會模仿著奶奶的語氣皺著眉頭搖晃著腦袋嘆道:“這么小能看那么多書嗎?我媽媽可真是浪費錢啊!”話音剛落卻又急不可待地把書從我手中搶走,一溜煙的就跑了。

不記得從啥時候開始,突然發(fā)現(xiàn)奶奶不嘮叨了,而且逢人就很驕傲地說:“我家逗逗啊,會看很多書呢!”奶奶的這個轉變,我仔細想了想,仍是因為逗逗。3歲那會兒,雖然大字不識一個,但是逗逗已經可以有模有樣的讀很多繪本故事給爺爺奶奶聽,奶奶好生奇怪,后來還帶著老花眼鏡來研究逗逗的書架。

這其實也就是我要講的繪本最根本的價值:好繪本能抓住孩子的心。

毫不諱言,我們家書架上的繪本絕大多數(shù)是國外的。國產繪本,特別是逗逗喜歡的,屈指可數(shù)。不太熟悉繪本的朋友看到這里,估計會在心里嘀咕:崇洋媚外??蔀榱死L本,這個“罵名”我得笑納:)而且,越往低幼年齡層走,國外繪本和國產繪本的差距就越大,區(qū)別在哪里?我想,存在角度問題,國外繪本從孩子的角度來展示世界,而國內很多書,仍然保持著高高的俯視角度并停留在濃濃的說教層面上。有時候也難怪孩子不愛聽,我自己都能讀睡著。還有,就是國內繪本發(fā)展的土壤問題,不過這個話題牽扯面太大,不是我等能隨便下定論的,所以,我只能靜靜期待國產繪本也會有絢麗綻放的那一天。

八著八著就跑題,又扯遠了,拉回來:)

我一直主張,在孩子合適的年齡段,給孩子讀合適的書,不要低估孩子的理解能力,更千萬不能高估孩子的閱讀能力,切忌拔苗助長,因為讀書,本身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不要把閱讀變成孩子的任務。有一個快樂閱讀的基礎,那么,好的繪本故事,對孩子的啟蒙意義就是巨大的,通過閱讀學會的自理能力、邏輯思維以及語言溝通能力都是家長手把手去教所不能比擬的。

在這一點上,我就是最大的受益者。

因為讀了《肚子里的火車站》,逗逗懂得了去呵護她肚子里的小精靈們,愛吃蔬菜愛吃水果,啥也不挑食,因為她知道,小精靈們健康她才會健康;

因為讀了《牙齒大街的新鮮事》,早晚各一次的刷牙從來不需要我去催促,逗逗一點也不希望哈克和迪克在她的牙齒里面造別墅,建游泳池;

剛上幼兒園時,因為有了《一口袋的吻》的幫助,逗逗也順利的渡過了分離焦慮期;

當逗逗拿起畫筆時,我們讀了《點》,孩子的自信油然而生:畫畫有什么難的,我也會!

現(xiàn)在訓練逗逗每晚獨立入睡,《白熊和黑熊》又來陪伴她了,而且逗逗還自創(chuàng)了一招,讓媽媽在她手心上寫字:“你不要害怕,媽媽愛你,晚安!”她說這一招是從《媽媽心媽媽樹》里學來的。

隨著逗逗慢慢長大,我還欣喜地發(fā)現(xiàn)一點更為可貴的,那就是:孩子在對繪本故事的理解中,強大了自己的內心,并逐漸建立起了她自己的判斷標準。逗逗會開始試著和我去爭執(zhí),爭執(zhí)不下的時候,她會很清晰地說:“你認為怎樣,那是你的感受,但并不是我的感受。”而這一點,我覺得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是太重要了。

舉個身邊的例子,朋友家的一個小姐姐,比逗逗大一歲,常在一起玩,這個孩子非常的安靜、乖巧,很聽媽媽的話。媽媽說對,那才是對的;媽媽說不行,那肯定是不能做的;吃飯的時候,她吃不下了,怯怯地問:“媽媽,我如果不吃了你是不是就不喜歡我了嗎?”媽媽再三解釋:“不會啊,我怎么會不喜歡你呢?”,但是孩子還是將信將疑的樣子。

對于這樣的情況,她媽媽也很無奈,搖頭道:“你說這孩子怎么會這樣呢?越大越難溝通了,我說喜歡她,她還覺得我好像不是發(fā)自內心似的?!?/p>

這種情況好像挺普遍的,在我看來,孩子的問題就在于:沒有自己的判斷標準,媽媽的標準就是她的標準。

而孩子不能意識到自我的存在,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我想,幫助孩子發(fā)現(xiàn)自我,找到自我,是每個家長都應該關注的事情,而繪本,應該說是非常行之有效的輔佐工具。

同樣是吃飯的問題,希望孩子不要挑食,不要含飯的道理若是從家長的嘴里倒出來,講一千遍,一萬遍也未必敵得過一個小精靈的魅力,而且,我們不停的苦口婆心地、翻來覆去地講,最終在孩子心里就形成這樣一個定論:必須好好吃飯的原因,是因為我媽媽希望我好好吃飯。但孩子如果是讀過了《肚子里的火車站》,那么他關于吃飯的定論或許將改寫為:我要好好吃飯,因為我要照顧我肚子里的小精靈們。

以上是從主觀的角度去看待繪本故事的價值。也不知說清楚了沒有,歡迎拍磚,歡迎討論。

再從客觀的角度剖析一下繪本。一是繪本的畫面,二是繪本語言。

關于繪本的畫面,想說的實在是太多太多。從李奧尼到希爾弗斯坦,從科奇.保羅到斯凱瑞,迥然各異的表現(xiàn)技法,酣暢淋漓的大師手筆,讓人不能不羨慕現(xiàn)在的孩子,他們可以活在這么美好的精神食糧中。

有聽過一些家長的觀念,覺得孩子如果以后不是想從事美術專業(yè),其實這些畫面好與否,對孩子意義不大。對于這種觀點,我會覺得非常惋惜,家長的功利心太重,會蒙蔽孩子渴望美的眼睛。其實,試想想,在孩子成年之前,你真的能給他選定以后的人生方向嗎?其實,再退一步想想,孩子是否從事美術專業(yè),這不是最重要的,但是繪本可以培養(yǎng)孩子最基本的審美觀,而審美觀這東西,卻是每個孩子都不可缺少的。

繼續(xù)說繪本的畫面。其實就算從功利的角度,可挖掘的寶貴資源也實在是不少??纯船F(xiàn)在美術培訓班出來的孩子,筆下的藍天、白云、太陽、帶煙囪的房子、長著紅色蘋果綠色葉子的樹。。。等等等等,基本都是千篇一律。孩子的這些作品,有時候看到真會讓人很絕望。絕望時就會想呼吁:帶孩子多看繪本吧!《花格子大象》里千奇百怪的熱帶樹林、《天使的笑臉》里面五彩繽紛的笑臉、《100層的房子》里面的形態(tài)各異的樓梯。。。

繪本的畫面給孩子們帶來的是還有無窮的探索樂趣??破?保羅的每一本書的每一張畫面都值得細細去品味,精彩非凡的細節(jié)描繪,層出不窮的驚喜,不但能讓孩子培養(yǎng)起對閱讀的興趣,還能鍛煉孩子的專注力和觀察力。

帶孩子一起讀《小黃和小藍》,讓孩子的想象力不受具體形態(tài)的拘束;

一起讀《我的連衣裙》,讓孩子的思維跟著美麗的連衣裙一起變幻一起飛翔;

一起讀《點》和《味兒》,讓孩子能真正感受到涂鴉的快樂,能品出涂鴉的味道。

拿起繪本,在孩子眼前打開的就是一個絢爛多彩的世界,讓孩子從中感受美,認知美,再到表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

最后說繪本語言。

打個比方,不知是否恰當。繪本語言,好比家長和孩子中間的交流樞紐。比如一個詞,你口對口教孩子怎么用,孩子很難理解;若通過繪本語言來讀給孩子聽,孩子馬上就能體會到這個詞的美妙之處。

逗逗的語言能力是比較強大的,繪本語言功不可沒。這一點,隨著逗逗的長大,我的感受也是越來越深。逗逗的很多驚人之語,都是和繪本有密不可分的關系的。

最后,曬幾個以前記錄的,逗逗妙用繪本的段子:

洗澡時,王逗逗到處找她的小拖鞋:“媽媽!我洗澡穿的小拖鞋呢?”

我四下一看,真的沒見著,隨口道:“可能前陣子奶奶給收起來了?!?/p>

“為什么???!我要穿的!”王逗逗對這個答復很是不滿。

“你要坐在澡盆里洗澡,又不肯站在蓮蓬頭下直接沖,要拖鞋有什么用呢?”

逗逗有點郁悶:“那我什么時候才可以穿拖鞋呢?”

“等你肯站在蓮蓬頭下直接洗澡的時候,或許今年夏天就行了?!?/p>

逗逗對蓮蓬頭向來有點抗拒:“不行不行,我要長到像你這么高才可以站在蓮蓬頭下洗澡的。”

“今年夏天就可以了。”懶得跟她廢話,斬釘截鐵的表了態(tài)之后,小家伙無語了幾分鐘。

試好水溫,準備伺候小美女沐浴了,正準備著,聽到王逗逗開口了:“那好吧,等到夏天,我就站在蓮蓬頭下面直接洗澡,這樣就可以穿上我的小拖鞋?!鳖D了一下,突發(fā)一聲感嘆:“這就是生活!”

笑倒。。。王逗逗這句感嘆是有出處的:《快樂爸爸》里的爸爸對孩子說:“……等你長大了,有一天,你會到游樂場買五張彩票,然后大哭一場,哈哈,因為你什么都沒中!這就是生活!”


回應2 舉報
贊1
收藏
2年前
繪本一般在哪里買呢?
2年前
yyえり 繪本一般在哪里買呢?
各大圖書網站均可購買~
發(fā)布

推薦閱讀

小花生小溪
小花生小溪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