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個案例都是條件不同的個人,根本不能比,比是不科學的
除非條件差不多,資質,經濟條件,你再說一直玩和一直上培訓班的孩子表現,最后有什么不同。
我家兩個小朋友,可以算同等條件下,但性別不同,也會有影響。
我家上的課外班都不多,就拿中國老母親雞孩子這個來說說事。
老大從三歲到小學畢業(yè)(幼兒園+小學)算一直一直玩,媽媽沒有親自下手雞。小朋友基礎一般,學習習慣,學習方法都不太好,但對學習還算是有興趣,到初中的時候,還主動要求去報課外班。可惜基礎打得不好,抵消了積極性帶來的正面效果。
老二的時候,媽媽吸取教訓了,大概5歲左右開始自雞,家內作業(yè)比較多,結果是:小朋友特別喜歡媽媽出門不在家!時間越長越好!對學習興趣不高。
你說,這個平衡要怎樣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