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于 2021-12-08 · 圖片4
兩位建筑學(xué)背景的作者邀請孩子們用形狀和顏色玩創(chuàng)造和想象游戲。

“我是圓的,我是紅的,你能讓我變成什么?”

“你能讓我變成一百種東西呢!”

“現(xiàn)在就看你能把我變成什么了?”

一本可能讀著中途停下來聊上無數(shù)想法后開心大笑的互動型好書。
回應(yīng)2 舉報
贊1
收藏
4年前
謝謝你的推薦( ???? ? ???? )
4年前
這本書被你一講,看起來就很有意思
發(fā)布

推薦閱讀

書評
無處不在的魚
[新西蘭] 凱蒂·霍沃思 著,浪花朵朵 編,王艷 譯 / 浙江教育出版社
這是一本因偏愛而買來的書。我偏愛魚。

顏值和內(nèi)容比較,顏值更好些。封面是凹凸印刷,魚鱗有燙金處理,閃著光。

文字上是標(biāo)準(zhǔn)的科學(xué)陳述,包含了魚的歷史、分布、生存、繁殖、和人類間關(guān)系,這些主題之下,有不少知識點,也有少量互動游戲。趣味性普通。

然而,我還是喜歡,因為講的是魚。還獲得了新知:鰩魚、魟魚、鯊魚的卵鞘被稱為美人魚的錢包,網(wǎng)搜看到了各種各樣的,以后去海灘要找找,對著陽光看看是否有小生命在其中。
1 2
書評
夏之蟲, 夏之花
(日) 奧本大三郎 著 / 海峽書局
夏天,帶上這本書去公園、野外、河岸邊,去發(fā)現(xiàn)閱讀和生活的很多聯(lián)結(jié)。

日本的蟲與花,我們這也有很多的。

有些密集的植物和動物圖鑒,興趣濃厚的孩子要翻很久吧。如果興趣缺缺,就隨性翻翻,風(fēng)吹哪頁就哪頁地讀,說不定也有驚奇,例如我讀到了“蟑螂原本也是生活在野外的昆蟲”
書評
雪鹿
張哲銘 文·圖 / 明天出版社
臺灣作家張哲銘的少字繪本。

講述林海雪原中,看起來像樹木的鹿媽媽和小鹿還有其它動物遭遇伐木工人……最末的“雪鹿回來了”或許大人和孩子有不同的解讀。

這個冬季故事的畫面,大部分由白色和鉛筆灰來展現(xiàn),非常耐看。
書評
白鯨國際大獎作家書系: 走進叢林
[英]凱瑟琳·朗德爾 著; 王慶釗 譯 / 晨光出版社
喜歡吉卜林名作《叢林之書》的孩子,如果來讀這本《走進叢林》會繼續(xù)得到滿足。

凱瑟琳.朗德爾用故事嵌套故事的方式,講了狼媽媽曾經(jīng)的童年傳奇,黑豹巴赫拉從人類囚籠中脫逃的歷險,語言學(xué)者、同時總被父親斥責(zé)憨笨的大熊巴魯和一群鼠類如何實現(xiàn)了一次看似不可能的聯(lián)合大營救,巨蟒卡阿溫柔呵護貧苦的小女孩。狼群養(yǎng)大的人類小孩毛格利是這些故事的聽者,毛格利自己還為了森林幼崽去直面森林里最可怕的白色巨猿,在惡斗中幸存。

這些致敬吉卜林的故事在內(nèi)核上更加溫柔,在呼喚著人類和動物、動物間的友善與合...
書評
紅發(fā)左拉
(德) 庫特·海德 著;李曉旸 譯 / 古吳軒出版社
《紅發(fā)左拉》讀罷很慶幸自己并未憑著第一感覺被封面勸退。

寫于1941年的德國作品,講述幾位無家可歸的流浪少年既勇敢又沖動也引人心酸的一段段經(jīng)歷。作家的講述視角并非這個克羅地亞塞尼港街頭幫幫主左拉,而是媽媽剛剛?cè)ナ罍S為孤兒被左拉收留的少年布蘭科。

這群孩子所經(jīng)歷的成人冷酷甚至丑惡行徑對當(dāng)今絕大多數(shù)少年讀者可能是新鮮和不可思議的,但其內(nèi)核同樣將是無定論的有價值討論:我們?nèi)绾伪WC底層社會中最弱人群兒童的生存?

十分佩服作家的描述功力,文字里可以看到鮮活的每一個人,少年們、刻薄...
書評
兄弟
(美)劉燕珊 著,(美)克里斯·K·索恩皮 繪,王志庚 譯 / 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
講述中國人故事的歷史繪本。由一對夫妻合作完成,妻子是華裔,她從美國歷史上很多華人故事中尋找到創(chuàng)作靈感。?她的先生的另一本作品《最重要的事》在中國挺受歡迎。

講述一位中國男孩到美國唐人街和哥哥一起經(jīng)營蔬菜店?,隨后和一個愛爾蘭男孩產(chǎn)生友誼的故事。

版權(quán)頁上的后記部分講述了華人和愛爾蘭人對全美鐵路建成的貢獻以及唐人街的形成與發(fā)展。
書評
看不見的窗
[土]奎克尼爾·厄茲闕克 文 / 科學(xué)普及出版社
2024百班千人二年級書目中的一本,來自土耳其。

講述了一位坐在輪椅,避居在地下室的成年男子如何再次走出家門的故事:是一天天看路過窗臺的鞋子逐漸積蓄力量,是一次雪后孩子的嬉戲,是對另一個孤獨輪椅小女孩的共情,讓他的自我療愈有了突破。

ps:側(cè)脊的處理讓書有點晃悠,有單薄之感,感覺容易破損,又或者是采取了更好的技術(shù)?

書評
蘇菲的"朋友"
[德]米爾杰姆·澤爾斯 著繪; 李寒笑 譯 / 海豚出版社
女孩蘇菲,平凡小城中第一個不愿意一直背著恐懼的人,她選擇和恐懼做朋友,看見它,和它時近時遠。

蘇菲影響了小城的其他人。他們的恐懼也漸漸和他們既分離又共處。

恐懼在畫家筆下有些可愛,大肚子、黑個子,細爪子搭在人們的肩膀上。

很耐看的書。
1 1
書評
世界偉人傳記: 史懷哲 [7-10歲]
陳月文 編 / 陜西人民出版社
來自臺灣,有些歷史的世界偉人傳記系列中的一本(包含偉人見附圖)。
裝幀很樸素,文字也是。

讀起來有些單薄,但適合7-10歲。

史懷哲,非洲之子,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30歲起決心用醫(yī)學(xué)幫助非洲,隨后畢生來實現(xiàn),建立醫(yī)院,反對戰(zhàn)爭。

他的大愛之心幼時便表現(xiàn)無遺。
書評
狐貍: 生生不息的故事 2022凱特·格林納威獎提名 孩子更能接受的生命教育6-9-14歲(啟發(fā)出品) [6-9歲]
文,(英)伊莎貝爾·托馬斯 著,圖,(瑞典)丹尼爾·埃格紐斯 繪,陳靜宇 譯 /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22年凱特.格林納威獎提名作品。文字作者是我一直挺關(guān)注的英國科普作家,她真的很多產(chǎn)。

這本稍具故事性,文字又有散文之美的繪本探討了大自然中生命的逝去與新生,讀完像是走進了一堂溫柔生命教育課。

林間,一位人類媽媽帶著兩個孩子,他們靜靜觀看著一只狐貍媽媽的生命故事。

“跟上這只狐貍!
她耳朵豎起,鼻尖貼地,
她聞到了某種氣味。
請保持安靜,別發(fā)出聲音”

帶著孩子出門覓食的狐貍媽媽被車撞死后,

“化為無數(shù)微小顆粒,回到大地,回到植物中,回到空氣里””

“就像寒冬過后...
我能變成什么
作者:(美)安?蘭德 文;(美)英格麗德?菲克斯達爾?金 繪; 李海穎 譯
出版社:北京聯(lián)合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時間:2019-07
小乙丁
小乙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