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言7
2008
發(fā)布于 2019-09-15 · 圖片3
又是一本讀不下去的名著。試了兩次,第一次讀了十分之一,第二次讀了一半。實在不是我的菜。再讀下去,就能吐。我不知道是因為名字太長記不住造成了角色混亂,還是翻譯將靈魂的東西丟掉了,或者就是我不夠閱讀資格。記得楊絳說過,書是選擇人的。很遺憾,我沒有被這本書選中。不過大千世界,就是蘿卜白菜各有所愛?!栋倌旯陋殹罚莅堇?/span>
回應(yīng)1 舉報
收藏
5年前
一樣的,完全讀起沒意思,只能說段位不夠
發(fā)布

推薦閱讀

16歲
書評
洗澡
楊絳 著 / 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
楊絳先生的這部《洗澡》和《我們仨》截然不同,倒是很像《圍城》的口吻。
通篇講的知識分子的故事,從解放前夕講到三反運動結(jié)束。開篇的故事仿佛是個引子,就好像進一個大戶人家要繞過一個影壁,影壁其實也是可以單獨欣賞的,所以前面的故事完全可以作為一個單獨的短篇。一個已婚之夫怎么權(quán)衡利弊夫人和情人,如何做出選擇,而夫人又是如何應(yīng)對,情人的算盤是怎么撥弄的,所有的內(nèi)心算計都呈現(xiàn)的像超市的購物小票,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連那些打折的便宜一毛兩毛的也沒漏掉。
無論是什么樣的時期,什么樣的群體,總...
16歲
書評
正念的奇跡
一行禪師 著 / 中央編譯出版社
《正念的奇跡》原本是一行禪師用越南語寫給朋友的一封長信。一行禪師希望提醒他的朋友能夠遵循最基本的守則:即使身處最困厄的境地,也要隨順呼吸,保持平靜的正念。這本書強調(diào)最基本的修持方法,而且清晰簡明,讓所有讀者都能自己練習(xí),他的對象并不局限于佛教徒,而是適用于各種不同信仰或者沒有信仰的人們。
什么是正念?一行禪師: 對當(dāng)下的實相保有覺知就是正念。
一行禪師更主張在生活中保持正念。我理解的就是:砍柴的時候認真砍柴,挑水的時候好好挑水。無論此時此刻是快樂的還是辛苦的,都需要客觀的面對...
16歲
書評
俗世奇人(壹)
馮驥才 著;責(zé)任編輯:錢英 / 作家出版社
忘了是哪個學(xué)校推薦的寒假閱讀書目。果然值得!??!
薄薄的一小本,6.5萬字,講了18個寫人的故事。真真的是絕了。短短幾個字,就把人物的3D畫像呈現(xiàn)出來了,連同氣質(zhì)性格,甚至這個人身上的味道,說話的聲調(diào),都出來了。仔細品來,每個字都意味悠長,不能刪不能換。
感覺怎么說都說不出這本書的可愛之處。
16歲
書評
哲學(xué)與人生
陳先達 著 / 中國青年出版社
來參加人大的青年教師培訓(xùn),資料里面有這本436頁的書,陳先達著。
我并不知道陳先達是何許人也,以為是會務(wù)組捆綁銷售。喜歡看書得的我對這本書并沒有怎么期待,不過還是順手撕開塑料封裝,讀了起來。語言平實,像一個博學(xué)的老者平淡的講故事。講者很淡定,故事有吸引力。上課前我把它塞到了包里,心想要是課程無聊,就靠它打發(fā)時間了。誰知道,課精彩的我連手機都不想摸,書也沒有看成。講課的老師大多來自人大,在我看來都是大師,讓我內(nèi)心充滿敬意。他們之中有好幾位都提到了陳先達先生,而且,我也看到了他們...
16歲
書評
莎樂美(中英法三語對照本)
(英) 奧斯卡·王爾德 著;吳剛 譯 / 上海譯文出版社
同樣一輪月亮
一千個人看到一千個模樣
悲觀的侍從:月亮就像是一個從墳?zāi)估锱榔饋淼呐?,像一個已經(jīng)死了的女人,移動得那么緩慢。
莎樂美:月亮就像是一朵銀白色的小花兒,冰清玉潔的月亮,一定是處子之身,就像其他的女神一樣。
希律王:月亮就像個到處尋找愛人的瘋女人,她一絲不掛,身上光溜溜的,云層想要為她遮擋一下,可她還不讓。她在云層里歪歪扭扭地走著,活像一個喝醉了酒的女人……我敢肯定她正在尋找愛人。
希羅底:月亮就是月亮的樣子,沒什么不正常。
16歲
書評
對生命說是
阿南朵,翠思 著 / 珠海出版社
五年前買了這本書,隨手翻了翻,并不喜歡,束之高閣。
這一次,收拾書柜,卻被深深吸引。猛的想起來楊絳先生說:有時候不是人選擇書,是書選擇人。沒有一定的閱歷,有些書是讀不懂的。
對生命說是:對自己,對危機關(guān)系,對結(jié)束的關(guān)系,對他人,對情緒,對父母,對狀況,對改變和不安全……說是。接納,然后才有改變。
從阿南朵女士的角度來看,目前我們的狀態(tài)是有道理的,是最好的安排。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有點類似當(dāng)下的力量系列中描述的臣服,跟我們老子所談的無為有異曲同工之妙。
雖然這個狀態(tài)其實你并...
16歲
書評
這不是你的錯 如何治愈童年創(chuàng)傷
(美)貝弗莉 恩格爾 / 中國工信出版社 人民郵政出版社
感恩貝弗莉·恩格爾寫了這本書,慶幸自己有緣讀到這本書。
貝弗莉首先描述了哪些情形屬于童年受虐。童年受虐的范圍和危害比我們以往認為的更廣更深。由此滋生的羞恥感使受害者難以擺脫,可能還會伴隨終生,甚至出現(xiàn)代際傳遞。貝弗莉認為羞恥感會產(chǎn)生重度影響:如自我憎恨,自我毀滅,自我忽視,成癮行為,暴躁易怒,疏遠他人,異常敏感,取悅他人等影響。還會導(dǎo)致受害者產(chǎn)生自己低人一等,不值得被愛得想法。
貝弗莉結(jié)合自身經(jīng)歷和治療經(jīng)驗,得出慈悲心才是治愈羞恥感的核心力量的結(jié)論。整本書里,貝弗莉都充滿了對...
16歲
書評
匠人精神
秋山利輝 著;陳曉麗 譯 / 中信出版社
這本書140頁,是秋山木工的代表(我理解的是我們的創(chuàng)始人,老板)秋山利輝寫的。
首章簡單介紹了秋山木工的創(chuàng)辦初衷和運營理念。他給自己定的任務(wù)是培養(yǎng)能造福社會的匠人。所以經(jīng)過八年的培養(yǎng)后,他會鼓勵徒弟們獨立創(chuàng)業(yè),自立門戶。
他認為評價一個匠人,技術(shù)占40%,品行60%。有一流的心性必有一流的技術(shù)。所以他要求學(xué)徒們每天背誦的”匠人須知30條”大多也是強調(diào)品行。
在培養(yǎng)學(xué)徒成為一流匠人的整個過程中,他也是身體力行。包括與學(xué)徒們一起晨跑,一起做飯,一起打掃衛(wèi)生,包括廁所。
作為一個教...
16歲
書評
我站在自由這一邊
林語堂 著 / 江蘇人民出版社
這本書收錄的是林語堂的散文。沒想到他還有這么深刻犀利的一面,諷刺一個人的時候不僅入木三分,而且極具涵養(yǎng)。有些話題有些的輕松愉悅,風(fēng)趣幽默。對于生活中的瑣事,他更是有自己的獨到見解。這位多次被諾貝爾提名的中國文學(xué)家,也被稱為國際文壇的幽默大師,他精通中西文化,追求閑逸快樂的自由生活。字里行間都能夠看到他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的珍惜和對自由的贊美。
16歲
書評
身體從未忘記: 心理創(chuàng)傷療愈中的大腦、心智和身體
(美) 巴塞爾·范德考克 著;李智 譯 /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在作者看來,所有的創(chuàng)傷性事件:遷徙、分手、離婚、親人重病或去世;成長過程中養(yǎng)育者的長期虐待或忽視;重大車禍、暴力傷害、性侵犯、醫(yī)療事故;汶川地震、天津爆炸、馬航失聯(lián)……都會留下身心創(chuàng)傷,雖然有的人覺得忘了,其實身體都還記得。他們在被忽略的暗影里繼續(xù)影響著這些人的生活,為什么我們覺得一個人受了那么多苦,總該苦盡甘來了,他總算有了自己選擇的自由的時候,他卻沒有選擇幸福。為什么,有的人會對真愛,對幸福產(chǎn)生懷疑?因為,他的身體從未忘記傷痛,害怕再受傷,不敢去嘗試,這也是我們常說的痛苦...
百年孤獨
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著; 范曄 (Translator) 譯
出版社:南海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06
希言7
希言7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