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由多位作者和繪者聯(lián)合完成的一本繪本。故事從元宵搓湯圓掛花燈開始講起,講過了香椿炒飯的清明,講過了送瘟驅(qū)邪的端午,講過了炎熱的大暑,講過了當(dāng)年特別冷清的中秋,講過了秋高氣爽的重陽,講過了狼狽的下元節(jié),最后,12月13日南京失守,南京大屠殺開始。整本書從輕快的旋律,一步步的邁入了沉重。第一頁中,講到了媽媽出門等爸爸,回來的時候,手里拿了一枝梅花。娃說:這就是“日暮伯勞飛,風(fēng)吹烏臼樹”么?全書左邊一篇文字,右邊一幅插畫,后一頁全頁插畫的形式來展現(xiàn),畫風(fēng)也從一開始的明亮清麗,變成后面的壓抑低沉。本人最愛的是黃蓓佳的這一篇,寫的格外生動,優(yōu)美又不失俏皮。后面有南京1937的簡介,里面也介紹了一位外國友人做出的巨大貢獻——約翰拉貝,他的故事也出現(xiàn)在了《歷史的溫度》中。最后,我給娃讀了作者們寫的和平感言,數(shù)度哽咽。和平,就是我女兒臉上每天的笑~~~ 全書不僅僅寫了事件,還穿插了南京的景點,夫子廟,牛首山,秦淮河,玄武湖,文德橋…以及各種南京人的習(xí)俗,賽龍舟,掛菖蒲…如今,南京又多了南京大屠殺紀念館~~~forgivable but unforgettable,歷史需要被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