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于 2022-09-24 · 圖片1
英國作家改寫的索福克勒斯的希臘悲劇《安提戈涅》。透過一只烏鴉的眼,重述??殘暴克瑞翁制造的悲劇。

插畫和裝幀都稱得上精美,附圖記錄這個系列的10個著名故事。上架建議是文學(xué) 橋梁書。

我的感覺:8歲以上的孩子讀讀這些改寫本,或許可以視為讀到了對原著的導(dǎo)讀。
回應(yīng) 舉報
收藏

推薦閱讀

書評
世上為什么要有圖書館
楊素秋 著 / 上海譯文出版社
剛讀過《美國公共圖書館簡史》,接著讀《世上為什么要有圖書館》,感受變得很有意思,我一時覺得兩國圖書館處于發(fā)展的不同階段并且初心和使命都有很大不同。

簡直增加了我對圖書館價值及意義的思考角度。

在這本書里,最讓我受益的是楊素秋記錄下來的一個個選書人的故事和他們的選書見解,他們有的是學(xué)者,有的是某個領(lǐng)域的深研者,還有的就是需求者。

理想的公共圖書館過到底該是什么樣子,一個圖書館的選書究竟該怎么做?楊素秋靠著一顆書迷的腦子,想到借助群體的力量,真是很棒??!

書單控當(dāng)然得記下...
書評
白鯨國際大獎作家書系: 一個人的冒險
[澳] 賈克琳·莫里亞蒂 著,羅玲 譯 / 晨光出版社
厚370余頁的《一個人的冒險》很吸引人,大概可以成全一位孩子(10歲+)獲得“讀完一本大部頭”的成就感和愉悅感。

書里,一位十二歲女孩為讀者講述自己十歲那年所經(jīng)歷的一個人的冒險。那年她接到父母被海盜殺死的消息,而他們的遺囑是讓女兒拜訪各地姑媽,并送上不同的禮物。

這一路所遇讓凡人讀者不時咋舌,水精靈、魔法師、暗語者……沒錯,你將讀到的是一個奇幻連連的故事。

隨著女孩和12位姑媽相見,女孩逐漸知道了自小就離開自己的爸爸媽媽更多故事,也逐漸拼湊出自己的特殊身份和此行的使命,...
書評
常與小熊
阮莊 著,吉特·勇 繪,李想 譯 / 接力出版社
#1本圖像小說

是2023年卡內(nèi)基插畫獎(就是曾經(jīng)的凱特·格林納威獎)作品,是2023新京報年度閱讀推薦書目中唯一童書。

《常與小熊》拿在手里沉沉的,有120頁呢!

由兩位越南作者創(chuàng)作,他們還有一個共同的身份:野生動物保護(hù)志愿者。

阮莊分享了自己和兩只越南熊的真實經(jīng)歷,而吉特.勇通過九個篇章的圖像藝術(shù)讓人猶如在觀看這些經(jīng)歷的紀(jì)實大片。

該怎么推薦這本書我想了不少時間,也許最好的推薦是分享幾張內(nèi)頁給大家看[調(diào)皮]
書評
珍妮的肖像
羅伯特·納森 著; 程瑋 譯 / 南京大學(xué)出版社
影響過程瑋的青春時代也撫慰過病中的三毛,還被拍成了一部有影響力的電影,不到200頁的中篇小說《珍妮的肖像》我讀得很慢,竟然用了1個多小時。

除了去品味(另一個時代而來,不斷長大)的珍妮和(苦悶、潦倒也幸運)的青年藝術(shù)家間幾次奇幻相遇、相愛、分離,還格外愛讀其中關(guān)于藝術(shù)的對話和字句,一邊還想到另一本聽說不會再續(xù)版權(quán)的繪本《做玩偶的戈蒂》。

我至多算得上是尊敬藝術(shù)的大眾一員,從兩本書里讀到:藝術(shù)家追尋也迷茫的意義感、知遇感,并非藝術(shù)家們獨有,我們也一樣。

分享好朋友Iris...
書評
100萬個點: 幼兒數(shù)學(xué)啟蒙繪本
斯文·沃爾克 著,芥子國 譯 / 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
來自德國的數(shù)學(xué)啟蒙繪本。

規(guī)律性的頁面結(jié)構(gòu),也展現(xiàn)了一項數(shù)值規(guī)律:左頁是數(shù)字,右頁是對應(yīng)的點所繪成的圖像,是孩子能看懂的圖像。每頁數(shù)字是上一頁的兩倍,翻過21次,就能看到百萬級的點組成的城市圖景。?
書評
奇想文庫: 畢業(yè)那年海邊的暑假
弗蘭克·維瓦 著繪,邱曉亮 譯 / 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這本2016年面世的兒童小說有著彩色、夸張風(fēng)的插圖,連一些文字也圖像化,這樣的書一打開就在散發(fā)出邀請——讀我吧,讀我吧!

一個12歲男孩用他有些黑色幽默的腔調(diào)講述了自己非同一般的小學(xué)畢業(yè)旅行。

海邊的暑期開始得不情不愿,中間的經(jīng)歷在男孩的的講述中,有沖突中萌生的友情和愛情,還有成人世界的復(fù)雜與丑惡。

真是一本很多男孩會有知遇感的易讀好書。
書評
時間小人: 一次停止時間的瘋狂冒險
[捷]托馬什·科寧斯克, [捷]巴爾博拉·克萊羅韋 著;[捷]丹尼爾·什帕切克 繪;孟永文 譯 / 海峽文藝出版社
來自捷克的《時間小人:一次停止時間的瘋狂冒險》裝幀與版式都像繪本,其實是一個13萬字的冒險故事,融合科學(xué)、想象與哲思,適合三年級以上的小朋友來讀讀。

15個章節(jié),由萬物陳舊小學(xué)三年級學(xué)生,專門制造錯別字的墑族小精靈不通講述,他的口吻像是回味過自己的冒險很多次。

墑族精靈們身負(fù)讓萬物陳舊的使命,他們制造混亂、破裂、劃痕、軟件病毒、分解、污漬、腐爛……他們就在我們的周圍,書籍里、水管中、噴泉、門鎖、玻璃墻上、作業(yè)本上……

不通帶著期待第一次空降到人類世界,旁觀到小女孩為生日...
書評
觀像器
[澳]蓋瑞·克魯 文,[澳]陳志勇 圖,阿甲 譯 / 二十一世紀(jì)出版社集團(tuán)
《觀像器》是陳志勇的處女作。

透過垃圾場撿回來的,有著繁復(fù)花紋木盒里的觀像器,男孩崔斯坦看到了人類文明的縮微歷史。不同階段的人類歷史都是陳志勇畫筆來表現(xiàn)的,沒有一個字。

結(jié)尾有些費解,男孩似乎失蹤了,而叫他吃早餐的媽媽毫無覺察——這種卡夫卡式處理孩子們會如何理解呢?

書后兩位作者的話也許能對理解略有幫助,還讀到資料說兩位作者都有對科幻、恐怖小說的愛好。
書評
給孩子的伊索寓言
[日]谷川俊太郎 著; [日]廣瀨弦 繪; [日]猿渡靜子 譯 / 新蕾出版社
精裝,日本詩人、童書作家谷川俊太郎專為孩子創(chuàng)改的伊索寓言。

詩歌化了的伊索寓言故事,趣味強烈,寓意依舊。

開篇寫伊索的詩歌還有日文版樂譜(附在書后),詩句夸張又貼切。

選的30首寓言,不少并不熟悉。

書評
國際大獎作家作品精選·第一輯: 奶奶
(德) 彼得·赫爾特林 著,孔杰 譯 / 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 , 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德文里,奶奶被叫OMA。

《奶奶》這本薄書是德國兒童文學(xué)作家彼得.赫爾特林獲得德國青少年文學(xué)大獎的佳作。他的另一本展現(xiàn)兒童戀愛心情的《本愛安娜》在中國相當(dāng)出名。

配有軟封,行間距和文字大小都考慮了兒童讀者的需要。

故事講述的是爸爸媽媽車禍去世后,卡勒和奶奶在慕尼黑老屋相依相愛的一樁樁事,書里的卡勒,從五歲長到了十歲。

在每一章的最末都有奶奶的心里話,這些心里話組合起一個立體的奶奶,若是她有一天坐在我對面,我一定脫口說出“喜歡你!奶奶”
留住故事系列8: 安提戈涅的故事
作者:(英國) 阿莉·史密斯 著;(意大利) 勞拉·保萊蒂 繪;康慨 譯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6-06
小乙丁
小乙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