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2018
2018
發(fā)布于 2023-10-26

效仿幼兒園

這個小紅花換禮物的方式是娃自己提的要求,。因為幼兒園是這樣獎懲機制,他要求我買和幼兒園一樣的愿望存折本和小紅花。我的獎勵機制是,比如做家務,我安排的家務,可以得到一個小紅花,如果是自己發(fā)現(xiàn)并主動完成的家務,就可以得到兩個小紅花。都是用在生活習慣和學習態(tài)度,學習內(nèi)容上沒有獎懲,因為給他的概念是,學習是他自己的事情,沒有什么獎勵
回應 舉報
贊1
收藏

推薦閱讀

3歲
7歲
想法
關(guān)于積分制的實行 說一說我們家哥哥大班,從他中班開始,我們也是積分兌換制的,但是僅限于習慣養(yǎng)成的培養(yǎng)。比如20分鐘內(nèi)把飯吃完獎勵兩個字(把字做成了貼紙也就順便認字了,剛開始學數(shù)字的時候也寫過數(shù)字做成貼紙)還有每天喝完一瓶水,9點20前睡覺。我個人覺得這些生活習慣的養(yǎng)成用積分制培養(yǎng)是可以更快速促成。但是與學習有關(guān)的任何,我們都是不用積分的,學習應該像睡覺吃飯一樣是必須在某個特定時間完成的,一旦沾染了獎勵,慢慢地因為孩子的心智成熟以后索要越來越貴重的禮品,一旦再也不能滿足,就沒有學習動力了,那是很...
8歲
想法
積分兌換制度 我個人覺得,有利有弊吧。
適當?shù)莫剟钪贫瓤隙ㄊ菚詈⒆拥亩分镜模旱欠彩露贾v究個積分制,就有點過了。孩子應該做的,能做的,就是他自己必須要去做的,不要獎勵:比如說吃飯,穿衣,收玩具等,這是他自己的事情,不需要獎勵;比如說他超越了自己,幫助朋友了,某一次控制住自己了,完成了一件平時完不成的事情,類似這種的,要鼓勵,要表揚,給孩子加個分,獎勵幾顆小星星??,我個人覺得這種是需要獎勵的。
孩子與孩子不用,要了解自己的孩子,適當適度最好了
5歲
想法
不太認同獎勵制度 我個人認為:如果想培養(yǎng)孩子的“自驅(qū)力”,就不該用獎勵制度。孩子覺得做這件事有趣、有意義,他自然就會去做。
我們家教育孩子的目標是引導孩子發(fā)現(xiàn)學習的樂趣,并成為一個終生學習者。
不用獎勵制度,孩子可以將注意力放在學習內(nèi)容、發(fā)現(xiàn)學習樂趣、想辦法克服困難等等事情上面,注重的是學習的過程,從而讓孩子有“我想學、我要學”的想法,讓孩子明白學習的受益者是他自己,他自然就有動力去學。
如果用了獎勵制度,就變成了“父母要我學”,學習的意義就變成“得到獎勵”了。如果沒有獎勵,孩子還能學嗎?我們...
6歲
想法
從心理學上來說,外部獎勵,尤其是外部的物質(zhì)獎勵,會弱化孩子原有的內(nèi)部動機,使得孩子是為了外在的獎勵來學習讀書,那當外在的獎勵沒有的時候就不想學不想讀了。你覺得這樣可能會培養(yǎng)孩子的自我獎勵,但是認真想一想,什么恐龍玩具啊,積分禮品啊,這些是孩子自己能提供給自己的嗎?還不都是要靠父母給他提供的?這根本不是真正的自我獎勵。自我獎勵是孩子自己自主的制定一個學習計劃,完成這個計劃之后,允許自己去放松一下,去玩一些自己想玩的東西,或者用自己原本就可以隨意支配的零花錢買個自己想買的東西;而...
匿名花友
想法
沒用過心愿存折,娃喜歡的、想要的玩意兒,時機湊巧就買了,不存在據(jù)此要挾或者討價還價的問題;至于必須通過學習才能夠獲得的東西,那不是?金錢就能夠解決的。

大白花杜鵑的口感可以想象成切成半透明的筍片,又薄又肉又有韌性。
8歲
想法
隨情況做調(diào)整 我們的積分制換了好幾種形式,只要感覺她,興趣沒那么強了,就趕緊換。
目前剛換了心愿存折和閱讀打卡兩個積分冊,現(xiàn)在挺積極的。會跟我說今天有哪些好的表現(xiàn),去爭取積更多的分。因為我們列心愿的時候,是讓她認真思考了的,想的是自己最想做的事。
雖然孩子要富養(yǎng),但如果平時什么要求都滿足,她對東西的渴求度會很低,沒有動力了,就覺得啥也沒意思了。所以還是要把握好度,需求也要看是否合理。
7歲
想法
我們家之前也用過積分換東西的方式,但是沒有持續(xù)下去。感覺好像也不是太好使。因為娃對這個東西的執(zhí)著性沒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強。也就是說還沒有掙夠那個積分呢,他可能就已經(jīng)不那么想要他之前想要的那個東西了。最近開始試行了另一種積分制,每天列任務清單,所有的任務每完成一個給1毛錢,拖沓一分鐘扣一毛錢,做了比較過分的事兒扣1毛錢等等,然后每天自己記賬,每100塊錢給現(xiàn)金,隨便他怎么花。打算先把時間習慣培養(yǎng)起來再說,順便再培養(yǎng)一下金錢管理,再大大可能不會一直用這種。不過現(xiàn)在看起來好像還挺有用...
10歲
想法
這個事兒吧,一個是生孩子,一個是分不同的家庭。如果說孩子學的比較低人話,而且能看到目標的那種孩子,然后呢家庭又是以一個大人說話為準,邊上不會有其他拖后腿的人。那這個辦法是可行的。但是如果是那種家里有老人幫忙帶娃,而且老人可能不管你這一套的那種,就比如說你前面說好了。孩子要經(jīng)過什么努力才能達到什么條件,可是一轉(zhuǎn)眼老人直接買了。像這種這樣的辦法就沒啥用
看娃 主要看自己娃的物欲強烈與否,還有家庭規(guī)則是否嚴格執(zhí)行。
我家娃對物質(zhì)基本無要求,因為有一個控制不住剁手的老母親,所以積分制對她是新奇好玩,只有一兩天熱度。不如直接列任務表,告訴她每天必做事項。現(xiàn)在任務表都省了,直接把每天必讀書和必寫練習放在桌上,晚飯前自己找時間搞定,不然晚上就不能和朋友玩,這個對她來說就是動力,目前看完成度很高。
10歲
想法
只有在校喝水這件事情給過獎勵機制,喝完水可以抽張卡。其他事情沒有使用過這種明確的激勵機制。

成績好是學習努力的最好獎勵。

可以做喜歡的事情,是提高效率抓緊時間的最好獎勵。

倒是學校老師搞積分制,然后每周根據(jù)積分獎勵棒棒糖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