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于 2019-01-22
女兒把《目送》塞到我的手上,說,“媽媽,你讀讀這一篇,一會和我說說你十七歲或是未來我十七歲時會是什么樣子?”

《十七歲》從兒童走向少年,青春韶華,那時的我還很青澀,對未來無所知,卻充滿向往!我很渴望看到那時的你,而我,又希望時間可以再慢一點,慢一點……
回應 舉報
收藏

推薦閱讀

14歲
書評
目送
龍應臺 著 /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孩子太小看不懂,我自己閱讀了。尤其讀到后面描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讓我感動到落淚。父母在,不遠游,身在異鄉(xiāng)的我只能感慨父母一天天老去,而我卻不能陪伴在他們身邊,親眼目睹這越來越少的時光……唯有時時祈福,祝二老身體健康……
16歲
書評
目送
龍應臺 著 /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喜歡龍應臺的文字 犀利而細膩 說句實話 文章經(jīng)常看了一半就有點兒讀不下去了 因為字字戳入我心 覺得現(xiàn)實"殘忍"到目不忍視 例如 目送 中那一段描寫“父母目送孩子的背影漸行漸遠。。。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含淚而笑 說的就是如此情節(jié)吧
17歲
想法
認識劉慈欣從他的《三體》開始,被小說的宏大場景和黑色森林法則吸引!之后在得到里購買了懷沙的三部曲解讀,邏輯清晰,等于又重新在腦海中過了一遍小說,很過癮!

這么宏大的場景,國產(chǎn)科幻電影在好萊塢的標桿下亞歷山大。雖然在內(nèi)心深處已經(jīng)放低了標準,但國人的電影審美在10年間早就被養(yǎng)刁了,如果和期望值相差太遠也不免失望。

大年初一,帶小妞去看了3D版《流浪地球》,在沒有小說鋪墊的情況下,一度擔心妞看不太懂,事實證明我的擔心顯得有些多余……妞數(shù)次被感動得熱淚盈眶,紙巾顯然是必要的。觀影...
17歲
想法
2019開年第一天,和小妞一起過得還是挺充實的!

1,”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這是小妞第二年和我一同觀看并做了筆記,盡管有些內(nèi)容似懂非懂,但也聽得饒有興致,妞說這是一種跨年的儀式感,我們要堅持下去!2019年,堅持學習,少年得到,我們也會多多關注!

2,上午數(shù)學課,今天狀態(tài)不錯,表揚??

3,下午到中山公園參加畫室舉辦的公益畫展,妞有一幅畫捐贈出去,得到的款項幫助自閉癥兒童。挺有意義!

4,檢查作業(yè)完成情況,整理書包,練習鋼琴。

5,國博的臺歷,翻開了2019的第一...
17歲
書評
一百個人的十年
馮驥才 著 / 文化藝術出版社
從《俗世奇人》到散文集,馮驥才的文字給我真誠、樸實、入木三分的美感!前段時間妞讀曹文軒的《細米》、《青銅葵花》,里面多少都有文革的背景,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被打成右派勞改的雕塑家的女兒……她對這個背景產(chǎn)生了好奇,于是主動開始閱讀這部《一百個人的十年》,不過讀了三分之一放下了,轉頭去看《神奇校車》,問她為什么?她說看得太沉重,需要停一停,找個輕松愉快的平衡一下~~
17歲
書評
數(shù)理化通俗演義(上下)
梁衡 著 / 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
特意去百度了一下作者:梁衡,山西人,曾任國家新聞出版署副署長,人民日報副總編,現(xiàn)任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博士生導師。還有一個很特殊的身份—— 人教版中小學教材總顧問!

從他發(fā)表的文章和書籍來看,這是一個極具人文情懷和家國情懷的老新聞人!

這是一本神奇的書,一向?qū)?shù)學不太感冒的女兒愛不釋手!高呼:科學的進步是多少人付出了鮮血的代價換來的~~真正: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

這套書讓她對數(shù)理化產(chǎn)生了好感,算是打開了一扇心窗。
目送
作者:龍應臺 著
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4-01
小鼠家的書房
小鼠家的書房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