倆魚媽媽
2012 2009
發(fā)布于 2019-11-13 · 圖片3
一本形式比較新奇的小傳記,新奇之處在于用莎士比亞的自己的語言概括每一小段,戲劇人生莫不如是,小在于只簡單介紹每一階段的情況。
插圖是戲劇舞臺畫風,夸張但引人入勝,插圖的存在也幫助解決了文字很少帶來的割裂感,純看插圖也是個好玩的游戲。
回應 舉報
收藏

推薦閱讀

13歲
15歲
書評
蘇爺爺?shù)恼芾砉适? 把問題提出來
[法] 米歇爾?皮克馬爾 著 / 新星出版社
讀小庫出品。少兒哲學怎么教?這是個非常難的問題。兒童時期的十萬個為什么其實經(jīng)常透露出哲學的味道,而我們家長經(jīng)常會被難住了??催@套哲學叢書,從神話故事、寓言故事、箴言中汲取歷久彌新的哲學思辨,幫助孩子(及家長)走進哲學家的世界。
13歲
15歲
書評
娃娃屋
[英]曼斯菲爾德 著;[西]西蒙娜·奇拉里奧 繪;李昂 譯 / 新星出版社
這是一個由孩子“階層”劃分映射成人社會的故事。孩子及孩子式的殘忍恰恰是由于她們很不幸地學到了一些庸俗偏執(zhí)的社會知識。她們選擇愛和美,卻毫不介意奪走別人的愛和美。不過,“上帝”也會讓凱菲家的兩個孩子快樂,從不說話的艾爾絲很難得的笑了,說“我看到那盞小燈了”。
13歲
15歲
書評
給孩子系列06: 給孩子的故事
王安憶 選編;北島 主編 / 中信出版社
在《給孩子的故事》序言中,王安憶表達了更愿意稱這本書為“故事”的原因:她希望“并非從文體出發(fā),而在于,給孩子一個有頭有尾的文本,似乎試圖回到人類的童年時代,漫長的冬夜,圍著火爐聽故事?!?br/>此書擺脫“抹殺復雜性的幼稚”,因此部分故事可能不是很適合小小孩子閱讀,此書適合給小學高年級以上的孩子閱讀。
13歲
15歲
書評
English for Everyone English Grammar Guide: A Complete Self-Study Programme
DK Publishing / DK
DK的語法書,跟DK科普書如出一轍的美,語法書能這么漂亮真是不容易。
用模塊來分解句子,有對比,有總結,有擴展,還有簡圖,一頁一個語法點,不會看著犯困,贊!
另感慨一下,這么多年的英語真是白學了,居然不知道the present simple是“現(xiàn)在時”的意思,慚愧?。?/span>
13歲
15歲
書評
教女兒學《論語》(2015版)
陳小云 著 / 團結出版社
自己也沒學過論語,拿來跟小朋友一起學習用,語言適合小朋友,推薦。
作者在序中寫到讀背論語后的結果是“沒有結果的結果”,贊同這樣的理念,所以堅持下來了。7個月已背誦過半,一年背完的約定我們應該是能完成的。
13歲
15歲
書評
神奇校車橋梁書版(全20冊)
[美]喬安娜·柯爾 著, [美]布魯斯·迪根 繪, 施芳 譯 / 貴州人民出版社
就中文而言,說是橋梁書版,但其實也沒比圖畫書版難很多,一本很快就看完,一套20本聽上去很多其實還好。原版是學樂出版的,這個橋梁書的概念應該是相對英語分級讀物而言的。內(nèi)容仍然是小朋友愛的各種神奇歷險,跟著卷毛老師各種變變變。
13歲
15歲
書評
莎士比亞: 戲劇之王
劉思源 著; (烏克蘭) 米赫努謝夫 繪 / 新星出版社
杜小庫的名人小傳記系列之一
莎士比亞是個比較難讓孩子們進入的文學領域,此書文字部分用“穿越”的手法簡述莎士比亞一生,能引人入勝。雖然簡短,但作為給孩子的啟蒙系列,信息量也是足夠了。
本書最大的亮點是插圖,在扉頁就“哇”了一下,產(chǎn)生第一個問題“這是牛還是馬”,是莎劇中的哪個人物?
后面滿頁插圖很多,每頁都值得細細研究這幅畫講的是什么故事,細節(jié)的描繪更是感覺有寶可挖。可惜本人也無深入研究莎士比亞,自己也一頭霧水,面對孩子的十萬個為什么有點技窮了。
13歲
15歲
書評
DK彩繪名著科普閱讀: 亞瑟王
[英]羅莎琳·科爾芬 改編;[英]圖道爾·漢弗萊 繪;龔思銘 譯 / 科學普及出版社
偶然間買了這套書其中一本,看過后果斷買了剩下的9本,湊齊一套。
世界名著有許多不同版本,DK這套書的特色在于“科普”故事背景,像讀書筆記一樣在書頁兩邊加了很多插圖/照片及故事相關知識點,讓小朋友能更好的理解故事,省掉了家長再去查閱資料回答“十萬個為什么”的麻煩。
13歲
15歲
書評
現(xiàn)代藝術150年
(英) 威爾·貢培茲 著;王爍 王同樂 譯 / 理想國 |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陳丹青給此書寫了序,第一句“我從未讀完一冊藝術史論專著,不論中外抑或古今”讓我對書有了期待,說實話買了好幾本藝術史,真的沒有哪本看完的。
當然,《150年》也不是史論專著,它更像150年來的藝術家趣聞,所以也許真的能讀完,第一天看了近100頁,嗯,還是有信心的。
另外,此書涉及大量藝術作品,但因為版權問題插圖很少,豆瓣上有大俠對照書的章節(jié),把相關作品按出現(xiàn)順序一一整理出彩圖和網(wǎng)絡鏈接,不得不說這對閱讀此書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尤其是對藝術不熟悉的讀者而言。
13歲
15歲
書評
愛的教育
(意) 亞米契斯 著;夏丐尊 譯 / 中央編譯
偶然間看書發(fā)現(xiàn)的一本好書??捶饷婧蜁淮髸信d趣看,書名看上去是不是感覺有點教條?實際上這是一本意大利四年級小朋友寫的日記集,而且是18世紀的小學生。據(jù)說此書在1904年就已有三百版,此版本是夏丏尊根據(jù)英譯版和日譯版翻譯的,書中插圖出自豐子愷大師。
夏丏尊在譯序中說到:“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句話值得當代所有教育工作者和家長反思。
因為與時下童書精美裝幀相差甚遠,小朋友起初無多大興趣,特地給他讀了第一篇,此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