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貓者
2014
發(fā)布于 2024-02-23

是愛??

養(yǎng)娃花錢怎么可以用投資與消費來比喻呢?
這是我們的愛?呀!
回應 舉報
贊7
收藏2

推薦閱讀

8歲
想法
其實主要是教育這一塊支出,既是消費也是投資,消費是因為咱不求回報;投資是因為希望他自力更生不啃老,也就是通過投資減少再投資??…
10 1 2
14個月
7歲
想法
從“剛性投資”到“柔性消費”的范式轉移
養(yǎng)育孩子是一個復雜的社會行為,很難用單一的“消費”或“投資”來簡單定義。從不同角度分析,其性質可能截然不同。傳統(tǒng)社會的“養(yǎng)兒防老”邏輯在現(xiàn)代已逐漸瓦解,生育決策越來越傾向于綜合考量情感需求、個人價值觀與社會責任。與其糾結于消費或投資的二元劃分,不如將其視為一種**“復合型人生實踐”**:既有即時付出的消費特征,也包含對未來的開放性期待,更承載著人類文明延續(xù)的深層意義。對于個體而言,關鍵是在生育前厘清自身動機,避免被單一價值觀綁架。
6歲
11歲
想法
自制甜甜圈,你們覺得好看么?另外,你們認為什么最美?在本大作者眼里的話,我認為愛最美。因為我覺的吧,在你生活道路上的一些坎坷,愛是_,橫線上的你們來答哦,哈哈哈哈,本大作者就不透露了啦!閑著沒事兒干。
9歲
想法
消費。但是消費也不是沒有回報啊。
你花錢旅游,收獲了旅游體驗,好的心情。你花錢買吃的,收獲了美味食物。你花錢玩,收獲了快樂。所以,消費并非沒有回報。
養(yǎng)娃也是。你花很多錢、很多時間、很多精力去投入,雖然沒有金錢回報或者說很少,但是娃成長了,你收獲了與娃的感情,在與娃的互動中你收獲了體驗了親情,體驗了幸福,看到娃的成長你感悟了人生。
4歲
想法
“沒有什么,比孩子的笑更美!” 舉世聞名的意大利兒童文學大師羅大里,曾說過一句很動人的話:“沒有什么,比孩子的笑更美!”,圖片中的孩子是我家莯陽,他燦爛的笑容是在和媽媽親子閱讀的過程中展現(xiàn)的,我覺得,在買書上花的錢,不僅是投資與消費,更是藝術旅程,它帶我們發(fā)現(xiàn)美找到美享受美,它讓錢??本身更有價值與意義。如果養(yǎng)兒子會在教育上投資,那我希望他擁有有趣的靈魂之后自己去掙那好看皮囊的錢吧,在這方面的投資,不焦慮不攀比,眼光放長遠,盡可能。
13歲
17歲
想法
說消費好像太隨意了,說投資好像對孩子壓力太大了,我家宗旨就是教育上花錢總不會錯的,但是不會無腦砸錢,在花錢之前會仔細考慮的,這里教育包括課外興趣類而非僅僅限于課內學業(yè),其實課內部分反而不算費錢。
5歲
想法
消費,因為歸于投資就會索取回報 養(yǎng)育孩子是一場漫長的旅程和修行,過程中我們也在成長。我們會為了讓孩子多學點英語把自己小時候擺爛的學科再拿出來炒個冷飯,會為了陪孩子運動把幾年不騎的自行車再努力蹬起來,會沾孩子的光看書、逛博物館拓寬眼界。
更重要的是我們會為了養(yǎng)育孩子鍛煉自己的身體、學習醫(yī)學知識、管理自己的情緒,讓自己變成更好的人。我們花了錢、花了時間和精力,去陪孩子走一段路,去找一個更好的自己,把這所有的花費想成消費,健康的消費,沒有強制性的壓力的消費,完全自主選擇的消費,自己會在消費時產(chǎn)生積極情緒和生活動力...
4歲
想法
給孩子花錢在教育上當然是投資啦,買到適合孩子的學習課程和產(chǎn)品,尊重孩子的成長速度,激發(fā)孩子的各種能力和規(guī)矩的學習態(tài)度,肯定是各種資源源源不斷的的輸入和實練得來的!不投資就想讓孩子當學霸那是不可能的!安排好自己的時間,接受好自己孩子承受能力,有耐心的引導0到6歲,我相信他會越來越好的!
11歲
想法
投資是有回報的! 花在娃身上的錢就是消費!投資多少是有點回報的,不會全部虧損的,再不會投資的人,存銀行還有利息呢!當然給孩子進行教育消費,也是父母自愿的。吃喝拉撒學習樣樣都要消費,這也是生孩子之前知道的事情,所以屬于心甘情愿的消費,沒想過有回報。無論消費多少,孩子能健康成長就好。孩子身體健康,心理也健康就很開心了。
12歲
想法
消費 養(yǎng)個娃還是投資?唉。難不成養(yǎng)娃都成經(jīng)濟學,難怪現(xiàn)在世風日下,一切向錢看。一堆偽君子在臺上道貌岸然的講什么傳統(tǒng)道德,一面在鼓吹養(yǎng)娃是投資。
育貓者
育貓者
2014
作者熱門分享
買過 2 次,放棄吧  贊9 · 收藏1 · 評論1
《magic book》  贊8 · 收藏3
反向的怎么辦??  贊7 · 評論3
推薦聽力寶  贊2 · 收藏4
閑聊  贊5
四年級回歸課內  贊3 · 收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