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于 2019-02-26
階層固化我覺得挺對的,我所在的城市很多媽媽帶娃的日常對我們工薪階層來說真的接觸都接觸不到,偶爾帶孩子體驗體驗吧,我對孩子的投資和自己的努力,并沒奢望孩子向上跳一個階層,但是還是希望她將來比我和她爸爸好些。

但是階層固化就能不努力了么?別忘了往下掉還是很容易的
回應 舉報
收藏

推薦閱讀

14歲
想法
階層固化是偽命題。經濟下行周期悲觀情緒的一種宏觀表現(xiàn)而已。

下一次起風的時候,階層又將開始流動。
9歲
想法
“階層固化”有點老生常談,基本上從小聽到大。只是近幾年來,大家都發(fā)現(xiàn)寒門再難出貴子,言外之意,寒門(指普通家庭)“逆襲”也是難上加難。

另外,階層固化不僅出現(xiàn)在一線城市,放眼全球,每個國家都有階層固化現(xiàn)象。

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也加速了階層固化。

記得一位博主曾經說過:

“八九十年代,全國人民經濟條件差不多,一個平面上互相看得到;

現(xiàn)在貧富差距大,用錢就把人分開了,同樣是五星級酒店,也有不同檔次,半島和假日酒店能一樣嗎?

即使在學校層面都開始分割,幼兒園早教班就開始分...
13歲
想法
階層固化是顯而易見的啊?,F(xiàn)在各種改革,尤其是教育改革,就在深化或推動這種固化。接觸高考越多,越來越感覺到對于普通人家的孩子來說,簡單粗暴的一考定終身的考試,對于普通人尤其是窮人家的孩子是最公平的。各種改革,不是打通而是堵塞了窮孩子的路。越來越多的藝術生,靠什么?才藝?才藝靠什么?靠錢,靠不斷的燒錢來培養(yǎng)。前些天一個朋友的孩子來京考試,他是練大提琴的,和他一起考試的(不同專業(yè))的另一個孩子說這是自己第一次見到真的大提琴。天分?天分在沒見過年前算什么!至于帝都合區(qū)尤其是西城大量的...
12歲
想法
階層肯定有啊,四階以上怕是流動不了,也辛苦,下面的還是可以努把力的嘛,逆水行舟,不辜負每一天~

何況我們大多數(shù)人的對孩子的希望不過是財務自由,最最好做個富貴閑人,目標明確,常懷希望,等待下一次的浪潮。。。
15歲
想法
其實,我覺得是固化的。

比如,我們以前憑自己實力,上班是可以貸款買房(在北上廣),也不是很難。但現(xiàn)在年輕人,比如再畢業(yè)留在這些城市的年輕大學生,就已經非常非常難易實現(xiàn)了……這就是固化,擁有1000多萬的普通房子就是一個階層。

大家希望階層不要下滑,就是你的孩子將來可以在同樣地段有同樣面積的房子

知識改變命運,我覺得更多的是改變他們的人生觀,至于打破階層,上升真的需要運氣
9歲
想法
階層向上游動,確實現(xiàn)在越來越難了。

小小年紀上國際學校一張嘴就一口地道英文的小孩,我們這些絞盡腦汁自雞英語的如何比?不過也無可厚非,那些小孩的上一輩或努力或趕上了機遇(機遇也只給有準備的人不是~),獲得了更多資源,多恩澤幾代人,那也是正常的,沒必要眼紅仇富。我們現(xiàn)在感嘆自己小孩不容易,實在是自身沒有給娃創(chuàng)造便利條件呀~先自我檢討去。
13歲
想法
沒看法,我家一年級的孩子在和老師聊到社會層次的時候,老師驚呆了,對我產生了偏見,認為我給孩子傳達仇富心理,其實這應該只是老師的想法,我無仇富心理,孩子更不懂,無論階層是否固化,我們在哪個階層,我們都在現(xiàn)實中努力地生活著,不說向上爬,就算在一個階層中站穩(wěn),也是不容易的,作為普通老百姓,沒太多時間去思考不相干的問題。
12歲
想法
社會學把由于經濟、政治、社會等多種原因而形成的,在社會的層次結構中處于不同地位的社會群體稱為社會階層。各階層之間流動受阻的情況就稱為階層固化。

早就有學者發(fā)出警告,21世紀中國的社會階層流動已經呈現(xiàn)出同代交流性減弱,代際遺傳性加強的趨勢,“拼爹游戲”、“官二代”、“貧二代”和“蟻族”都是階層固化的產物。
8歲
想法
談一談有關階層固化的想法

當今的北上深一線城市,我認為階層早就固化,而且很難打破了

您如何認為呢?

我也同意,這個階層很難打破,如果想要打破的話,得需要好幾代人的共同努力才可以上一個階層。就現(xiàn)在來看,以后階級分層會越來越明顯的。
我認為現(xiàn)今階級已經固化。你的終點都到不到別人的起點。父母的高度基本上就決定了大多數(shù)孩子的高度。高知父母花時間雞娃多出高知。做生意父母從小耳濡目染,孩子大多也都能做生意也有現(xiàn)成的資源。固化不代表不流動,總有那5%左右的人可以沖破階級。
減肥中的萌萌媽
減肥中的萌萌媽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