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于 2023-07-30 · 圖片1
全球兒童文學典藏書系改版后悅目不少。

《終點線》適合12歲以上的青少年,是挺耐品讀的YA文學。

作家采用不時切換的敘述視角(很難得,在童書中讀到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第三人稱皆有的敘寫方式)講述了各有運動天賦的15歲少年和少女各自的生命苦痛及相互支持。
回應 舉報
收藏

推薦閱讀

書評
民間文學里的中國: 神話故事
周益民 著 / 人民文學出版社
周益民編寫的《文件民間文學里的中國》共有4冊,排版甚好。

對神話故事進行了分類:開辟創(chuàng)世、始祖女媧、日月天地、偉大的祖先、靜衛(wèi)填?!?br/>
不過,定價45,價格比得上用紙好得多、四色彩印的繪本啦!而因為這書屬于可以在校園里能順利大量推廣的書系,可以想象其利潤??。
書評
維京少年
(德) 弗蘭克·史威格 著,(德) 揚娜·斯泰曼 繪,李柯薇 譯 / 海峽書局
《維京少年》是講述北歐歷史文化的讀物,約五萬字的圖畫書。

敘寫有些特別,用故事夾雜歷史背景知識的方式講述了公元793-1066年間的維京時代。

讀法上,可以完全依照圖文順序閱讀,也可以不中斷讀完故事部分,再回頭去琢磨散布于故事間的歷史、文化、神話等背景信息。

故事以12歲維京少年為主角,他惦記幾個月前出海做海盜的哥哥,便和吟游詩人來到當時的名城海塔布。

跟隨他的一路所見,可以讀到維京時代的文字、神話、貿(mào)易、掠奪與發(fā)現(xiàn)新大陸、基督教的興起……?
書評
大作家寫給孩子們: 樹國之旅
[法]勒克萊齊奧 著 /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小薄書一本,諾獎作家勒克萊齊奧寫給孩子的小短篇,譯者是這位作家的研究者,她的翻譯很有韻味。

寫的是一個小男孩煩悶時想到了去樹國,他走進森林,用哨聲和樹們交流,我們因此看到了樹的不同面貌:他們有著不同的呼吸聲和嗓音,他們挺愛聊天,樹的眼睛遍布樹葉,在夜里,樹們和小男孩跳舞,守護小男孩安眠……

每張插畫都可以看上些時候,畫家生動展現(xiàn)了孩童時代的萬物有靈之觀。
書評
狐貍: 生生不息的故事 2022凱特·格林納威獎提名 孩子更能接受的生命教育6-9-14歲(啟發(fā)出品) [6-9歲]
文,(英)伊莎貝爾·托馬斯 著,圖,(瑞典)丹尼爾·埃格紐斯 繪,陳靜宇 譯 /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22年凱特.格林納威獎提名作品。文字作者是我一直挺關注的英國科普作家,她真的很多產(chǎn)。

這本稍具故事性,文字又有散文之美的繪本探討了大自然中生命的逝去與新生,讀完像是走進了一堂溫柔生命教育課。

林間,一位人類媽媽帶著兩個孩子,他們靜靜觀看著一只狐貍媽媽的生命故事。

“跟上這只狐貍!
她耳朵豎起,鼻尖貼地,
她聞到了某種氣味。
請保持安靜,別發(fā)出聲音”

帶著孩子出門覓食的狐貍媽媽被車撞死后,

“化為無數(shù)微小顆粒,回到大地,回到植物中,回到空氣里””

“就像寒冬過后...
書評
出發(fā)去未來: 大運河復航了
程書宇 陶書棟 周曉鷗 ○著;妙像童畫○繪 / 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講已有2500年歷史的京杭大運河的原創(chuàng)繪本。

是平實風,但對我來講是漲知識的,我還不知道大運河北段沒有通航呢!也第一次知道水運和鐵路運輸、航空運輸成本差異那么大。

采用銅版紙印刷有些弊端的,一是反光,一是易皺。
書評
河馬一家和廣告氣球
(日) 阿部行夫 著;朱自強 譯 / 天津人民出版社
山頂上開著雜貨店的河馬一家因為廣告氣球而開始了一段奇異旅程,到了海上還到了濱海大城(看著象紐約)。

他們和鰹鳥一同歷險和互助,他們享有盛名但最終開始想念從前的日子,又是小河馬淘淘的主意,河馬氣球帶他們返家。

作者阿部行夫同時也是位動畫導演,他的畫面故事感很強。

圖畫里一只小鳥一直在,河馬一家顯然不能少了它。
1 1
書評
皮箱里的森林
李健 著 /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一本文字不少,近似橋梁書的原創(chuàng)繪本。
一個發(fā)生在城市的幻想故事,小女孩發(fā)現(xiàn)新來的樓上鄰居是只森林大熊,他帶來了森林。
李健的畫一直都很美,這本書的紙張也很好,
情節(jié)上則令人想起安房直子的童話,也有些《納尼亞傳奇》、《青鳥》等經(jīng)典的影子,但講述上差距不小。
書評
你別離開(精)
(葡萄牙) 大衛(wèi)·馬查多 著,楊陽 譯 / 江蘇文藝出版社
極少讀到葡萄牙兒童文學,這本是。

特別的敘事:一章是第三人稱的視角,一章是12歲主角托馬斯的內(nèi)心獨白,如此交替。

一邊讀一邊會想起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以及一些末日世界的文學。

大衛(wèi).馬查多在書后告訴到:這是一本起初設想為繪本但出版困難,而后長成為青少年小說的。這似乎反映了葡萄牙的兒童閱讀狀況。
書評
國際獲獎大作家系列: 菲比遜的新世界
[塞爾] 多爾德·皮薩瑞夫 著,溫韶春 譯 / 人民文學出版社, 天天出版社
第一次讀到塞爾維亞的兒童小說。

講述一只貓媽媽和她兒子別離后的各自日子。母親菲比太太戀著舊,拒絕跟隨主人搬家,后來,死在了這個鄉(xiāng)村老家的沙發(fā)椅上,她在生前曾和大群灰色鼠惡戰(zhàn)。而她的兒子菲比遜則無畏地適應著城市環(huán)境,他的精彩生命剛剛開始。

敘寫上分章交替進行,兩只貓的不同生活,節(jié)奏與氛圍、鄉(xiāng)村與城市、生命與死亡對照著。

書的最末部分名為“人物、物件、寶貝和貓”,是一些剪短文字配以插圖,內(nèi)容間并無明晰關聯(lián),讓人覺得這好像是一份紀念冊,一時間覺得自己讀到了一本紀實文學。

語...
書評
也許死亡就像毛毛蟲變成蝴蝶
[荷]皮姆·范·赫斯特 著,[荷]麗莎·布蘭登伯格 繪,李一慢 譯 / 中譯出版社(原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遇見就想再讀一遍的書。
爺爺和孫子關于死亡的對話,兩個人的話都各具哲理,爺爺有成人的智慧,孩子有兒童的剔透。

對話是自然產(chǎn)生的,從一只毛毛蟲說起。

末頁孩子的手寫信,是對爺爺?shù)母鎰e。

“我最近又在想了,
也許死亡就像
毛毛蟲變成蝴蝶。
你知道為什么嗎?
因為當蝴蝶出現(xiàn)的時候,
毛毛蟲就不見了。
毛毛蟲確確實實死了,
可又不算是死掉,
因為它變成了蝴蝶。

所以,
也許死亡就像
毛毛蟲變成蝴蝶,
您也可能變成了別的東西,
您從來沒有想到過的

某種美麗的東西……

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