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于 2019-01-19 · 圖片2
一本奇幻系書,來自意大利。同系列還有一本《太空探險所手冊》。

字量是橋梁書級別的,二年級以上的娃愛上的機會比較大。

以一個助手的手繪記錄形式,創(chuàng)造了很多稀奇怪獸,看名字就足夠想象了,駱駝蜻蜓、犀牛虱子、化石魚、蝸奶牛、雙比目魚、鯊貓、鵜鶘狗、驢熊……,這一對活寶(面包教授和助手)如何遇見這些怪獸相當無厘頭,配圖更是平添很多幽默。

密切關注他們的第三本。
回應 舉報
收藏

推薦閱讀

12歲
書評
大探險家面包教授: 神秘怪獸事件簿
皮諾·帕切 著 / 四川少兒出版社
前言有點長,是我念的,里面的怪獸通常都是現(xiàn)實生物的結(jié)合體,配合著探險過程中的搞笑細節(jié),有種荒誕又有趣的意味,在被駱駝蜻蜓拉了滿頭屎,被橙黃色公牛猩猩緊緊擁抱不放,被化石魚咬住手指頭,踩到蝸奶牛的奶幾次三番滑倒時,辰辰都會放聲大笑。他自己看的時候,跟我分享了羊駝豬、袋鼠鱷、鶴馬、啄木屎殼郎等,還把很長的尾聲都自己讀完了。
書評
花園墻的故事
珍妮·畢紹 著 / 文化發(fā)展出版社
珍妮.畢紹的故事總蘊含著道德引領,甚至教義。這本《花園墻的故事》以一對一起長大的男孩和女孩為主角。他們一起建起了一座有著圍墻的花園,并意識到對方的重要,成為愛人。她的《公主的吻》也適合提供給青少年,

這個家的外墻上鐫刻著愛的真諦:“愛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夸,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fā)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愛是永不止息。”

畫是有復古感邊框(也是花園之墻)的水彩畫。磚塊上...
書評
大作家寫給孩子們: 航海大發(fā)現(xiàn)
[美]亨德里克·威廉·房龍 著; 余麗娜 譯 /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浪花朵朵的《大作家寫給孩子們系列》顏值過人,?精裝,彩色插畫,紙張、字體大小、行間距都很兒童友好,太適合當禮物送給孩子們。

選書上,都選了文學大家的作品,和當代兒童文學風格上差別不小,畢竟很多大作家都已經(jīng)不在世,他們的文風很可能給孩子新鮮感覺。

《航海大發(fā)現(xiàn)》來自出生于十九世紀末的亨德里克.威廉.房龍,他是美國兒童文學獎紐伯瑞大將的第一屆金獎得主,擅長的正是為讀者講歷史。

他向家長建議,把這本小書看作一道歷史開胃菜。它?的目的不是讓孩子們了解人類早期發(fā)現(xiàn)格陵蘭冰島以及美...
書評
達爾文與胡克: 給孩子的《物種起源》誕生記
[英]亞力山德拉·斯圖爾特 著,[英]喬·托德-斯坦頓 繪,苗德歲 譯 / 山東人民出版社
達爾文與胡克:給孩子的《物種起源》誕生記是本80頁厚的科學繪本,也是有雙主角的傳記傳記讀物。

講述了達爾文和胡克這對親密朋友的人生經(jīng)歷與各自的專業(yè)創(chuàng)舉,他們各自的經(jīng)歷交錯敘述,但有一條敘述線一直在,便是達爾文自然選擇理論的形成和《物種起源》的誕生。

是喬.托德-斯坦頓的插畫,為這本書添色很多。

聯(lián)想起另一本《科學家如何探索世界:華萊士與進化論》,覺得達爾文是幸運的,他有忠誠的朋友,也有謙遜的紳士“對手”。
書評
《香草女巫》 精裝全譯本
艾弗琳娜.哈斯勒 著 /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香草女巫》,瑞士作家用韻文寫的一個愛做香草蛋糕還在上學的小女巫的短篇故事集。很適合做低年級孩子走向自主閱讀的橋梁讀物。

和之前版本《香草女巫》比較:

1、精裝、彩色插圖。
2、多了一個短篇故事,講述香草女巫和老愛嘲笑捉弄她的野草女巫間的故事,香草女巫的善意讓她成為了一個真正的女巫。
3、譯文風格有差異。程瑋的用語簡練很多,多用淺語,朗讀起來有韻律感。此前版本的陳俊老師用語上更加喜歡使用文學感較強的詞匯,此外,為了幫助讀者理解,加入了一些說明性的語句。要是孩子要求重讀,或...
書評
進階的巨人: 改變世界的偉大科技
米萊童書 /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米萊童書專注于原創(chuàng)的出版,其中有不少質(zhì)量不錯的非虛構。

這本厚87頁的《進階的巨人》可以當作科技史來讀。

大開本的繪本形式,簡明的語言,繪畫稱得上雅致、細膩,偶有些透著詼諧的漫畫感小圖。

內(nèi)容上則差不多一個開頁一個主題,包含數(shù)學、生物、化學、醫(yī)學、物理、宇宙、地質(zhì)等領域的重要科技學說和人物。中國科技則有專享頁,是很多科技史讀物沒有的內(nèi)容。

附錄中的科技大事年表是列舉了公元前7世紀到2018年,相當新的信息。

這樣的書很適合拿來做通識閱讀,以書中內(nèi)容來激發(fā)孩子對具體科...
書評
別只叫我女孩: 從女孩到獨立女性的六個真相
(美)馬伊姆·拜力克 著; 霸王龍文化 譯 / 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
《生活大爆炸》的艾米扮演者寫給青春女孩(建議12歲以上)的書。她的另一身份是神經(jīng)科學家,這讓她可以在生理、心理、精神各個層面給予建議。她用和女孩談心的口吻說:“我想幫助你了解自己的身體,了解自己可能遇到的問題,也學會怎么解決這些問題,成為一個為自己的決定承擔責任的女性?!?br/>
六個章節(jié),六個真相,關于身體、健康與美、學習力和創(chuàng)造力、生命與情感、壓力、面向未來。作為一個母親,我覺得她幫我說了好多想對女兒說的話。

作者的照片是少女時代的自己,挺巧妙的用心。
書評
長長的影子
(韓) 蔡承延 文·圖;孫淇 譯 / 少年兒童出版社
好巧妙的繪本故事。

一群動物聚攏來躲陰涼。一頁頁翻過,這些動物的陰涼地不斷縮短,發(fā)生了什么?答案在書的最末才揭曉。

文字沒有說而畫面一直在講的是:烏龜始終沒能進入陰涼地。

也喜歡作者的畫,空白背景,但一只只動物是黑色鉛筆畫寫實描繪。

作者說:“要是動物和人類能永遠這樣和諧幸福地生活下去該多好啊。”
書評
熊爸熊孩寫故事
(阿根廷)古斯塔沃·羅當 繪著;張貴勇 譯 /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這本幽默說寫作的阿根廷繪本主色是黑白,只有少量的亮橙色,僅屬熊耳朵、鵝毛筆、毯子……

書里,一只小熊對爸爸寫作加以評說,甚至暗中相助,為故事潤色,助力爸爸收到了采稿喜訊。

寫作,不能僅有詩意、美好,還得有力量。力量何來?小讀者或許會效仿小熊,給些招數(shù)?

也是個展示小孩力量的好故事,熊孩可真的比爸爸厲害??
書評
勇敢的旅程
(加) 林賽·馬蒂克,(加) 喬希·格林赫特 著,(澳) 蘇菲·布萊科爾 繪,朱墨 譯 / 接力出版社
《小熊維尼》,英國作家A.A.米爾恩1926年寫出后立即成為孩子們的最愛,在當今已是超級知名的經(jīng)典童話。

《尋那維尼》,2016年凱迪克金獎繪本,一只北美黑熊和它的軍醫(yī)朋友的真實故事,其中寫道,A.A.米爾恩兒子克里斯托弗.羅賓和維尼在倫敦動物園相遇,并把自己的毛絨玩具熊也取名維尼,隨后,他的爸爸創(chuàng)作了《小熊維尼》。

《勇敢的旅程》,根據(jù)《尋找維尼》創(chuàng)作的厚244頁的小說,豐滿了軍醫(yī)科比和黑熊維尼的相遇相依,又融合《小熊維尼》的設定,維尼成了會說話的小熊,還有故事嵌套故事...